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融合网首页 > 管理专区 >

75后怎么管理85后

来源:《中国企业家》杂志 作者:王勇 责任编辑:admin 发表时间:2011-04-04 19:47 
核心提示:当企业员工、消费者(客户)正在大规模地年轻化,对于来自新生代的全方位挑战,中国企业当何去何从? 历时四个月,媒体遍访40位1976-1985年出生的商界新生代,求解萦绕中国社会的新生代领导力之惑。

当企业员工、消费者(客户)正在大规模地年轻化,对于来自新生代的全方位挑战,中国企业当何去何从?

历时四个月,媒体遍访40位1976-1985年出生的商界新生代,求解萦绕中国社会的新生代领导力之惑。

爱立信某部门经理黄山(化名,1975年生人)遭遇过这样的尴尬:2010年,35岁的他在部门会上恳切地告诫手下员工要发展个人的核心竞争力,不要看重一时的薪水高低而频繁跳槽,因为“很多地方虽然没明说,但事实上基本不招35岁以上的人,跳来跳去都是从基层做起,反而荒废了青春”。话音未落,在座的一员工(1980年生人)接话道:“领导您就别危言耸听了,我们都是在世界500强的圈子里折腾,大公司都很正规的,否则没法发展。我们当然要提高核心竞争力,但企业也要把精神物质两手都抓好才是王道。”令他更感意外的是,其他员工哄堂大笑,几乎要热烈鼓掌以示赞同。

类似的现象,正越来越多地在中国职场上出现。小到迟到、加班,大到管理、培训课堂甚至类似富士康“十二连跳”这种人命关天的恶性事件背后,都凸显着商业社会中广泛横亘着的“代沟”。“这几年,员工越来越难管,老板普遍有被员工劫持的感觉,甚至有点分不清谁是老板了”。Hay(合益)集团大中华区副总裁陈雪萍坦言:“‘85后’更不得了,普遍对职业定位很高,感觉发展前景不好就会立刻跳槽,而且非常敢于表达自己,领导在场也无所谓!”

这些新生代员工的跳槽率高得出奇。麦可思研究院《2010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2009届大学毕业生就业稳定性分析》显示:2009届大学毕业生半年内的离职率分别为“211”院校22%,非“211”本科院校33%,高职高专院校45%,而主动离职率高达88%。“感觉个人发展空间不够”,以31%的比例占据离职原因第一位,紧随其后的是“薪资福利偏低”(25%)和“想改变职业和行业”(13%)。海峡对岸的数据则更为夸张,根据台湾104人力银行2010年所做的调查:有高达45%的年轻人会在工作后的3个月内离职,还在工作岗位的新鲜人也有超过70%开始考虑要离职……

在企业界,他们被视为“史上最难管的一群人”,是外表光鲜亮丽,却承受不了挫折、不善于团队合作,一碰即烂的“草莓族”。对他们来说,激励机制的两种主要手段—“升职”和“加薪”,效用正在急剧递减。在很多企业高管的眼中,他们不识稼穑、异想天开、眼高手低、不知感恩。皇明太阳能董事长黄鸣认为,“他们要经过从‘畜生’到‘人’的社会洗礼”。华远集团董事长任志强评价:“他们只知道钱、名誉、地位,不知道自己该干什么。”

富士康“十二连跳”,正是管理上“世代冲突”最集中的体现。此前,中国企业管理中几乎完全不存在“世代”的观念,尽管80后成为社会话题已超过了十年,却一直没有在企业界引起足够的重视,“狼文化”甚嚣尘上,统治中国职场近20年,以至于所有人都一厢情愿地认为:只有人适应环境,没有环境适应人,新一代迟早会同在于老一代之中,“今天工作不努力,明天努力找工作”,中国最不缺的就是人。

“谁是草莓族,你才是榴莲族,一身伤人顽固,伤害我,还要我不哭。”正如80后流行乐团五月天所唱的歌曲。从人口统计学角度来看,全球都在面临适龄劳动力不足,中国也即将耗尽人口红利(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未来十年农村提供的劳动力将每年递减10%,而城市对劳动力的需求是每年递增10%,青年人才市场正在从买方市场转向卖方市场;新生代也许娇生惯养了些,却是最懂科技的一代,从经济发展角度来看,他们也许正在加速创造出全新的市场和产业:拥有5000万受众群,广播电台用了38年,电视用了13年,互联网用了4年,iPod用了3年,Facebook仅用了2年。(责任编辑:admin)

  • “扫一扫”关注融合网微信号

免责声明:我方仅为合法的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所发布的内容提供存储空间,融合网不对其发布的内容提供任何形式的保证:不保证内容满足您的要求,不保证融合网的服务不会中断。因网络状况、通讯线路、第三方网站或管理部门的要求等任何原因而导致您不能正常使用融合网,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发布的内容(包含但不限于融合网目前各产品功能里的内容)仅表明其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的立场和观点,并不代表融合网的立场或观点。相关各方及作者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分享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更与本站立场无关。相关各方及作者在我方平台上发表、发布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其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交易等方面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并承担相应风险。

根据相关协议内容,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已知悉自身作为内容的发布者,需自行对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负责,因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等所引发的一切纠纷均由该内容的发布者(即,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承担全部法律及连带责任。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相关栏目上所发布的涉嫌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或其他合法权益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经相关版权方、权利方等提供初步证据,融合网有权先行予以删除,并保留移交司法机关查处的权利。参照相应司法机关的查处结果,融合网对于第三方企业用户所发布内容的处置具有最终决定权。

个人或单位如认为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上发布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存在侵犯自身合法权益的,应准备好具有法律效应的证明材料,及时与融合网取得联系,以便融合网及时协调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并迅速做出相应处理工作。

融合网联系方式:(一)、电话:(010)57722280;(二)、电子邮箱:2029555353@qq.com dwrh@dwrh.net

对免责声明的解释、修改及更新权均属于融合网所有。

今日头条

更多>>

快速直达

热门关键字

首页导航

关于我们 - 融合文化 - 媒体报道 - 在线咨询 - 网站地图 - TAG标签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0-2020 融合网|DWRH.net 版权所有 联系邮箱:dwrh@dwrh.net 京公网安备 11011202002094号 京ICP备110145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