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业国标倒退显后果 洋牛奶销量激增三成
图/东方IC
羊城晚报讯 记者陆志霖、许悦、孙晶 实习生吴亚琴、张君遥报道:被指“全球最差”的生乳标准,在“三聚氰胺事件”风波之后,似乎再度加速了消费者对国产奶制品用脚投票的进程。资深乳业专家王丁棉昨日接受羊城晚报记者采访时透露,现在消费者不仅对“洋奶粉”的依赖骤升,最近连“洋牛奶”进口的货柜都在增加。
“进口常温奶增加很快,一个品牌的总代理商告诉我,一两年前开始代理的时候,当时进口的货柜只有七八个,现在已经达到了七八十个,两年增长了十倍。”王丁棉表示。而洋牛奶在超市的销量增加也印证了这一点,昨日,家乐福超市和广州友谊超市相关负责人对记者表示,最近一个月以来,进口液态奶销售额分别增长10%和30%以上,而吉之岛上半年进口液态奶的销售额同比增长更达到130%。
代理商进口两年增十倍
来自海关的数据显示,今年1-5月份,进口我国的常温奶数量约为6000-7000吨,其中来自澳大利亚、新西兰、法国三个国家的“洋牛奶”占了进口额的90%以上。东方艾格农业咨询公司分析师陈连芳昨日对记者表示,在2008年之前,“洋牛奶”的进口量一年只有2000-3000吨,如今已经增长到一年1万吨。
“进口常温奶增加很快,澳大利亚目前有两个品牌进入中国,当中一个品牌的总代理商告诉我,一两年前开始代理的时候,当时进口的货柜只有七八个,现在已经达到了七八十个,两年间增长了十倍。”乳业专家王丁棉告诉羊城晚报记者,从品牌来看,在2003-2004年的时候,国内只有来自西班牙的个别“洋牛奶”品牌,而现在广州市场上进口的常温奶已经达到了七八个品牌,主要来自澳大利亚、新西兰、日本、荷兰、德国、法国等国家。
超市洋牛奶供不应求
“这些进口常温奶进入中国市场,可以说进得正是时候。”王丁棉表示,三聚氰胺事件至今,消费者对中国乳业的信心至今没有恢复,此次生乳国标之争,让消费者对国产乳制品的消费信心再度受挫。“在这个大背景下,‘洋牛奶’抓住了和‘洋奶粉’一样的时机。三聚氰胺事件发生后,国内常温奶的市场份额已经从原来的75%下降到70%,空出来的市场,自然给了‘洋牛奶’乘虚而入的机会。”
而超市洋牛奶销量增加,似乎验证了这种势头。昨日,记者在广州家乐福超市看到,进口液态奶的进口国包括法国、德国、新西兰和澳大利亚。“虽然进口液态奶在我们卖场液态奶的比例不大,但最近明显受到消费者的青睐。”超市的相关负责人对羊城晚报记者表示。而记者在采访中,不少消费者也表示,现在觉得进口的液态奶更安全一些。而在广州友谊超市,记者见到进口液态奶非常热销,“几乎是来一批就能很快消化完,供不应求。”该超市的负责人告诉记者。“我们现在经常要加大进货量,但是说实话,现在进口的货源也不是很稳定,所以有时还会出现短暂断货现象。”
据统计,家乐福超市和广州友谊超市的进口液态奶的6月份的销售额分别增长10%和30%以上。而吉之岛进口液态奶今年上半年的销售额同比更是暴增130%。
网店里洋牛奶同样热卖,在淘宝一家名为“开心全国通用”的网店,记录显示,德国欧德堡的1L装全脂纯牛奶在30天内就售出1040件。
暂难威胁国内乳企
那么,“洋牛奶”又会否像“洋奶粉”一般取代国内品牌垄断常温奶市场呢?“这就未必了。”王丁棉认为,“洋牛奶”从出厂、出关、运输、入关、分销,再到上货,这个过程起码需要2-3个月,而常温奶的保质期只有6个月,再除去最后半个月通常消费者是不会买的,也就是说,“洋牛奶”的有效售货期只有2.5月,这并不利于产品的销售。而另一方面,“洋牛奶”价格昂贵,能长期负担得起的消费者并不多。“洋奶粉”属于刚性的特殊的消费需求,而“洋牛奶”却不是,可替代的产品也很多。“所以,进口常温奶的增长有限,对国内乳企暂时不构成威胁。”(责任编辑:admin)
- “扫一扫”关注融合网微信号
免责声明:我方仅为合法的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所发布的内容提供存储空间,融合网不对其发布的内容提供任何形式的保证:不保证内容满足您的要求,不保证融合网的服务不会中断。因网络状况、通讯线路、第三方网站或管理部门的要求等任何原因而导致您不能正常使用融合网,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发布的内容(包含但不限于融合网目前各产品功能里的内容)仅表明其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的立场和观点,并不代表融合网的立场或观点。相关各方及作者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分享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更与本站立场无关。相关各方及作者在我方平台上发表、发布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其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交易等方面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并承担相应风险。
根据相关协议内容,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已知悉自身作为内容的发布者,需自行对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负责,因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等所引发的一切纠纷均由该内容的发布者(即,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承担全部法律及连带责任。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相关栏目上所发布的涉嫌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或其他合法权益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经相关版权方、权利方等提供初步证据,融合网有权先行予以删除,并保留移交司法机关查处的权利。参照相应司法机关的查处结果,融合网对于第三方企业用户所发布内容的处置具有最终决定权。
个人或单位如认为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上发布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存在侵犯自身合法权益的,应准备好具有法律效应的证明材料,及时与融合网取得联系,以便融合网及时协调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并迅速做出相应处理工作。
融合网联系方式:(一)、电话:(010)57722280;(二)、电子邮箱:2029555353@qq.com dwrh@dwrh.net
对免责声明的解释、修改及更新权均属于融合网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