智能手机已成传统车联网“杀手” 颠覆游戏规则
互联网巨头的集体围观,就是要以地图为切入点,尽可能多的占据用户移动在外的时间,包括车里的时间,这必将挤压传统车联网产业的生存空间。智能手机已经横扫一切,车里的那张屏何去何从?
传统车联网的故事
笔者所言的传统车联网,是以所谓TSP(Telematics服务提供商)为核心的、以前装或后装车载终端为承载的业务及相关产业链,前装以安吉星和G-Book为代表,后装比较多,如赛格、雄兵等。车联网的概念已提多年,通常指通过车载终端提供语音导航、动态路况、生活娱乐、违章提醒以及车辆安全、远程监测等服务,简单说就是“GPS终端+上网卡”,不能联网的GPS终端不算车联网。
实际上,传统车联网这几年的生存并不艰难。一方面新车购买量巨大,2012年新车销售量达到1900万,后装市场牢牢把控着车辆销售、装饰美容等渠道,流量巨大。另一方面,汽车厂家之间的比拼从过去单纯的机械参数向车内电子设备转变,通用、丰田已经占据先机,国内品牌上汽、吉利、广汽等也都纷纷在上马车联网,因此未来汽车前装比例还将扩大。
即便如此,市场也远未饱和。以某发达省数据为例,安装传统车联网设备的车辆不超过10%(再次强调,单纯GPS终端不计入,必须要联网的),而且联网车辆往往是特种车、公务车较多,私家车安装量就更加少。
但是在实际车主眼中传统车联网并没有想象中好。对于前装,几千元的服务费让很多人却步——这蛮让人费解,能花大价钱买车却不愿每年交钱买服务——核心原因是很多人感觉不值;对于后装,大部分人也是选择一次性投入的GPS终端,而非购买服务,而购买服务的往往是看重防盗,而非车联网强调的动态路况和生活服务功能。
智能手机的冲击:更快、更丰富、社交化、个性化
无需赘言,智能手机已经成为传统车联网的杀手。以下几招,招招见血:
1、硬件更新快
智能手机硬件上市的生存周期一般不到一年,而用户更换频率大致在一年多,而传统车机完全无法与之抗衡,如果是前装更是与车辆更新同步。
2、应用更丰富
智能手机只是个平台,应用选择很自主,导航可以用高德、凯立德,生活服务可以用大众点评,路况可以用微信微路况或百度地图,也可以使用融合性的产品,比如Google、Waze。而传统车联网产品往往是定制,它从概念开始就讲求控制管理,用户使用什么功能实际已经被限定,缺乏交互,如果仅从导航、安全角度OK,但这无法产生像Waze这样的众包模式业务。
3、延伸性更强
驾车只是人生活的一部分,离开车传统车联网就结束了,而智能手机还将继续。比如Google提供了多种模式导航,驾车停车后如何走,手机还可以继续,再比如生活服务,百度或者Google在地图上提供了兴趣点后,手机可以继续购买、消费、评价。
4、个性化、社交化
智能手机是个性化的设备,里面包含了自己生活的方方面面,大数据之后,就是Google此次地图升级的口号:“Themostcomprehensivemap, now built for you”。
而另一方面,手机是个社交工具,Waze之所以如此受关注,就是其理念是让人来告诉你交通,“Nothingcanbeatreal people working together. Traffic is more than just red lines on the map”。
面对互联网产品这些,传统车联网只能一声叹息。更要命的是,互联网公司速度快!(责任编辑:韩杰)
- “扫一扫”关注融合网微信号
免责声明:我方仅为合法的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所发布的内容提供存储空间,融合网不对其发布的内容提供任何形式的保证:不保证内容满足您的要求,不保证融合网的服务不会中断。因网络状况、通讯线路、第三方网站或管理部门的要求等任何原因而导致您不能正常使用融合网,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发布的内容(包含但不限于融合网目前各产品功能里的内容)仅表明其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的立场和观点,并不代表融合网的立场或观点。相关各方及作者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分享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更与本站立场无关。相关各方及作者在我方平台上发表、发布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其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交易等方面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并承担相应风险。
根据相关协议内容,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已知悉自身作为内容的发布者,需自行对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负责,因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等所引发的一切纠纷均由该内容的发布者(即,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承担全部法律及连带责任。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相关栏目上所发布的涉嫌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或其他合法权益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经相关版权方、权利方等提供初步证据,融合网有权先行予以删除,并保留移交司法机关查处的权利。参照相应司法机关的查处结果,融合网对于第三方企业用户所发布内容的处置具有最终决定权。
个人或单位如认为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上发布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存在侵犯自身合法权益的,应准备好具有法律效应的证明材料,及时与融合网取得联系,以便融合网及时协调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并迅速做出相应处理工作。
融合网联系方式:(一)、电话:(010)57722280;(二)、电子邮箱:2029555353@qq.com dwrh@dwrh.net
对免责声明的解释、修改及更新权均属于融合网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