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融合网首页 > 终端 > 消费类电子产品 >

不修炼内功,即使黎万强出关也救不了小米(2)

来源:邻章 作者:邻章 责任编辑:方向 发表时间:2015-11-11 11:04 
核心提示:黎万强的闭关并非是导致小米遭遇2015年困境的主要原因,从有黎万强在的2014年销量来看,小米公司手机销量的确增速惊人,其全年共计销售了6112万台手机,较2013年的1870万台增长227%。但是这华丽的销量增速显然不是

黎万强的闭关并非是导致小米遭遇2015年困境的主要原因,从有黎万强在的2014年销量来看,小米公司手机销量的确增速惊人,其全年共计销售了6112万台手机,较2013年的1870万台增长227%。但是这华丽的销量增速显然不是仅凭互联网营销就能实现的。在这华丽的销量背后,走量的是小米推出的千元机红米系列。小米在2013年推出的红米系列让小米把握住了千元机的市场需求,在千元机上做了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占据了先发优势,并且其在2014年推出的红米Note更是引发了国产手机厂商新一轮千元机大战。而后接连推出的红米手机让其成为了小米2014年销量业绩的关键所在。这里不容忽视的一个客观事实是:小米找准了千元机的市场爆发点,把握了千元机庞大市场需求,是战略眼光的胜利,而非营销的胜利,互联网营销也只能起到辅助作用。

如果说一个证据还不足以证明营销只能起到辅助作用。那么来看看同样是小米在2014年发布的旗舰产品——小米4,其表现在2014年可以用销量平平来形容。这款有着“钢板艺术”之称的产品,在其发布、销售、营销的时间段内,黎万强都应当还是身处于小米内部。假若黎万强的互联网营销真能够决定小米的增速,那么小米4是不是应该有一个更为漂亮的销量数据?就算是再往前面推一点,回到黎万强深度参与的小米3,我们发现其销量数据也不漂亮。反而是此前的小米2成为了小米销量最好的旗舰机型。其中原因何在,是黎万强的互联网营销功力减弱了还是另有原因?回顾这几年小米和竞争对手的一路发展就可知其大略。

小米在推出一代、二代产品之时,小米可谓占据了天时地利人和。在小米一代、二代产品的推出之时,一众传统厂商还大梦未醒,在互联网手机的门口跌跌撞撞。此时的小米则用发烧性价比在配合MIUI所组成的用户体验,让其在国内市场上明显领先于同辈竞争对手,占尽了优势。此时的小米产品能够配得起他的营销,营销就是小米产产品的一面放大镜和扩音器,它让更多的知晓、爱上小米产品,小米也自然玩得也是风生水起。

但到了2013年,小米遇到了两个重要节点。一是与高通关系变得疏远。小米在小米3上似乎不愿意受制于高通,于是小米在处理器选择上开始脚踏两只船,与英伟达合作。但事实证明,选择英伟达并没有让小米摆脱高通,反而影响了小米与高通的关系。其2014年的主力旗舰小米4并没有延续高通顶级芯片的首发惯例。

另外一大因素则是国内同行们开始纷纷觉醒。走上了转型互联网手机的道路,对小米的核心要素也开始有一学一:走高性价比路线,打造粉丝等等不一而足。并且在小米红米火爆之后,国产也纷纷加入千元机大战,对小米进行围追堵截。

然而这两大节点并非是“压死”小米的最后那根稻草,同质化和对新技术的跟进滞后才是造成小米当下困境的主要因素。

首先在同质化问题上:小米旗舰产品不仅陷入了国产配置同质化的怪圈,并且此前延续的高性价比也不在出类拔萃。小米4的1999就被魅族当时的新品斩腰,小米走量关键红米手机也迎来更多的堵截者,魅族、乐视、奇酷、华为荣耀纷纷开始在千元机市场发力。而相较于小米产品,竞品拥有更胜一筹的配置,更新的技术支持以及更低的价格。

同质化只是其一,更为严重的是:小米对新技术趋势的预测和快速跟进上处于严重滞后状态。在小米2时代之前,小米还能用性价比来获取优势,但在性价比日趋无味之后,新技术的跟进才是关键。但是新技术上,小米其实从小米3开始,就越发的暴露出其跟不上安卓最新技术发展潮流、节奏的事实。从小米3、小米4再到2015年的小米Note,小米多次在旗舰机型的标配上掉队——掉队4G全网通、2K分辨率屏幕、指纹识别、全金属机身、快速充电技术等等。(责任编辑:方向)

  • “扫一扫”关注融合网微信号

免责声明:我方仅为合法的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所发布的内容提供存储空间,融合网不对其发布的内容提供任何形式的保证:不保证内容满足您的要求,不保证融合网的服务不会中断。因网络状况、通讯线路、第三方网站或管理部门的要求等任何原因而导致您不能正常使用融合网,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发布的内容(包含但不限于融合网目前各产品功能里的内容)仅表明其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的立场和观点,并不代表融合网的立场或观点。相关各方及作者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分享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更与本站立场无关。相关各方及作者在我方平台上发表、发布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其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交易等方面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并承担相应风险。

根据相关协议内容,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已知悉自身作为内容的发布者,需自行对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负责,因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等所引发的一切纠纷均由该内容的发布者(即,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承担全部法律及连带责任。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相关栏目上所发布的涉嫌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或其他合法权益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经相关版权方、权利方等提供初步证据,融合网有权先行予以删除,并保留移交司法机关查处的权利。参照相应司法机关的查处结果,融合网对于第三方企业用户所发布内容的处置具有最终决定权。

个人或单位如认为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上发布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存在侵犯自身合法权益的,应准备好具有法律效应的证明材料,及时与融合网取得联系,以便融合网及时协调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并迅速做出相应处理工作。

融合网联系方式:(一)、电话:(010)57722280;(二)、电子邮箱:2029555353@qq.com dwrh@dwrh.net

对免责声明的解释、修改及更新权均属于融合网所有。

热门关键字

关于我们 - 融合文化 - 媒体报道 - 在线咨询 - 网站地图 - TAG标签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0-2020 融合网|DWRH.net 版权所有 联系邮箱:dwrh@dwrh.net 京公网安备 11011202002094号 京ICP备110145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