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电信行业“白热化竞争”揭秘:三巨头“攻城战”
“电信、联通垄断调查” 甚嚣尘上之际,有沪上电信业内人士指“行业竞争渐入白热化”,不过记者多方走访后发现,这一说法难以获得产业链与社会认同。
上海是中国电信业务的发源地,长期以来处于全国电信业发展的领先位置。当下正值产业巨变,沪上运营商进行了各种市场探索与业务创新。不过这些举措,能够改变行业中存在的众多历史遗留问题,以及发展中产生的新近问题吗?
面临新的历史起点,从营收规模上看,上海电信无疑一马当先,上海移动继续艰难追赶,上海联通则异军突起。初窥上海电信市场发展现状,或对争议下厘清运营商之间资源分配、业务协调、市场竞争等各种复杂关系有所帮助。
骤变下的洗牌与博弈
如果要为3年间,新一轮的电信重组与市场演进寻找一个注解,那么上海再恰当不过。
2008年5月,电信重组方案公布,过去数家在网络资源、市场份额上存有较大差异的运营商,聚合为三家具备“全业务运营资质”的产业巨擎。紧随其后的行业演进与利益角逐,将电信市场竞争划入新时代。
在上海市场,重组引发的洗牌骤然升级:
2009年,上海电信实现营收182亿元,占全市行业份额约45.1%。这一数字超过了上海移动同年172亿元的收入,上海电信成为全国范围内唯一个地方营收超越移动的电信运营商。而在移动业务领域,上海电信同年拥有用户数量达321万,其强劲态势,甚至超过了因引进苹果iphone,正处于历史黄金发展阶段的上海联通的市场份额。
为了弥补TD产业链的先天性不足,上海移动提出“无线城市”概念。这一方略在2010年升级为“四网协同”——也就是允许用户在2G、3G、4G与wifi网络间自由切换。不过,尽管LTE试商用呼声巨大,但现实环境下,无论是TD-SCDMA亦或是TD-LTE,均难以在产业链上与成熟度极高的WCDMA抗衡。因而在3G冲击下,上海移动的收入增长正处于历史上最为困难的时期。
作为用户规模和利润水平上拥有长期优势的运营商,上海移动的应对战术基于两点:其一是加大优化2G网络的力度,2011年,移动斥资2亿元扩容其2G网络(目前移动在沪2000万用户中的大部分仍然跑在2G网络上)。其二是设立iphone服务专席,希望以此减缓高端用户向联通流失的速度。
反观处于黄金发展期的联通,则在上海顺利完成了年度3G用户增长规划,实现连续三年用户数量和营收规模显著增长。受益于苹果iphone效应,上海联通用户的AUPU值较早年大幅提高,用户结构改变明显。
三年间发生的洗牌并不局限在电信市场,3G的边际效应迅速在产业链中蔓延:2009年举办的工业博览会上,多家运营商均展示了3G汽车概念产品。然而收益于“网络”与“品牌”的实际提升,上海联通通过与上汽合作,率先实现了通信行业与汽车行业在国内的联姻。反观其他运营商同类业务,研发时间并不早于联通,但“落地”仍欠火候——这同样是运营商实力重构的写照之一。
白热化“竞争”表象下
“当几家运营商比着提速、比着降价的时候,却有人说,你垄断了!”
11月10日,央视《新闻30分》报道电信联通涉嫌宽带垄断后,中国电信一员工微博蹿红网络——指以宽带为代表的电信市场竞争激烈。
在“全业务运营商”成为市场现时之后,固话、宽带、移动通信市场均在理论上形成了群雄逐鹿的态势,但实际的竞争情况却值得玩味:
2008年之后,电信对于移动市场的开拓力度逐年加强。运营商重组后,电信作为以固网为优势的运营商,通过收购兼并CDMA网络,加入移动业务竞争。由于不受历史资源分配的局限,移动通信市场更能反映出电信业的竞争态势。不过另业界惊奇的是,2009年至2010年,“天翼”品牌尚处于市场知晓期,但官方数据显示,上海电信的移动业务开拓速度却一路飙升。2009年,上海电信拥有移动用户321万,占全市移动电话用户总数15.2%。同年,联通在沪的移动用户市场份额为 14.5%。
为了在炙手可热的3G市场立足,上海电信提出“固话、宽带与移动业务相绑定”的业务模式,并一举取得成功。依托在上海家庭宽带市场85%的市场占有,上海电信完成了移动用户的逐年骤增。但不可否认的是,上海电信移动用户的质量远不如上海移动和上海联通,甚至不免存在不少“僵尸用户”。
但若以此映射竞争格局,电信重组之初,业内提出的“对称竞争”恐尚停留在愿景。对既有各种资源的把控,依然是影响市场逐鹿结果的重要因素。
竞争者的形成,仅是市场打破垄断,迈向良性竞争的第一步。窥视上海电信市场现状,若计入东方有线与铁通,实际的市场参与者多达5家。但其中的竞争关系巧妙:传统巨头移动受到产业链桎梏,艰难以2G网络对抗产业演进、铁通的弱势资源并未得到增强、电信营收规模的扩大,却主要依托对宽带资源的高度掌控……
电信重组3年,央企巨头间,如何平衡“全业务运营”与“差异化竞争”的关系仍待解答,如何避免“全业务运营”演变为“业务捆绑”值得深思,如何实现“全业务运营”下的资源科学分配、协调,促成健康竞争关系的形成,已成迫切问题。
(责任编辑:admin)- “扫一扫”关注融合网微信号
免责声明:我方仅为合法的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所发布的内容提供存储空间,融合网不对其发布的内容提供任何形式的保证:不保证内容满足您的要求,不保证融合网的服务不会中断。因网络状况、通讯线路、第三方网站或管理部门的要求等任何原因而导致您不能正常使用融合网,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发布的内容(包含但不限于融合网目前各产品功能里的内容)仅表明其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的立场和观点,并不代表融合网的立场或观点。相关各方及作者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分享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更与本站立场无关。相关各方及作者在我方平台上发表、发布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其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交易等方面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并承担相应风险。
根据相关协议内容,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已知悉自身作为内容的发布者,需自行对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负责,因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等所引发的一切纠纷均由该内容的发布者(即,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承担全部法律及连带责任。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相关栏目上所发布的涉嫌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或其他合法权益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经相关版权方、权利方等提供初步证据,融合网有权先行予以删除,并保留移交司法机关查处的权利。参照相应司法机关的查处结果,融合网对于第三方企业用户所发布内容的处置具有最终决定权。
个人或单位如认为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上发布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存在侵犯自身合法权益的,应准备好具有法律效应的证明材料,及时与融合网取得联系,以便融合网及时协调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并迅速做出相应处理工作。
融合网联系方式:(一)、电话:(010)57722280;(二)、电子邮箱:2029555353@qq.com dwrh@dwrh.net
对免责声明的解释、修改及更新权均属于融合网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