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能源困局凸显 如何解危?
新能源电力 何时可成电网主力
新能源发展的核心在于为我们提供源源不断的绿色电力,而中国的风电一直以来未能突破并网之忧。国家能源局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司副司长史立山前段时间曾公开表示,“风电运行不稳定,不能作为电网的主要支持力量,只能是适当参与电网调峰。”
中国的光伏发电市场更是如此,迟迟未曾真正启动。国内仅有的光伏电站被打上了示范电站的标签,商业化运营的电站屈指可数。把污染留在国内,把绿色输入他国的光伏企业市场格局一度持续至今。
发展新能源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摆脱对传统能源的依赖,打造绿色清洁的现代化国家。新能源绿色电力成为电网的主要支持力量无疑是不可改变的发展目标。国家能源局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司副司长史立山的一席话或许也透露出了对当前我国风电市场的无奈,如何解决风电运行不稳定这一问题,储能调峰电源的建设必须跟上。当前储能技术发展不成熟,成本过高的问题尚未解决,商业化前景未知,国内政策支持信号不明,储能问题不解,新能源电力也只能充当电网的配角,如此,实现我国对外承诺的减排目标也将无解。
并网之殇 风电概念或失宠资本市场
国内一位知名基金经理说,“风电看起来很赚钱,但龙源风电从上市以来就很少有基金经理在这只股票上挣过钱,伤了很多基金经理的心。”2007年12月26日,风电设备制造商金风科技在A股上市首日,就以138元的价格强势开盘,以131元的价格收盘,较其36元的发行价,上市当日涨幅超过250%。但同是风电设备巨头,并后来居上的华锐风电虽以90元的发行价创下最贵IPO纪录,但在2011年1月13日交易首日就破发,跌幅达到9.59%。
三年时间里,资本市场似乎对风电概念失去了耐心。一位基金经理表示,“国内的风电已经经历了高速发展期,而且风电上网问题没有解决,现在盈利主要依靠的是政府补贴。”
风电上网问题的确是行业发展的瓶颈所在,2008年一项统计数据就显示,国内有三分之一的风机处于空转状态。也就是说由于电网公司的电网输送建设滞后于发电厂的建设,一些风电厂在装机后,所发的电能无法输送给电网,因此发电企业也就无法实现有效发电,从而实现盈利。
电网公司的一位专家则表示,风电运行并不平稳,并不能作为电网的主要支撑力量,因此同样规模的风电还要配备相当的火力或者水电资源,换句话说,解决风电上网问题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并不是有了电网就可以上。
对风电失去信心的不仅是A股投资者。2009年底,国电集团旗下的龙源电力集团以亚洲最大的风力发电商的头衔在香港上市,以每股8.16港元的发行价筹资171.36亿。在龙源风电的带动下,其他两大央企发电集团华能集团和大唐集团旗下的新能源公司相继计划在去年底赴港上市,但因市场低迷华能集团最终放弃了如期在香港上市,盘子较小的大唐新能源虽如期上市,但上市首日就破发。截至2011年1月28日,龙源电力港股报收7.02港元,上市一年来其股价下挫了14%。
新能源配额制疗效存疑 期待储能产业崛起
已明确列入“十二五”规划之中的“新能源配额制”是否能在政策层面解决新能源电力并网之困?业内对此一直争论不休。针对新能源发电的配额制有两种形式:一种是配给电网公司,要求其在收购的电力中有一定比例的电量来自可再生的新能源;另一种是配给发电企业,要求其全部发电量中有一定比例的新能源电量。
某海外上市光伏企业相关负责人就直言不讳地告诉记者,“目前,真正能够解救风电、光伏产业的不是配额制而是储能技术的突破。比如,风能、光能的发电不稳定,这对电网会产生一定不良影响。也正因为此,电网才对风、光发电较为排斥。此外,就目前电网来看,从我国东部传送至西部发电量会有20%的损耗,这对本来总体规模就不大的风、光发电来讲也是难以承受的。”
银星能源总经理任育杰认为,“风、光资源较为丰富的地区多处偏远,电网传输也却有损耗,但这不仅针对新能源发电,也包括传统发电。储能产业的迅速崛起及我国智能电网的加速建设,都将大大提升我国电力的调度能力。”
此前,国家财政给予新能源的补助仅限于高出上网电价部分,这造成风电、光伏一直被喻为“不赚钱的行业”,而今“新能源配额制”有望出台,任育杰告诉记者,“未来,在发电、电网两端,都规定要有一定比例的新能源发电,这将有效扭转行业不赚钱的局面。”
编后语:中国新能源发展的困局首先在于储能技术的突破,在储能商业化的基础上辅以合理的电网建设,方可解此并网瓶颈。而在此期间,政府需要给予相关的支持政策来激励企业的投资信心,只有政府和企业携手推进,储能的商业化才能尽早到来,如此才可盘活我国的新能源发展困局。在此方面,美国加州在推动储能发展上所作出的努力值得我们借鉴。
(责任编辑:admin)- “扫一扫”关注融合网微信号
免责声明:我方仅为合法的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所发布的内容提供存储空间,融合网不对其发布的内容提供任何形式的保证:不保证内容满足您的要求,不保证融合网的服务不会中断。因网络状况、通讯线路、第三方网站或管理部门的要求等任何原因而导致您不能正常使用融合网,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发布的内容(包含但不限于融合网目前各产品功能里的内容)仅表明其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的立场和观点,并不代表融合网的立场或观点。相关各方及作者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分享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更与本站立场无关。相关各方及作者在我方平台上发表、发布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其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交易等方面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并承担相应风险。
根据相关协议内容,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已知悉自身作为内容的发布者,需自行对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负责,因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等所引发的一切纠纷均由该内容的发布者(即,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承担全部法律及连带责任。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相关栏目上所发布的涉嫌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或其他合法权益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经相关版权方、权利方等提供初步证据,融合网有权先行予以删除,并保留移交司法机关查处的权利。参照相应司法机关的查处结果,融合网对于第三方企业用户所发布内容的处置具有最终决定权。
个人或单位如认为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上发布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存在侵犯自身合法权益的,应准备好具有法律效应的证明材料,及时与融合网取得联系,以便融合网及时协调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并迅速做出相应处理工作。
融合网联系方式:(一)、电话:(010)57722280;(二)、电子邮箱:2029555353@qq.com dwrh@dwrh.net
对免责声明的解释、修改及更新权均属于融合网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