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融合网首页 > 终端 > 消费类电子产品 >

国美“去陈晓化”重回扩张之路(2)

来源:IT时报 作者:秩名 责任编辑:admin 发表时间:2011-03-21 11:57 
核心提示:陈晓的主政方针引起了大股东黄光裕的不满,这也是双方不和的重要原因。在去年9.28对决之前,国美大股东方面多次抨击当时的管理层管理不力,使得公司业绩下滑。 未来五年重回扩张之路 陈晓黯然离开,黄光裕最终赢得

陈晓的主政方针引起了大股东黄光裕的不满,这也是双方不和的重要原因。在去年9.28对决之前,国美大股东方面多次抨击当时的管理层管理不力,使得公司业绩下滑。

未来五年重回扩张之路

陈晓黯然离开,黄光裕最终赢得了胜利。就在陈晓离开后没几天,国美13日晚对外宣称,国美股东和董事会在战略和经营管理上高度一致。

国美阐述了公司未来发展战略,表示要专注五年计划,强调在保持行业规模领先的前提下,通过精细化管理提升经营质量和经营效益,进行合理、稳健、快速发展;在创造效益的同时,强化提高运营和管理能力。从国美的表态不难看出,保持行业规模领先,保持足够多的门店数量已成为其首要任务,在此基础上再强调单店效益。“效率扩张如果只注重效率而以丧失行业领先地位为代价,是损害企业长远发展利益的”,国美声明中如是表示,显然这是暗指了陈晓的战略错误。国美发言人何阳青则表示:“中国家电市场很大,国美电器虽然是中国最大的家电连锁企业,但目前的销售规模仅占中国家电消费市场份额的10%左右,因此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国美日前公布了480家门店的年度扩张计划,这也创下国美年度开店纪录。

对于陈晓的离去,投行建银国际分析认为,管理层的架构重组很可能预示着国美会将未来工作重点由提高单店效率转为门店扩张,而快速的扩张有助保证国美电器和苏宁电器在市场中的平衡,尽管这可能令短期盈利受损。

IT时报评论——陈晓 9.28时就已失败

去年9月28日,国美临时股东大会举行,黄光裕和陈晓双方终于站上了“擂台”。从表象来看,陈晓赢得了这场“擂台赛”,因为黄光裕方面提出五项议案中有四项没有通过,这四项中包括罢免陈晓的提议。但实际上从这时起,陈晓就注定了失败的命运。因为,黄光裕方面唯一通过的那条议案是极其关键的,它让黄光裕守住了大股东的地位。

这项通过的唯一议案就是取消当时国美董事会做出的增发授权,股权增发一贯是对大股东的最大威胁,如果当时这项议案没有通过,那么大股东黄光裕股权很可能将被摊薄至“黄金底线”以下,甚至30%以下。所以说,取消增发授权意味着一段时间内摊薄黄光裕大股东比例将变得更难,大股东的地位不可撼动。

陈晓和黄光裕之间的争斗实际是资本力量的博弈,有多大发言权是靠有多少股权或股权支持。当时陈晓与黄光裕爆发激烈冲突,是因为背后有国美第二大股东贝恩资本的支持,陈晓自己所占的国美股份实际上很少。但是在9.28没有撼动黄光裕的大股东地位后,贝恩资本不大可能再与大股东黄光裕爆发激烈冲突。因为没有人愿意鱼死网破,资本争斗的目的是为了资产是否能增值。作为久经资本市场风雨考验的贝恩资本显然不希望与大股东一直争斗,动摇国美的根基,使得自己的投资利益受损。而大股东完全对陈晓失去信任,一心想“除之而后快”,在这种背景下,贝恩资本为了自身利益显然要配合大股东,陈晓的离开已成定局。  

(责任编辑:admin)
  • “扫一扫”关注融合网微信号

免责声明:我方仅为合法的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所发布的内容提供存储空间,融合网不对其发布的内容提供任何形式的保证:不保证内容满足您的要求,不保证融合网的服务不会中断。因网络状况、通讯线路、第三方网站或管理部门的要求等任何原因而导致您不能正常使用融合网,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发布的内容(包含但不限于融合网目前各产品功能里的内容)仅表明其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的立场和观点,并不代表融合网的立场或观点。相关各方及作者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分享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更与本站立场无关。相关各方及作者在我方平台上发表、发布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其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交易等方面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并承担相应风险。

根据相关协议内容,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已知悉自身作为内容的发布者,需自行对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负责,因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等所引发的一切纠纷均由该内容的发布者(即,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承担全部法律及连带责任。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相关栏目上所发布的涉嫌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或其他合法权益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经相关版权方、权利方等提供初步证据,融合网有权先行予以删除,并保留移交司法机关查处的权利。参照相应司法机关的查处结果,融合网对于第三方企业用户所发布内容的处置具有最终决定权。

个人或单位如认为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上发布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存在侵犯自身合法权益的,应准备好具有法律效应的证明材料,及时与融合网取得联系,以便融合网及时协调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并迅速做出相应处理工作。

融合网联系方式:(一)、电话:(010)57722280;(二)、电子邮箱:2029555353@qq.com dwrh@dwrh.net

对免责声明的解释、修改及更新权均属于融合网所有。

热门关键字

关于我们 - 融合文化 - 媒体报道 - 在线咨询 - 网站地图 - TAG标签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0-2020 融合网|DWRH.net 版权所有 联系邮箱:dwrh@dwrh.net 京公网安备 11011202002094号 京ICP备110145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