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说滴滴和优步合并不可能(2)
Uber中国战略负责人柳甄本月曾表示,“优步计划到明年底在中国超过滴滴。我们认为这一目标无法实现。滴滴在用户中深入人心;它拥有稳固的市场份额优势,要归功于滴滴与本地的出租车服务合作,而优步只提供专车服务。滴滴还提供了其他交通出行选择。例如饮酒后的车主可以通过滴滴叫来代驾。”
我们需要注意的一件事是,优步虽然是Uber的中国分公司,但从产品上看,优步和全球市场的Uber还是存在一定差异。优步在中国最重要的产品人民优步和滴滴出行的快车功能基本相似。优步很大程度上也只是滴滴的子集,或者只能说是滴滴快车的竞争对手。这种合并,本身就不对等。
三、双方牵扯利益过多,谁都不肯认输
虽然滴滴和优步拥有不少共同投资人,这也被当成是两家公司可能合并的一个依据所在,但我们要明白的一件事是双方之间不同的投资人其实更多。在资本市场,投资者同时投第一、第二其实是很正常的事情。像阿里巴巴和京东在电商市场掀起了一波又一波的大战,可谓是形同水火,但双方仍然有共同的投资人。
面对合并的传闻,滴滴战略负责人朱景士今日则明确表示,“今年4月10号滴滴第一次突破1000万单一天,而到目前日订单已突破1600万单,一个季度增长60%速度迅猛。同时,目前滴滴四百余个城市中已有近三百个盈利,很快将整体盈利。在几乎中国所有城市,滴滴都领先竞争对手,在出行行业中,滴滴一定会成为唯一胜出者。”
而今年6月UBER创始人特拉维斯·卡兰尼克在中国出席一论坛时,曾经明确表示,UBER和滴滴不会合并,并表态这场发生在两家中美互联网公司间的出行服务大战远未结束。
金沙江创业投资董事总经理朱啸虎在6月28日的网易未来科技峰会表示,“本人3年前作为第一个进入Uber旧金山总部全球作战会议室的中国投资人,就曾建议TK投资滴滴5%的股份,把中国市场完全交给滴滴,可惜TK胃口太大!随着双方军备竞赛的进一步升级,牵扯的战略利益方越来越多,合并的可能性已经几乎没有.......双方的战略投资人越来越复杂,而且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诉求,我觉得要谈合并的可能性几乎已经没有了。”
四、合并其实是双输,直接扼杀彼此想象空间
表面上看,滴滴和优步的合并将会使中国出行市场诞生一个超级巨头,但如果我们深究两家公司的战略来看,合并无疑其实是双输。
先简单分析一下两家公司的业绩。今年1月,滴滴出行对外公布2015年全平台订单总量达到14.3亿,超越了Uber在去年圣诞节实现的累计10亿订单数。而Uber全球CEO特拉维斯 · 卡拉尼克7月19日则宣布Uber的总订单量实现20亿的新里程碑。再据朱景士公布滴滴最新数据推测,“今年4月10号滴滴第一次突破1000万单一天,而到目前日订单已突破1600万单”,滴滴出行截止7月的总订单量应该大致和Uber相当。(责任编辑:方向)
- “扫一扫”关注融合网微信号
免责声明:我方仅为合法的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所发布的内容提供存储空间,融合网不对其发布的内容提供任何形式的保证:不保证内容满足您的要求,不保证融合网的服务不会中断。因网络状况、通讯线路、第三方网站或管理部门的要求等任何原因而导致您不能正常使用融合网,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发布的内容(包含但不限于融合网目前各产品功能里的内容)仅表明其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的立场和观点,并不代表融合网的立场或观点。相关各方及作者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分享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更与本站立场无关。相关各方及作者在我方平台上发表、发布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其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交易等方面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并承担相应风险。
根据相关协议内容,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已知悉自身作为内容的发布者,需自行对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负责,因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等所引发的一切纠纷均由该内容的发布者(即,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承担全部法律及连带责任。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相关栏目上所发布的涉嫌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或其他合法权益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经相关版权方、权利方等提供初步证据,融合网有权先行予以删除,并保留移交司法机关查处的权利。参照相应司法机关的查处结果,融合网对于第三方企业用户所发布内容的处置具有最终决定权。
个人或单位如认为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上发布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存在侵犯自身合法权益的,应准备好具有法律效应的证明材料,及时与融合网取得联系,以便融合网及时协调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并迅速做出相应处理工作。
融合网联系方式:(一)、电话:(010)57722280;(二)、电子邮箱:2029555353@qq.com dwrh@dwrh.net
对免责声明的解释、修改及更新权均属于融合网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