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v6上线解决物联网发展寻址难题 通信业最先受益(2)
产业突围面临三个主要问题
尽管万亿美元的市场规模引发全球各国和业界的投资热情,但目前来看,物联网产业的成熟仍面临着技术不够成熟、标准不统一及缺乏明确商业模式三个主要困境。
技术成熟度不足是当前物联网产业面临的最基础问题。由于世界各国的物联网产业基本都处于技术研究与试验阶段,因此一定程度上制约着物联网产业链的快速完善。尽管传感技术行业的基础性关键技术RFID正处于快速成熟期,但物联网产业链上的网络传输行业和智能信息处理行业仍处于起步阶段,比如网络传输领域的IPv6刚刚开始试点部署,仅通信运营商要全部实现从IPv4升级到IPv6,尚需要4~5年。电信方面人士表示,预计其下一代互联网从试点商用到全面商用的整个部署过程,需投资逾1600亿元。电信运营商能否投入如此巨大的资金来升级IPv6,尚存疑虑。
另外,IPv6与现有IPv4不兼容,网络和网站运营商必须升级他们的网络设施和软件以支持IPv6信息,但升级转换牵涉方方面面,尤其是软件应用全面转换升级难度较大。估算起来,目前全球支持IPv6访问的网站不过2000个。而且在部署IPv6方面,运营商、互联网商、通信设备商仍然各自为政,缺乏行业标准和国家层面的统一部署,制约了整个产业链的成型。
在智能信息处理领域,云计算、数据挖掘等技术目前也正处于“概念”引导和尝试阶段,也面临着各自为政、缺乏行业标准和国家层面的统一部署等问题,其成熟和完善也尚需时日。
除了技术成熟度问题,长期以来,国际各标准组织分别聚焦在不同的物联网领域进行标准研究,缺乏通用的标准架构,也是物联网产业发展面临的一大问题。各自为政的标准研究,显然不利于物联网产业的推进。6月4日,IEEE标准协会(IEEE-SA)与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CCSA)在北京联合召开新一届物联网标准研讨会,业界专家开始着手探讨如何构建一个通用的物联网架构,从而加快物联网的快速诞生。但是,物联网通用架构何时诞生,时间表未定。
商业应用的匮乏、规模化行业应用的不足及缺乏明确的商业模式,一直被业界认为是物联网产业发展缓慢的重大瓶颈,因为终端应用对于推动市场起着重要作用。赛迪投资顾问发布的《中国物联网产业投融资与并购战略研究(2012年)》也显示,现阶段中国物联网产业投融资活跃端主要集中在平台层和感知层,而在应用层的布局还远远不足,是中国物联网产业今后发展的重要领域。
(责任编辑:admin)- “扫一扫”关注融合网微信号
免责声明:我方仅为合法的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所发布的内容提供存储空间,融合网不对其发布的内容提供任何形式的保证:不保证内容满足您的要求,不保证融合网的服务不会中断。因网络状况、通讯线路、第三方网站或管理部门的要求等任何原因而导致您不能正常使用融合网,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发布的内容(包含但不限于融合网目前各产品功能里的内容)仅表明其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的立场和观点,并不代表融合网的立场或观点。相关各方及作者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分享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更与本站立场无关。相关各方及作者在我方平台上发表、发布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其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交易等方面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并承担相应风险。
根据相关协议内容,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已知悉自身作为内容的发布者,需自行对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负责,因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等所引发的一切纠纷均由该内容的发布者(即,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承担全部法律及连带责任。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相关栏目上所发布的涉嫌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或其他合法权益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经相关版权方、权利方等提供初步证据,融合网有权先行予以删除,并保留移交司法机关查处的权利。参照相应司法机关的查处结果,融合网对于第三方企业用户所发布内容的处置具有最终决定权。
个人或单位如认为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上发布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存在侵犯自身合法权益的,应准备好具有法律效应的证明材料,及时与融合网取得联系,以便融合网及时协调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并迅速做出相应处理工作。
融合网联系方式:(一)、电话:(010)57722280;(二)、电子邮箱:2029555353@qq.com dwrh@dwrh.net
对免责声明的解释、修改及更新权均属于融合网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