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融合网首页 > 文 化 > 新媒体 >

行业报新发展需要依靠新媒体

来源:《传媒》杂志 作者:封美丽 责任编辑:admin 发表时间:2011-04-20 14:27 
核心提示:行业报组织活动要依托行业的特点和优势,活动主题紧贴行业发展,把广告商、赞助商与其受众顾客“捆”在一起,精心设计活动环节和层次,相互借势,优势互补。比如,把行业专题性展会、博览会和专家论坛、研讨会、新闻发布会结合起来,就能吸引政府官员、企业产

行业报组织活动要依托行业的特点和优势,活动主题紧贴行业发展,把广告商、赞助商与其受众顾客“捆”在一起,精心设计活动环节和层次,相互借势,优势互补。比如,把行业专题性展会、博览会和专家论坛、研讨会、新闻发布会结合起来,就能吸引政府官员、企业产销人员和其他社会公众的广泛参与。行业报还可以利用专业知识强、与政府和行业联系紧密的优势,与主管部门、行业协会联合组织评比认证、专业测试、技能比赛等活动。《中国计算机报》坚持编辑、广告、发行、活动“四驾马车”齐头并进,完成了从平面传播服务向立体化信息服务的转变,每年组织策划多项活动。《中国交通报》组织的“丝绸之路万里行”、“中国桥梁文化周”等活动,收到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英大传媒集团在2008年承担了国家电网公司在北京奥林匹克公园中心区的展示中心、接待中心的规划、设计、建设和运营任务;2009年又完成了国家能源局交办的新中国成立60周年成就展能源展区的布展、策划任务,极大地提高了自身的影响力。

可见,行业报作为报业大家庭的一员,尽管出身特殊,但置身于报业改革的大潮之中,必须转变办报理念,不断完善“立足行业、面向社会、双向服务”的办报理念,并逐步实现自身在新闻报道、经营方式、品牌策划等方面的转型与升级。

立足传统媒体阵地,深挖资源

“内容为王”是平面媒体立足传媒业界的不二利器,尽管面对报业转型与新媒体崛起的双重挑战,不断深挖传统媒体资源仍然是行业报发展的重要方向。与迅速崛起的网络媒体相比,报纸在深度报道上仍然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行业报应当抓住纸媒这一特征,做深做透行业新闻报道,并对新闻品类进行延伸,开拓新栏目,甚至将艰深的专业知识与工作运作转变为通俗易懂的文字,加强与读者的互动。

同时,深挖传统媒体资源,也并不仅仅局限在内容资源上,传统报社经过多年发展,具有强大的经营、人力、人脉资源,对这些资源的充分应用,在某种程度上对于行业报迎战新媒体时代的挑战,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

近年来,英大传媒集团不断加强自身在传统媒体领域的实力,除在原有的报道品类上予以创新之外,还创办新报刊,以《国家电网报》为核心,不断提高《国家电网》杂志影响力,并积极完善报社记者站建制,形成管理科学的国家电网报社行业发展体系,立志成为国家电网公司的“新华社”,并成为业务拓展的“孵化器”,为传媒集团走向市场打下扎实根基。2009年,在建国60周年之际,英大传媒集团开辟《六十人谈电》栏目,作者涉及面广泛,通过不同作者在不同时代与电的故事,揭示了我国电力行业的深刻变革。

发力新媒体,努力创造行业报新蓝海

互联网出现后,新闻信息多渠道传播,报、刊、网、手机报等多媒体协调发展已是大势所趋。目前,行业报的新媒体建设严重滞后,大多还停留在报纸电子版状态上,没有成为行业新闻和专业信息新的传播渠道,加快专业网站建设迫在眉睫。其中要解决的问题很多,诸如建立多媒体联动机制,优势互补,协调发展;建好数据库,扩大容量,增加功能;报社内部机构功能向多媒体调整;采编人员由单纯报纸记者向多媒体记者转型等。

《中国贸易报》1995年“触网”,是行业报中最早吃螃蟹的。之后,《中国石化报》、《中国工商报》、《中国电力报》等行业报网络版相继与读者见面。2001年1月17日,中国电力报社主办的中国电力新闻网成为经国务院新闻办批准成立的中国第一家行业性专业新闻网站。2002年9月,中国石化报社主办的中国石化新闻网在国务院新闻办注册后正式开通,成为以提供行业新闻为主、联合行业6个新闻媒体的行业门户网站,与中国石化新闻网同时注册的还有其他30家行业报网站。总体而言,尽管行业报社“触网”不少,也已正式成为网络媒体家族成员,但进程远未如意。

据报业专家研究,目前我国行业报网站的运营大体存在三种模式:

翻版模式。这类网站建设通常比较简单,没有专业人员来运作,没有专门的网络编辑和经营人员,是行业网站发展的初级阶段。处于这个阶段的行业报网站的特点是虽设立网站,但完全是母体的电子版,网站只是为了宣传和扩大传统母报的影响力,不以盈利为目的,基本上没考虑为受众提供更多的网络服务。

依附模式。这个阶段较电子版阶段向前发展,网站依托母体壮大业务规模,和母体实施捆绑经营。它基本沿用母体报纸的运作体制,网站发展纳入报社整体的发展规划之内,与母报采用同一套采编人员,遵从母报的“采编文化”,经营权由母体报纸代理。如由中国石化报社主办的中国石化新闻网。它的前身是1998年创办的中国石化报电子版,2002年9月正式开通。

独立模式。独立阶段是目前我国行业报网站发展的相对高级阶段。这个阶段的行业报网站多已脱胎于母体,开始独立进行网站经营,但仍部分采用母体的内容。如中国电力新闻网,它的前身是中国电力报网络版,在实践中逐步脱离传统“事业单位,企业管理”模式的限制,采用独立的公司制,突出原创新闻和整合新闻的内容服务,强化专业权威信息发布,加强行业资讯和数据查询的信息服务。通过市场化运作体制,实现经济上独立核算。

作为网络媒体,行业报网站拥有理论上的海量信息、无限性的时空、多媒体传播手段、实时性与交互性以及点对点的小众传播等优势。而专业权威的独家新闻、丰厚的行业资源、稳定的受众群方面,也是行业报网站较之综合性新闻网站的长项所在。行业报网站还与母体一起拥有良好的品牌认知度、丰富的新闻资源、成熟的行业报发行和推广渠道,而这些是商业性新闻网站所不具备的。但行业报网站同样也存在相当的劣势,如新媒介的配套设施等尚未发展成熟、技术瓶颈的制约比较明显、网络的普及率差强人意、网络新闻的公信力有待提高、用户对网络服务选择的多元化等。另外,行业报网站还天然地受到行业报的影响,存在市场生存空间有限、体制机制制约、经营能力欠佳等多个局限性。

因此,行业网站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权威性,增强责任感,体察行业脉动,掌握行业动态,做行业舆论领袖。不仅提供行业经济发展的微观信息,还要提供反映行业整体发展趋势、市场走向,以及国民经济宏观情况乃至国外相关行业经济发展趋势的信息和数据。

在行业报新媒体建设阵营中,除报业网站,手机报建设也是重要一环。自2009年电信业重组并相继推出3G网络以来,我国手机报用户快速增长,手机报已成为人们重要的手机阅读内容。

易观国际《2009年第三季度中国手机阅读市场季度监测》数据显示,2009年第三季度我国手机阅读市场活跃用户数达1.49亿,全国手机报总数突破1500种。业内人士认为,传统报纸会因“越做越厚”而导致成本激增;手机报无成本概念,并且多采用“微收费”甚至免费方式,这将极大地提高广告受众数量。

然而,由于各种原因,行业手机报也面临着一些发展障碍。由于行业报大多数实行“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体制。一体两制、事企不分,这种管理体制很难适应行业手机报的进一步发展。此外,运营商和报社有关手机报“业务”与“通道”的主体之争也将对行业手机报的发展产生影响。所以,行业手机报探索一条可持续发展的经营模式刻不容缓。目前,英大传媒集团已经创建国家电网报手机报,中国农药行业第一份手机报《农药市场信息》也已经走上发展的快车道。

百余年光阴,从第一份行业报诞生到伴随行业发展,行业报遍地开花,百年的发展历程中积累起许多心得,也遭遇到各种困惑。有专家曾坚信在目前传统媒体日益式微的发展状况下,行业报将成为报业未来的发展方向之一。然而行业报能否在瞬息万变的报业变局下茁壮成长,其自身的创新与转型至关重要。

(责任编辑:admin)
    • “扫一扫”关注融合网微信号

    免责声明:我方仅为合法的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所发布的内容提供存储空间,融合网不对其发布的内容提供任何形式的保证:不保证内容满足您的要求,不保证融合网的服务不会中断。因网络状况、通讯线路、第三方网站或管理部门的要求等任何原因而导致您不能正常使用融合网,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发布的内容(包含但不限于融合网目前各产品功能里的内容)仅表明其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的立场和观点,并不代表融合网的立场或观点。相关各方及作者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分享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更与本站立场无关。相关各方及作者在我方平台上发表、发布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其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交易等方面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并承担相应风险。

    根据相关协议内容,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已知悉自身作为内容的发布者,需自行对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负责,因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等所引发的一切纠纷均由该内容的发布者(即,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承担全部法律及连带责任。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相关栏目上所发布的涉嫌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或其他合法权益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经相关版权方、权利方等提供初步证据,融合网有权先行予以删除,并保留移交司法机关查处的权利。参照相应司法机关的查处结果,融合网对于第三方企业用户所发布内容的处置具有最终决定权。

    个人或单位如认为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上发布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存在侵犯自身合法权益的,应准备好具有法律效应的证明材料,及时与融合网取得联系,以便融合网及时协调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并迅速做出相应处理工作。

    融合网联系方式:(一)、电话:(010)57722280;(二)、电子邮箱:2029555353@qq.com dwrh@dwrh.net

    对免责声明的解释、修改及更新权均属于融合网所有。

    今日头条

    更多>>

    热门关键字

    关于我们 - 融合文化 - 媒体报道 - 在线咨询 - 网站地图 - TAG标签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0-2020 融合网|DWRH.net 版权所有 联系邮箱:dwrh@dwrh.net 京公网安备 11011202002094号 京ICP备110145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