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融合网首页 > 工信 > 其他 >

运营商去电信化利器出现

来源:飞象网 作者:崔玉贤 责任编辑:admin 发表时间:2013-04-26 09:12 
核心提示:因此,SDN在公网上的应用还面临着众多挑战。更重要的是,SDN带来的网络变革最大受益者就是互联网公司。通过SDN实现业务和网络的配合调度,互联网公司对网络的控制力加强,支撑业务的创新和部署。

本文章原标题为《运营商去电信化利器出现 SDN能否成为救星?》

当收入进入瓶颈的时候,降低成本就会成为企业提高利润的唯一出路。面对对势不可挡的移动互联网和OTT,运营商不断尝试着开发新业务来应对OTT的挑战,却屡试屡败,又屡败屡试。这时候,也许运营商应该走向另外一条路:降低网络成本。而被称为颠覆现有网络架构的SDN正好满足了这一需求。韦乐平认为SDN将会成为运营商去电信化的重要突破口。

SDN成运营商去电信化利器

从语音时代向流量和数据时代的转移给运营商网络带来的不仅仅是机遇,更多的是挑战。据GSMA对移动网络趋势的预测,未来五年内,网络流量增长将一直处于爆炸期。然而,令运营商感到无奈的是,相应的ARPU并未得到正比例增长。“大带宽并没有带来高价值,如何创造价值是我们需要思考的问题。”中国移动研究院网络所所长段晓东表示。

在业务收入快速增长无望的情况下,降低网络成本成为唯一出路。然而电信运营商传统网络过度复杂和封闭,网络成本一直居高不下。“除了光器件和软件不遵守摩尔定律外,电信网开发和沉淀了大量不必要的功能和性能,绝大多数功能是从来没有用过的,而绝大多数高性能都是毫无根据,又没必要的。”中国电信集团科技委主任韦乐平直言,“运营商运营的成本和收入剪刀差在持续扩大。”

这时候,SDN作为救星出现了。SDN为网络带来了本质的变化,将数据面与控制面板分离,实现集中控制,开放了接口,实现网络虚拟化。“SDN实现了网络虚拟化、IT化和软件化。底层只负责数据转发,这样可以由廉价的通用商用IT设备构成。上层负责集中的控制功能,由独立的软件构成,网络设备种类与功能由上层软件决定,通过远程自动配置部署运行网络。这样就可以符合IT低成本、多样化的趋势。”

韦乐平认为,SDN开启了网络IT化的进程,是去电信化的重要突破口,也是IT和软件突破电信业壁垒重要机遇,预示了产业结构的大调整。因此,运营商均开启了对SDN的实验测试。

据中国电信云计算研究中心主任赵慧玲介绍,中国电信在现有网络(NGN)中开始引入SDN的需求和架构研究,已经在2013年2月成功立项S-NICE标准,开展了SDN场景和需求的研究。

中国联通则提出了基于SDN的泛在宽带弹性网络架构——CUBE-Net。“这是中国联通面向云服务的新型宽带网络设计思想。”中国联通研究院副总工程师唐雄燕表示,“CUBE-Net围绕一项原则、二个中心、三维解耦、四类集约、五大技术进行。”所谓一则原则就是以多资源协同下的总体建设与运营成本最低位原则;以用户为中心和以数据为中心;另外,实现服务功能解耦,逻辑功能解耦,部署功能解耦;四类集约是指实现控制平面、用户管理、数据中心和网络节点的集约;而五大技术就是实现宽带化、虚拟化、智能化、自动化、协同化。

“中国联通SDN实验目标主要是验证SDN技术的成熟度和为运营商业务带来哪些价值。”唐雄燕提到。

和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不同的是,中国移动已经明确了SDN试点的部署进度。中国移动研究院网络所所长段晓东透露,中国移动软网络实验室从四大领域、八大场景实现了端到端的SDN环境。这四大领域涵盖了从接入网到EPC、数据中心再到IMS核心网领域。“在SDN试点规划方面,我希望能够做一个真正的现网有用户的测试。预计在今年下半年或明年可以在某省份实现骨干网上的试点。”(责任编辑:admin)

  • “扫一扫”关注融合网微信号

免责声明:我方仅为合法的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所发布的内容提供存储空间,融合网不对其发布的内容提供任何形式的保证:不保证内容满足您的要求,不保证融合网的服务不会中断。因网络状况、通讯线路、第三方网站或管理部门的要求等任何原因而导致您不能正常使用融合网,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发布的内容(包含但不限于融合网目前各产品功能里的内容)仅表明其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的立场和观点,并不代表融合网的立场或观点。相关各方及作者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分享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更与本站立场无关。相关各方及作者在我方平台上发表、发布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其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交易等方面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并承担相应风险。

根据相关协议内容,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已知悉自身作为内容的发布者,需自行对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负责,因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等所引发的一切纠纷均由该内容的发布者(即,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承担全部法律及连带责任。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相关栏目上所发布的涉嫌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或其他合法权益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经相关版权方、权利方等提供初步证据,融合网有权先行予以删除,并保留移交司法机关查处的权利。参照相应司法机关的查处结果,融合网对于第三方企业用户所发布内容的处置具有最终决定权。

个人或单位如认为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上发布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存在侵犯自身合法权益的,应准备好具有法律效应的证明材料,及时与融合网取得联系,以便融合网及时协调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并迅速做出相应处理工作。

融合网联系方式:(一)、电话:(010)57722280;(二)、电子邮箱:2029555353@qq.com dwrh@dwrh.net

对免责声明的解释、修改及更新权均属于融合网所有。

新闻关注排行榜

热门推荐 最新推荐
关于我们 - 融合文化 - 媒体报道 - 在线咨询 - 网站地图 - TAG标签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0-2020 融合网|DWRH.net 版权所有 联系邮箱:dwrh@dwrh.net 京公网安备 11011202002094号 京ICP备110145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