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融合网首页 > 终端 > 消费类电子产品 >

苹果和小米:成也粉丝,败也粉丝(2)

来源:毛琳 作者:毛琳 责任编辑:方向 发表时间:2016-03-17 11:06 
核心提示:随着竞争对手对小米模式的了解,手机行业进入激烈的价格战,用价格换市场成为主流。众多传统厂商用小米的模式来抢占小米的市场和占领用户的心智。小米的性价比从小米4开始就逐渐地不那么突出,而小米5更是被米粉称

随着竞争对手对小米模式的了解,手机行业进入激烈的价格战,用价格换市场成为主流。众多传统厂商用小米的模式来抢占小米的市场和占领用户的心智。小米的”性价比”从小米4开始就逐渐地不那么突出,而小米5更是被米粉称之为缺乏诚意之作。智能手机换机潮的结束又加剧了这一态势。

更为严重的是小米的定位问题。特劳特定位体系告诉我们,“让品牌在消费者的心智中占据最有利的位置,使品牌成为某个类别或某种特性的代表品牌。”

而小米品牌在产品线延伸中混淆了用户的品牌认知,红米的推出让小米从性价比的定位下沉为便宜好用的低价手机,随着低价红米的畅销,小米变成了用户心中的红米。而这种用户定位一形成,小米品牌向上的Note系列就很难有所突破。

有业内分析称,红米系列在小米的销量占比高达70%—80%,按照销量来讲,小米品牌已经成了低价的红米,在低端市场只有血腥的价格战而没有品牌溢价。当“性价比”不再能成为小米的核心优势,小米的品牌附着力因素就逐渐缺失了。

曾经小米还能用三驾马车来形容自己的生态,但随着魅族flyme,华为的系统易用性的提升,小米只好将产品卖点转移到讲情怀和设计。并不是说情怀和设计不能讲,但这并非目前小米的强项,小米的营销是和产品特性割裂的为营销而营销,甚至还让小米再度陷入了抄袭苹果和三星的口水战中。

一旦失去了品牌的附着力,无论苹果还是小米都开始褪去光环,变成一家“非特别”的常规的商业公司,此时粉丝会将它抛弃,舆论和媒体也会将其包装为失败者。

成也粉丝败也粉丝

在互联网背景下,碎片化的渠道和资讯入口导致用户的注意力是天生发散、缺乏聚焦的,所以有一批聚焦关注企业的死忠粉尤为重要,这也是苹果、小米能够迅速口碑引爆的原因,也是锤子科技为什么在T1销量并不算好的情形下仍然能够在T2上获得青睐的关键,这一切都是粉丝的作用。

但虽有明主不爱无功之臣,虽有慈父不爱无益之子,当品牌不能为粉丝提供心理的满足感时,当品牌不能持续为粉丝带来惊喜的体验时,可能就会出现成也萧何败也萧何的结果。

对于粉丝来讲,想要获得粉丝的青睐就要持续不断的提供超预期的产品体验,苹果产品是创新和逼格的体验,小米则是性价比和最好国产手机的光环,然而这两大光环都在逐渐的失去对粉丝的吸引力。

第一,粉丝的耐受性会不断提升

几年前的某个创新和功能领先足以让用户两眼放光,但几年后的现在用户对同样的领先可能完全无感。这也是为什么综艺节目三季往后收视都往往会走低,比如中国好声音,在第四季海选的甄选标准不仅需要歌手的声音要妖,同时还要有故事性的情况下仍然满足不了观众的胃口。(责任编辑:方向)

  • “扫一扫”关注融合网微信号

免责声明:我方仅为合法的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所发布的内容提供存储空间,融合网不对其发布的内容提供任何形式的保证:不保证内容满足您的要求,不保证融合网的服务不会中断。因网络状况、通讯线路、第三方网站或管理部门的要求等任何原因而导致您不能正常使用融合网,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发布的内容(包含但不限于融合网目前各产品功能里的内容)仅表明其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的立场和观点,并不代表融合网的立场或观点。相关各方及作者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分享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更与本站立场无关。相关各方及作者在我方平台上发表、发布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其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交易等方面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并承担相应风险。

根据相关协议内容,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已知悉自身作为内容的发布者,需自行对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负责,因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等所引发的一切纠纷均由该内容的发布者(即,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承担全部法律及连带责任。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相关栏目上所发布的涉嫌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或其他合法权益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经相关版权方、权利方等提供初步证据,融合网有权先行予以删除,并保留移交司法机关查处的权利。参照相应司法机关的查处结果,融合网对于第三方企业用户所发布内容的处置具有最终决定权。

个人或单位如认为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上发布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存在侵犯自身合法权益的,应准备好具有法律效应的证明材料,及时与融合网取得联系,以便融合网及时协调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并迅速做出相应处理工作。

融合网联系方式:(一)、电话:(010)57722280;(二)、电子邮箱:2029555353@qq.com dwrh@dwrh.net

对免责声明的解释、修改及更新权均属于融合网所有。

热门关键字

关于我们 - 融合文化 - 媒体报道 - 在线咨询 - 网站地图 - TAG标签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0-2020 融合网|DWRH.net 版权所有 联系邮箱:dwrh@dwrh.net 京公网安备 11011202002094号 京ICP备110145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