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融合网首页 > 工信 > 其他 >

遭遇内忧外患 集客市场加速话语权旁落(2)

来源:通信产业报 作者:陈宝亮 责任编辑:admin 发表时间:2013-08-20 12:00 
核心提示:利益争夺战 保留了电信名头的中国电信,其集团客户业务的传承不断。事实上,直至今日,各地政府单位在启动信息化建设项目之时,中国电信依然属于必请之列。品牌价值,可见一斑。更为重要的是,中国电信在数十年中的

利益争夺战

保留了“电信”名头的中国电信,其集团客户业务的传承不断。事实上,直至今日,各地政府单位在启动信息化建设项目之时,中国电信依然属于“必请”之列。品牌价值,可见一斑。更为重要的是,中国电信在数十年中的积累,为其形成了完善的业务流程、管理体系,以及搭建起成熟的产业链,这些优势让移动、联通难以望其项背。

目前,中国电信集团客户规模占据国内70%以上。2012年,集团客户业务贡献收入占中国电信总收入的50%以上,贡献了企业绝大多数利润。

在中国电信的转型战略中,集团客户市场也是转型最成功者。此前,中国电信总经理王晓初曾提出,运营商传统业务已经封顶,要打造非传统业务,并致力于让非传统业务收入超过传统业务,“再造一个2000亿”。“在集客市场,ICT业务每年增速超过30%;IDC业务收入已经超过150亿,且年增速维持在40%以上。”中国电信集团公司政企客户事业部高级顾问专家张东如是介绍集团客户市场在转型之中的贡献,“目前,非传统业务收入占比集团总收入已经达到30%。”

8月8日,中国联通发布2013年度半年财报,报告显示,中国联通集团业务收入同比增长22%,增长率超过联通总营收收入增长率。重点行业应用用户达到3114万户,占比3G总用户数超过31%。近两年,中国联通在移动办公、汽车信息化、无线监控等诸多应用领域表现优异。

浙江联通堪称行业信息化的先锋军。2012年,浙江联通集团客户业务收入超过总体收入的50%,“得益于浙江智慧城市的发展,行业信息化应用贡献了绝大部分收入。”浙江联通副总经理童海波向记者举例介绍,浙江联通的经典案例就包括,汽车信息化、移动办公等等。

童海波介绍,2012年初,中国联通签约宝马集团,成为国内宝马汽车信息化项目的唯一供货商。“国内排名前十的汽车企业都与我们有不同程度的合作,联通赶上了风起云涌的车联网浪潮。”

此外,在移动办公、无线视频、执法监控等多个领域,浙江联通斩获颇丰。“这些想法其实早就有,3G实现了梦想。”童海波介绍,2012年中国联通完成了超过1万个类似的项目。

对比电信、联通,中国移动在集团市场的处境越来越尴尬。用中国移动集团副总裁李正茂的话来说,“通过移动通信业务,我们能够锁定一些客户,但没有专线捆绑的大型集团客户就像没有线的风筝,随时可能会漂走。”

虽然中移动在2010年之后正式启动专线业务,但晚了数十年带来的不仅仅是市场实力、网络资源的差距,更多的还是业务流程、产业链的不足。此外,TD-SCDMA网络的不给力,让移动更为尴尬。移动办公、车联网等等行业信息化项目,中国移动也早有涉及,“但实在拿不出手,就怕‘货比货’。”北京精搜兰德咨询有限公司研究经理尹?云告诉记者,基本在2012年之前,中移动的集团客户市场维持“保、守”战略。

2012年7月,中国移动集团政企分公司成立;2013年初,中国移动总裁李跃提出要求:集团客户市场,中国移动要“三分天下有其一”;五年之内,要占有“半壁江山”。

由于本身积累不足,接受记者采访的电信、联通、甚至大部分移动人士均认为这是一个“难以实现”的目标,“但只要我们舍得投入,在既有市场中,与友商的竞争一部分份额,还是没什么问题的。”2006年之后,中国移动从未停止网络资源扩展,其每年光纤的部署规模超过电信、联通之和。

上一次,中移动大举进攻宽带市场,“低价格、快部署、高投入”的战略就让电信、联通吃尽苦头。移动进军,导致电信、联通客户流失的同时,也使得宽带ARPU值加速下滑。集客争夺战,将再次体现中移动强悍的入侵能力。或许市场会更火热,但利润也会在竞争中下滑。(责任编辑:admin)

  • “扫一扫”关注融合网微信号

免责声明:我方仅为合法的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所发布的内容提供存储空间,融合网不对其发布的内容提供任何形式的保证:不保证内容满足您的要求,不保证融合网的服务不会中断。因网络状况、通讯线路、第三方网站或管理部门的要求等任何原因而导致您不能正常使用融合网,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发布的内容(包含但不限于融合网目前各产品功能里的内容)仅表明其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的立场和观点,并不代表融合网的立场或观点。相关各方及作者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分享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更与本站立场无关。相关各方及作者在我方平台上发表、发布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其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交易等方面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并承担相应风险。

根据相关协议内容,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已知悉自身作为内容的发布者,需自行对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负责,因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等所引发的一切纠纷均由该内容的发布者(即,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承担全部法律及连带责任。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相关栏目上所发布的涉嫌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或其他合法权益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经相关版权方、权利方等提供初步证据,融合网有权先行予以删除,并保留移交司法机关查处的权利。参照相应司法机关的查处结果,融合网对于第三方企业用户所发布内容的处置具有最终决定权。

个人或单位如认为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上发布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存在侵犯自身合法权益的,应准备好具有法律效应的证明材料,及时与融合网取得联系,以便融合网及时协调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并迅速做出相应处理工作。

融合网联系方式:(一)、电话:(010)57722280;(二)、电子邮箱:2029555353@qq.com dwrh@dwrh.net

对免责声明的解释、修改及更新权均属于融合网所有。

新闻关注排行榜

热门推荐 最新推荐
关于我们 - 融合文化 - 媒体报道 - 在线咨询 - 网站地图 - TAG标签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0-2020 融合网|DWRH.net 版权所有 联系邮箱:dwrh@dwrh.net 京公网安备 11011202002094号 京ICP备110145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