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筹规划 推进国家十二五电子政务建设
一、重新审视新时期电子政务概念的内涵
当今时代,人类社会已步入一个科技创新不断涌现、经济结构加快调整的重要时期。新科技革命及其所带来的科学技术的重大发现发明和广泛应用,推动世界范围内生产力、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经济社会发展观发生了前所未有的深刻变革,也引起全球生产要素流动和产业转移加快,经济格局、利益格局和安全格局发生了前所未有的重大变化。进入21世纪,世界新科技革命发展的势头更加迅猛,正孕育着新的重大突破。
信息科技将进一步成为推动经济增长和知识传播应用进程的重要引擎,基础研究的重大突破将进一步为人类认知客观规律、推动技术和经济发展展现新的前景。其中一个重要标志就是信息网络向泛在、宽带、融合、智能方向演进,信息网络在多个领域演进换代,成为产业创新的平台和推进变革的关键力量。新一代移动通信加速推进,具体表现包括增强型3G/LTE/4G加速发展和部署,下一代互联网部署、研发和应用加快,固定宽带加快升级,新的宽带计划将加快光纤入户,使得家庭享用接入速率升至100Mbps,新兴的物联网正在重构信息网络,而移动互联网成为创新和变革最显著的领域,促进了基于网络的产业模式面临深刻变革,加快了信息产业与信息服务产业链的垂直整合,新的产业生态系统与发展模式在碰撞中逐步形成。无论是封闭模式的苹果,还是开源模式的谷歌,都表明新兴服务业和信息产业成功的模式更加多样化。信息技术的创新和高速发展进一步推动了信息化应用日趋丰富,更加推进了社会进步,使得信息化成为当今社会改造的强大动力和新竞争力的重要来源,从而进一步体现了信息化的核心价值,就是促进技术与知识扩散,提升组织灵敏性和资源整合能力。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充分体现了知识经济时代的特征,体现了21世纪网络财富的巨大效益以及人类社会发展正在全面步入信息社会的重要时代特征。
随着中国信息化和现代化建设的不断发展,信息化社会的到来,需要政府采用信息化的手段服务社会。电子政务建设将对提升政府服务和管理效能,推动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创新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电子政务将在创新社会管理、构建和谐社会中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面对“十二五”发展的新时期,需要重新审视信息化和电子政务的内涵和发展路径。
信息化的概念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的日本,日本学者提出“信息化是指通信现代化、计算机化和行为合理化的总称”,而西方社会普遍使用“信息社会”的概念。关于信息化的表述,在中国学术界和政府内部有过较长时间的研讨。如有人认为,信息化就是计算机、通信和网络技术的现代化;有人认为,信息化就是从物质生产占主导地位的社会向信息产业占主导地位的社会转变的发展过程;有人认为,信息化就是从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演进的过程,等等。
2006年,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正式颁布了《2006-2020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1],明确了信息化的概念和内涵,即信息化是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开发利用信息资源,促进信息交流和知识共享,提高经济增长质量,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转型的历史进程。这一理念,概括了以下几层含义:第一,信息化是服务于现代化的手段和工具;第二,信息化的核心是信息资源为国家、企业、公民和全社会所开发利用;第三,信息化的本质是业务流程的改进和优化,信息化是一个不断发展的动态过程;第四,信息化体现了国家意志,要由国家统一规划、统一组织。
概括起来,可以认为电子政务有三层含义:第一,它应该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如果不用,就不是电子政务,可能是传统政务;第二,电子政务总是与公共事务的管理、公共权力的行使相联系,如果不是管理公共事务,不是行使公共权力,就不属于电子政务的范围,可能属于电子商务或电子事务;第三,电子政务不完全意味着我们对传统的政务过程进行一个电子化的复制,更重要的是对传统的政务活动和政务过程进行信息化的改造,这一点非常重要,但又很容易被人们忽视。
一般认为,电子政务与政务信息化的内涵是相同的。政务信息化强调的是一个过程,作为位居社会上层的权威公共部门,在整个信息化的过程中,政务活动本身就是一个重要的领域,并要率先实现信息化,电子政务则是实现政务信息化的具体途径。通过在政务活动中不断地扩大电子政务的范围,逐步推动政务部门信息化水平由低向高发展。从这一意义上说,政务信息化的过程,就是不断推进具体政务电子化的过程,也可以说,电子政务是实现政务信息化的一种手段。
因此,电子政务的概念一般可分为广义、狭义两种。从广义上讲,只要行使公共权力、管理公共事务,此类活动都可以称作政务活动。电子政务就是把传统的政务活动,通过信息化的手段来实现,从这个意义上讲,广义的电子政务应该包括很宽泛的内容,它渗透到公共部门及公共组织行使公共权力、管理公共事务的各个方面,这些范畴都可以叫电子政务。从狭义而言,电子政务也可以指一个单位、一个部门内部一项很具体的政务活动。如到工商部门注册一个企业,通过网络,从申报开始,把企业执照申办下来,意味着注册这个政务活动从传统政府、传统政务实现了电子政务。如今电子政务的内容已经非常广泛,国内外也有不同的内容规范。按照多年来中国电子政务的实践,电子政务主要包括这样几个方面:一是政务部门内部的电子政务,简称G2G(Government–to–Government);二是政务部门对企业的电子政务,简称G2B(Government–to-Business);三是政务部门对公民的电子政务,简称G2C(Governmentto Consumer)。后两个方面都属于政府公共服务领域。
公共服务是21世纪公共行政和政府改革的核心,包括加强城乡公共设施建设,发展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等公共事业,为社会公众参与社会经济、政治、文化活动等提供保障。公共服务以合作为基础,强调政府的服务性,强调公民的权利。
新时期电子政务的内涵进一步扩大和延伸:它更指政务部门以及公共组织应用现代信息和通信技术,将管理和服务通过现代信息技术进行集成,依托信息化网络和相关技术设施实现组织结构和工作流程的优化重组,跨越时间和空间及部门之间的分隔限制,向社会提供优质和全方位的、规范而透明的、符合公众需求的管理和服务。新时期电子政务建设尤其要更加突出公共服务理念,重点提升公共服务领域的能力和水平。
必须正视电子政务发展所面临的新的时代背景,因为信息网络的高速发展已经成为推动电子政务创新发展的外部动力,这要求政务部门必须顺应时代发展潮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满足新时期政务部门提升履职和执政能力与水平的紧迫需要,并进而加快推进行政体制和政治体制改革。
昆明市市委书记仇和对电子政务有深刻的理解,他明确指出:昆明要通过电子政务使其成为审批项目最少、审批时间最短、收费标准最低的省会城市,要有最优惠的政策、最灵活的管理制度、最超前的改革措施、最严格的问责制度、最严厉的限时办结制度、最严肃的服务承诺制度。这表明了国内有识之士对新时期中国电子政务的深刻理解。
经过多年的发展,中国电子政务的发展已经经历了五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以文件办理流程化和电子化为基础的办公自动化系统,构建文件流转系统和内部网络;第二阶段是以监管类系统为主的政务核心业务应用信息系统建设;第三阶段是政务部门公开发布信息和在互联网上开设门户网站,以便让公众获得政府信息以及政府信息在政府部门间共享;第四阶段是围绕为民服务建设各类为民服务业务应用系统,包括网上办事等,逐步实现政民双向沟通;最后一个阶段是步入跨部门、跨地区信息交换与共享和业务协同阶段,也就是电子政务步入集成创新和协同服务阶段。
必须深刻理解新时期推广电子政务意义更加重大,这是因为推广电子政务不仅是政府部门为公众提供信息服务,更要在政府部门内部以及部门之间实现信息资源共享,提高办公效率,而且有利于廉政建设,提高政府透明度,这是一件十分得人心的大事。因此,政府带头推动信息化将大大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的进程,同时从某种意义上讲,推广电子政务是中国政治改革的一部分,必然会有阻力,因此对推广电子政务的艰巨性要有清醒的认识。(责任编辑:admin)
- “扫一扫”关注融合网微信号
免责声明:我方仅为合法的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所发布的内容提供存储空间,融合网不对其发布的内容提供任何形式的保证:不保证内容满足您的要求,不保证融合网的服务不会中断。因网络状况、通讯线路、第三方网站或管理部门的要求等任何原因而导致您不能正常使用融合网,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发布的内容(包含但不限于融合网目前各产品功能里的内容)仅表明其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的立场和观点,并不代表融合网的立场或观点。相关各方及作者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分享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更与本站立场无关。相关各方及作者在我方平台上发表、发布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其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交易等方面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并承担相应风险。
根据相关协议内容,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已知悉自身作为内容的发布者,需自行对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负责,因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等所引发的一切纠纷均由该内容的发布者(即,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承担全部法律及连带责任。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相关栏目上所发布的涉嫌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或其他合法权益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经相关版权方、权利方等提供初步证据,融合网有权先行予以删除,并保留移交司法机关查处的权利。参照相应司法机关的查处结果,融合网对于第三方企业用户所发布内容的处置具有最终决定权。
个人或单位如认为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上发布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存在侵犯自身合法权益的,应准备好具有法律效应的证明材料,及时与融合网取得联系,以便融合网及时协调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并迅速做出相应处理工作。
融合网联系方式:(一)、电话:(010)57722280;(二)、电子邮箱:2029555353@qq.com dwrh@dwrh.net
对免责声明的解释、修改及更新权均属于融合网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