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融合网首页 > 工信 > 其他 >

腾讯等退出虚拟运营商牌照争夺

来源:通信信息报 作者:林琳 责任编辑:admin 发表时间:2013-06-25 09:12 
核心提示:移动转售业务对虚拟运营商而言,是机会更是挑战,因此业界对此次虚拟运营商发牌问题,也看法各异,有说法称这是民营企业进入基础电信业的里程碑事件,也有说民资企业现在进入基础电信业已经错过黄金时期。

本文章原标题为《虚拟运营需创新盈利模式:腾讯等退出牌照争夺》

腾讯CEO马化腾在“2013天翼手机交易会暨移动互联网论坛”上表示,腾讯公司不做手机,不会申请虚拟运营商牌照,而是要做好与运营商的合作。此前有报道称,微信用户远大于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的移动用户规模。业内分析人士指出,对于腾讯等OTT企业获得电信虚拟运营商牌照实际上也未必是件好事。据多家媒体报道,自日前工信部推出“虚拟运营商”的改革方案后,截至目前已有多家公司表示将争取“虚拟运营商”牌照。另有媒体分析称,根据对一些参与企业的了解,普遍积极性不高,原因是语音通话已成“白菜价”。的确,尽管移动通信转售业务牌照已经开闸,但中国虚拟运营商市场与国际已有的虚拟运营商市场的不同,亟需结合国内市场环境,明确相关的商业模式。

对此,南京邮电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王凯副教授表示,三大运营商掌握着最核心的基础网络的所有权和定价权,对移动虚拟运营商而言,仅依靠单纯的移动通信转售业务难以生存,必须整合双方资源,形成差异化。

定位“补缺者”

移动转售业务对虚拟运营商而言,是机会更是挑战,因此业界对此次虚拟运营商发牌问题,也看法各异,有说法称这是民营企业进入基础电信业的里程碑事件,也有说民资企业现在进入基础电信业已经错过黄金时期。

对此,王凯表示,我国试水移动通信转售业务,让电信业向民营资本开放,是我国电信业的又一次重大改革。一方面,民营资本以移动虚拟运营商的身份进入电信业,短期内对三大电信运营商的业务模式和营收状况将产生不同程度影响,但从长期看,移动虚拟运营商的出现将促进基础电信运营商盘活网络资源,提高网络利用率和促进运营商的资金回流及网络再建设,从而有利于激活电信产业的竞争效率,引导电信产业走向良性竞争。另一方面,移动虚拟运营商则可以扮演创新者和补缺者的角色,与电信运营商紧密合作,取长补短,从而创新电信业务、甚至以自己的品牌名正言顺地进入电信服务领域,从而切入移动转售业务,从一定程度上提升电信服务水平和转变经营模式,实现共赢。总之,移动虚拟运营商的出现更具正面意义,能促进我国电信行业进步。

据王凯介绍,截至2012年,全球共有812家移动虚拟运营商,而且还在不断增加中。欧洲虚拟运营商占全球总数的65%,亚太为第二大市场,占总数13%。可以说,在全球范围内,移动虚拟运营商已形成一种较为成熟的电信商业形态。对虚拟运营商来说,他们不用搭建网络,可通过租用等方式把从基础电信运营商那里购买来的电信服务如话音、数据、带宽等进行深加工,再零售给消费者,并可以创建自有品牌。例如,维珍公司就是借本地化和细分市场互补的方式得以发展壮大。(责任编辑:admin)

  • “扫一扫”关注融合网微信号

免责声明:我方仅为合法的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所发布的内容提供存储空间,融合网不对其发布的内容提供任何形式的保证:不保证内容满足您的要求,不保证融合网的服务不会中断。因网络状况、通讯线路、第三方网站或管理部门的要求等任何原因而导致您不能正常使用融合网,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发布的内容(包含但不限于融合网目前各产品功能里的内容)仅表明其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的立场和观点,并不代表融合网的立场或观点。相关各方及作者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分享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更与本站立场无关。相关各方及作者在我方平台上发表、发布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其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交易等方面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并承担相应风险。

根据相关协议内容,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已知悉自身作为内容的发布者,需自行对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负责,因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等所引发的一切纠纷均由该内容的发布者(即,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承担全部法律及连带责任。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相关栏目上所发布的涉嫌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或其他合法权益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经相关版权方、权利方等提供初步证据,融合网有权先行予以删除,并保留移交司法机关查处的权利。参照相应司法机关的查处结果,融合网对于第三方企业用户所发布内容的处置具有最终决定权。

个人或单位如认为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上发布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存在侵犯自身合法权益的,应准备好具有法律效应的证明材料,及时与融合网取得联系,以便融合网及时协调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并迅速做出相应处理工作。

融合网联系方式:(一)、电话:(010)57722280;(二)、电子邮箱:2029555353@qq.com dwrh@dwrh.net

对免责声明的解释、修改及更新权均属于融合网所有。

新闻关注排行榜

热门推荐 最新推荐
关于我们 - 融合文化 - 媒体报道 - 在线咨询 - 网站地图 - TAG标签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0-2020 融合网|DWRH.net 版权所有 联系邮箱:dwrh@dwrh.net 京公网安备 11011202002094号 京ICP备110145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