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筹规划 推进国家十二五电子政务建设(5)
四、新时期推进中国电子政务的几点建议
(一)提高认识,通过电子政务加快促进政府转型
要深刻理解政府改革发展的规律,进一步提升对通过电子政务加快促进行政体制改革和政府转型的认识。这是因为国家正处在难得的发展战略机遇期,改革也正处在一个重要的战略转折期,行政体制改革与政务创新事关发展大局。完成政府转型需要加快电子政务发展。在由管制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转变、由单一的经济建设型政府向公共治理型政府转变和由手工的传统政府管理向以信息网络技术主导的现代化管理转变的历史进程中,必须借助现代信息技术促进社会管理创新。
(二)把握规律,建设以公众为中心的服务型电子政务
要准确把握新时期电子政务建设的内在规律,进一步明确电子政务需求导向的建设思路,确立电子政务信息机制创新的保障措施,重点发展以公众为中心的服务型电子政务,要认真审视电子政务面临整合和向适度稳步大集中转变的大背景。
电子政务涉及技术、政策、组织和制度等许多层面的问题,发展电子政务必然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电子政务已经成为推动制度创新和变迁的助推器。中国三十多年改革开放的经验已经证明了制度变迁所产生的巨大制度绩效及其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中央确定电子政务建设作为当前信息化工作的重点,就是希望在世界经济一体化和剧烈竞争的环境下,通过制度创新和实施电子政务建设,提高中国政府在国内外的竞争力,为中国社会经济发展提供新的制度优势和制度空间。因此,电子政务建设要紧紧围绕制度创新,有序有效地推进制度创新,推进中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而决不能把电子政务建设简单地理解成信息系统的建设,否则势必贻误新的发展机会。
新时期推进电子政务发展的原则应该包括:坚持应用重于建设,着力提高电子和政务的融合发展能力;坚持制度重于技术,着力推进制度和技术的相互促进;坚持国内技术重于国外技术,着力提升自主创新发展能力;坚持内部的创新动力重于外部的技术条件,着力激发从领导人员到普通公务员对电子政务使用和创新的热情。
(三)转变观念,着力提升电子政务覆盖受益面
发展中国电子政务下一步着力点除了继续完善各类经济运行监测、社会管理和市场运行监管等系统,进一步加强定期监管功能之外,更重要的是要下大力气扩大电子政务服务覆盖面、扩大服务对象受益面。增强服务便捷程度,进一步改进服务质量和绩效,要继续积极探索电子政务对组织结构、运行机制、行政流程等调整和再造的支撑和促进作用,进一步发挥电子政务的实际应用成效,要按照电子政务总体框架要求,不断完善纵横覆盖、资源共享、条块联动、惠及大众的电子政务体系。进一步提高政务部门核心业务信息化的比例和深度,拓展网格化管理模式应用,在城市运行、经济运行、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等重要领域实现精细化、敏捷、高效、主动式的政府管理和服务,从而带动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机制创新,切实提高政府行政效能和服务水平,提高政府服务覆盖面、受惠面和满意度,更加有效地支撑、保障和促进社会安全运行、经济持续增长、市场平稳运作和社会安定和谐。
综上所述,新时期电子政务发展思路的主线应坚持从以项目为主线转向以体系结构总体规划为主线的全局推进,以政府核心业务流的信息化为主线。通过进一步优化顶层设计,以系统、优化的方式扎实推进核心业务系统建设,将其作为“十二五”时期电子政务发展的主线,并围绕这一主线确定工作重点。
新时期推动电子政务建设还必须夯实基础工作,做到职责清、底数明;遵循“整合服务、深化应用、提升绩效”的发展路径,完善共享交换体系等基础设施,抓好信息资源共享;进一步健全和创新电子政务管理体制和机制。为此必须抓好相关制度设计,建立科学的目标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科学采集、存储和管理信息的机制,以确保电子政务建设的长效和支持系统及其信息来源稳定运行的常态化机制。
(四)抓住根本,以提升政府基本公共服务能力为核心
要继续确立新时期电子政务的核心就是提升政府基本公共服务能力。基本公共服务包括三个要点:①保障人类的基本生存权(或生存的基本需要),为了实现这一目标,需要政府及社会为每个人都提供基本就业保障、基本养老保障、基本生活保障等;②满足基本尊严和基本能力的需要,需要政府及社会为每个人都提供基本的教育和文化服务;③满足基本健康的需要,需要政府及社会为每个人提供基本的健康保障。
电子政务的推进,必须能够促进政务部门行政体制改革,客观上也能对政治体制改革产生深刻的影响,电子政务也能够进一步改变政务部门传统运行方式。以2011年个人所得税起征点的全民热议为例,公众的热议被集中反映在全国人大网站的意见征集栏中,最终形成了新方案,得到了大多数公众的好评。电子政务促进了传统政务活动的变革,改变了以往层层审批、控制、管制中整个流程缓慢、透明度较低和单向沟通的状态,为公众及时了解政务服务进程和全天候24小时不间断地参与或提交政务服务申请以及与政务部门的双向互动提供了可能。
下一步要进一步丰富政务部门管理功能,真正体现电子政务发展深化融合、服务创新的特点,使电子政务的战略地位进一步得到明确,成为进一步促进政府职能转变的助推力,成为造就高效、透明、廉洁政府的赋能器,这就绝不仅限于技术应用,需要其他改革措施同步推进。
电子政务的逐步深化是一个政府利用信息技术改善管理、提升服务、适应变革的过程。信息技术在政府部门的深度应用,其目标是提供公共服务,提升管理效率和促进民主价值的提升,电子政务最核心、最本质的内涵是用现代信息技术支持政府以最有效率和效益的方式完成其业务活动,履行其职责,实现其法定功能。电子政务应该是信息化环境下现代政府的自觉转型。从全能、粗放、管制、低效的政府向法治、精细、服务、高效的政府转变。
新时期体现电子政务功效的重点就是要通过电子政务进一步改善和创新公共管理,不仅仅在于改善政务管理、提高工作效率、提高业务办理的准确性,更重要的一方面是能够在部门内部和部门之间清晰界定责任,避免推诿扯皮,切实提高协同工作的一致性;另一方面,要通过电子政务推进各级政务部门创新履职和创新行政管理方法,创立全新的管理方法和管理措施,缩减中间管理层、拓宽管理幅度、改进政府绩效。
新时期电子政务还必须着力提高政府部门的科学决策水平。决策是决策者为达到某一特定目标,对若干备选方案进行选择,以确定行动方案的过程。通过推动新时期电子政务,应该大力促进各级政务部门科学决策,具体包括:
①确立正确的决策目标。依靠电子政务建立辅助决策信息系统和知识库,建立有前瞻性和得当的决策目标。
②促进决策的科学性。决策过程中充分利用电子政务系统及时采集和存储的大量准确信息,使决策变得简单化,可操作化,从而可大大提高行政决策的科学性。
③促进决策的民主化。通过电子政务及网络,可以使广大民众随时了解政府的决策过程,及时向政府提出自己的建议和看法,大大提高行政决策的透明度和公众参与的积极性,提高决策的民主化程度。
④提高决策的实效性。通过辅助决策系统,比选方案,分析机遇,避免风险,提高决策的及时性和有效性。
(五)顺应潮流,加强社会管理、传播先进文化
网络的发展及其应用模式层出不穷的创新,给传统的政府管理带来了巨大的挑战,这是新时期推进电子政务发展的一个新特点。众所周知,转型期在各阶层民众中认识与机遇的巨大差异,通过网络发酵和放大,给新时期各级政务部门传统的管理模式带来了冲突和威胁。传统的行政管理理论是在工业社会中形成的,必须通过电子政务改变和革新传统管理形态、模式和方法,实现操作执行层与高层决策层的直接信息沟通,从而加快信息传递速度,实现科学决策和柔性应对,以舒缓社会压力,应对挑战,因此,电子政务已经成为今天创新社会管理的有效途径。要积极主动地正确应对新型媒体,例如博客、轻博客与微博、短信、即时通信等新兴应用的挑战,争取创新社会管理的新机遇。
要通过电子政务促进网络先进文化建设,加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网上传播。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支持健康有益文化,加快推进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作品的数字化、网络化,规范网络文化传播秩序,使科学的理论、正确的舆论、高尚的精神、优秀的作品成为网上文化传播的主流。改善公共文化信息服务,加快文化信息资源整合,加强公益性文化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公共文化信息服务体系,将文化产品送到千家万户,丰富基层群众文化生活。加强互联网对外宣传和文化交流,推动建设积极健康的网络文化。(责任编辑:admin)
- “扫一扫”关注融合网微信号
免责声明:我方仅为合法的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所发布的内容提供存储空间,融合网不对其发布的内容提供任何形式的保证:不保证内容满足您的要求,不保证融合网的服务不会中断。因网络状况、通讯线路、第三方网站或管理部门的要求等任何原因而导致您不能正常使用融合网,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发布的内容(包含但不限于融合网目前各产品功能里的内容)仅表明其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的立场和观点,并不代表融合网的立场或观点。相关各方及作者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分享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更与本站立场无关。相关各方及作者在我方平台上发表、发布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其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交易等方面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并承担相应风险。
根据相关协议内容,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已知悉自身作为内容的发布者,需自行对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负责,因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等所引发的一切纠纷均由该内容的发布者(即,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承担全部法律及连带责任。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相关栏目上所发布的涉嫌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或其他合法权益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经相关版权方、权利方等提供初步证据,融合网有权先行予以删除,并保留移交司法机关查处的权利。参照相应司法机关的查处结果,融合网对于第三方企业用户所发布内容的处置具有最终决定权。
个人或单位如认为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上发布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存在侵犯自身合法权益的,应准备好具有法律效应的证明材料,及时与融合网取得联系,以便融合网及时协调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并迅速做出相应处理工作。
融合网联系方式:(一)、电话:(010)57722280;(二)、电子邮箱:2029555353@qq.com dwrh@dwrh.net
对免责声明的解释、修改及更新权均属于融合网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