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融合网首页 > 文 化 > 旅游 >

多地水电站乱坝争水牟暴利 周边农民愈发贫穷(3)

来源:央视 作者:经济半小时 责任编辑:admin 发表时间:2011-08-04 10:05 
核心提示:四、 国外经验:效益与生态 如何两全? 在一些地方,水作为一种资源,不开发可惜,但开发起来又乱象丛生。那么国外是怎么做的呢?记者进行了调查。 记者注意到,同样是发展引水式水电站,在挪威、法国等地,并没有


 

四、 国外经验:效益与生态 如何两全?

在一些地方,水作为一种资源,不开发可惜,但开发起来又乱象丛生。那么国外是怎么做的呢?记者进行了调查。

记者注意到,同样是发展引水式水电站,在挪威、法国等地,并没有出现发展和生态抢水的状况。作为中国水利水电研究学会的秘书长,张博庭曾经仔细研究过挪威和法国的引水式电站的修建方式。 根据中国水利水电研究学会的秘书长张博庭的研究结果,挪威水电非常发达,那里大部分都是引水式的小电站,站内管理工作做的都比较好。方法是通过控制保持一定的生态流量,来保证不让水全都进洞,至少有一定的比例要到河里面来。 记者向张博庭询问挪威是否出现过河道干涸,影响到生态的状况,秘书长张博庭这样表示,并没有看到,看到的是挪威的几个小电站基本上都是即使流水没了,也要留出一些生态流量保证从坝上泄下来。 张博庭介绍,挪威全国电力供应的99.8%来自于水利,因大型水电站难以在短期取得成效,所以挪威目前主要发展小水电。挪威盛产鲑鱼,所以当地对于生态水排放有严格的规定,有了这种规定,再与鱼道建设相互配套,可以使得水资源开发多年后,江河水流量依然能保持在每秒10立方米左右,河中的鲑鱼也能得以繁衍生息。据了解,国际上,对于维持生态的江河流水量,一般的要求是原流量的60%左右。法国人在建设法国罗纳尔河上的电站和水坝时,为了维持生态,并没有在原来的河道上直接建坝,而是开挖了一条运河,在运河上建立了水坝用以发电,自然生态得以保存。设计者还增设了专门的过鱼通道,使得水电开发并没有带来负面影响。

对此,地质专家徐道一向记者做出说明,因为法国罗纳尔河这个自然的主要的生态条件没有变,主要的河流上也没有变化,只是在支流上面稍微修了低坝,则可以使整个生态环境受到的影响减少到最低,也就是说,人跟生物界的在保持自然生态平衡的同时充分利用了自然的水能,并尽量使造成的损失达到最小,所以才能够持续发展。 中国水利水电研究学会的秘书长张博庭表示,对于这种引水式电站所需要排放的生态流量,现在我们国家好像还没有明确的标准和规定,因为我们国家对这些事务的认识还处在一个反复阶段。以前,我国的水电建设比较慢,国家鼓励大干、快上,快上了以后,就发现问题了;发现问题后,便存在排斥的态度,一个是批评闽江建设的不对,另外一个就是以后尽量少建,而真正能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还没形成。这需要国家层面给出一个规定来,给出一个方向来。 为了尽量减少水电站对周边环境的破坏、保护生态环境,在1973—2005年间,挪威开始划定自然生态保护区,制定对剩余水能资源的控制开发政策。目前挪威已开发的水能资源占总量的62%,剩余的大约37%资源中,有25%是位于保护区内是不得开发的,涉及水系300多个。1969年,公众参与机制正式开始引入挪威水电开发的审批环节,政府成立了专门的水资源开发管理部门,保证在审批新建水电站时照顾到全流域地区公众的意愿和移民的利益。从那时起,政府部门要批准任何新的水电站建设,必须要进行全流域的整体评价,有相关利益的公众团体也会被邀请参与新建水电站的评估。 联系国内水电站的现状,中国水利水电研究学会的秘书长张博庭对记者说,我们国家小水电大多规划较差,这都是因为不是国家层面进行管理,而是归到地方政府管,有的甚至是省里、县里做主,这种管理可能就不包括对整个流域进行规划。假设县里管一段流域,而又急需建设某个项目,则可能找一个有环评资质的单位环评一下,提出有建设性的意见,就算是有了环评报告了。 地质学家孙文鹏提出,建设水电站时,考虑的角度不仅从工程流程和坝址选定的安全性出发,还应该从整个流域出发,拥有自己的评价体系。 水利部部长顾问王浩院士表示,针对项目群进行的评估叫做规划环评,就是对T级水电站相互之间的影响、上下游之间的影响、左右岸之间的影响进行统一的评价,在更大范围内,从点延伸到线,继而推广到面,对整个流域进行点线面一体化的环境影响评价。相信经过这种体系的评估以后,能够把生态保护的更好。

五、半小时观察:如何破解水电困局?

昨天栏目报道了水电的发展乱象,乱象背后其实是水电业正处于一个艰难的困局当中。不少的水电站,让投资者得到了高额利润,让地方政府增加了一部分税收,但是生态被破坏,许多周边农民不仅没有因为水电开发致富,反而陷入了更贫穷和更不安全的境地。

水作为一种自然资源,应该充分开发利用,但同时它又是一种公共资源,更应该做到公平公正地利益分配。如果它所产生的利益只能让一部分人受益,而更多的人无从分享,反而受到损害,这样的发展模式既不可持续,也容易引发不稳定、不和谐的危险后果。近几年对于水电发展的争论越来越激烈,所反映的正是不同人群对于水电的利益诉求。

破解当前的水电困局,需要做到四个“要求”:国家要求生态,农民要求实惠,地方要求发展,企业要求效益。只有这四个要求达到平衡,水电业才能迎来真正的黄金发展期。

请继续关注《经济半小时》栏目的聚焦水流困局。

(责任编辑:admin)
  • “扫一扫”关注融合网微信号

免责声明:我方仅为合法的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所发布的内容提供存储空间,融合网不对其发布的内容提供任何形式的保证:不保证内容满足您的要求,不保证融合网的服务不会中断。因网络状况、通讯线路、第三方网站或管理部门的要求等任何原因而导致您不能正常使用融合网,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发布的内容(包含但不限于融合网目前各产品功能里的内容)仅表明其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的立场和观点,并不代表融合网的立场或观点。相关各方及作者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分享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更与本站立场无关。相关各方及作者在我方平台上发表、发布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其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交易等方面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并承担相应风险。

根据相关协议内容,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已知悉自身作为内容的发布者,需自行对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负责,因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等所引发的一切纠纷均由该内容的发布者(即,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承担全部法律及连带责任。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相关栏目上所发布的涉嫌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或其他合法权益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经相关版权方、权利方等提供初步证据,融合网有权先行予以删除,并保留移交司法机关查处的权利。参照相应司法机关的查处结果,融合网对于第三方企业用户所发布内容的处置具有最终决定权。

个人或单位如认为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上发布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存在侵犯自身合法权益的,应准备好具有法律效应的证明材料,及时与融合网取得联系,以便融合网及时协调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并迅速做出相应处理工作。

融合网联系方式:(一)、电话:(010)57722280;(二)、电子邮箱:2029555353@qq.com dwrh@dwrh.net

对免责声明的解释、修改及更新权均属于融合网所有。

新闻关注排行榜

热门推荐 最新推荐

热门关键字

关于我们 - 融合文化 - 媒体报道 - 在线咨询 - 网站地图 - TAG标签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0-2020 融合网|DWRH.net 版权所有 联系邮箱:dwrh@dwrh.net 京公网安备 11011202002094号 京ICP备110145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