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融合网首页 > 资本 > 上市公司 >

华为“上市”虚实(3)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作者:刘方远 责任编辑:admin 发表时间:2012-10-22 10:09 
核心提示:另外,华为终端业务去年在广告和营销方面的支出也不少。而通过公开上市,就能募集到大量的资金为下一个冬天做储备。但前提是,华为需不需要这样的融资方式? 现在华为不差钱。一个刚进入华为不久的新员工有这样的直

另外,华为终端业务去年在广告和营销方面的支出也不少。而通过公开上市,就能募集到大量的资金为“下一个冬天”做储备。但前提是,华为需不需要这样的融资方式?

“现在华为不差钱。”一个刚进入华为不久的新员工有这样的直观感受,比如华为的研发基地从来都是大手笔地购地。就在今年9月,华为刚刚斥资1.17亿在东莞松山湖购得了一片超过23万平方米的“巨无霸”科研用地。据称是为了打造终端研发基地。

华为几乎每年都会将收入的10%左右投入研发,比如2009年华为销售收入1491亿人民币,研发费用133亿;2010年华为销售收入1825亿人民币,研发费用约176亿;2011年华为销售收入2039亿人民币,研发投入达到了237亿。

另外,从华为历年的财报来看,其手握的“现金与短期投资”也在快速增长。从2007年的190亿人民币,一路增长到2011年的623亿元。即使是在去年行业大环境不好的情况下,华为的现金与短期投资依然比2010年末增长了12.4%。

张利华告诉记者,根据2011年毕马威的审计结果,华为现金流只有不到15%来自外部融资,在这15%当中,有63%是来自国际性银行,只有37%是来自中国的银行,其中12%还是中国在海外上市的金融机构所提供的贷款。

另外,华为内部的虚拟股机制其实也为自己提供了一种融资手段。华为财报显示截至2011年12月31日,“员工持股计划参与人数为65596人”。而据《财经》杂志报道,七年时间,华为内部融资超过270亿元。

但张利华认为,现在外界对华为虚拟股存在误读,“虚拟股的主要作用在于分享华为成长收益,并不是主要融资渠道。在华为很小的时候,这种机制可能起过作用,但现在并不重要”。

王平也认为,“从融资的角度,华为压力不大。”事实上,如果华为需要,他可以从很多渠道获得贷款,特别是在地方政府的支持下,保持成长的华为在获取资金上并不会成为问题。

对中高层的激励,是企业上市的另一大作用。但在过去的十多年中,华为的“虚拟股”机制其实已经被证明是一套比IPO更为有效的“全员激励手段”。华为将这种机制描述为:公司通过工会实行员工持股计划,全体在职持股员工选举产生持股员工代表,并通过持股员工代表行使有关权利。员工持股计划将公司的长远发展和员工的个人贡献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形成了长远的共同奋斗、分享机制。

事实上,华为虚拟股并非真正意义上的股权,而是仅仅分享收益。表面上,华为公司由华为控股掌握,而华为控股由任正非持有约1%的少数股份,华为工会持有余下的大部分股份。

但员工手中的“虚拟股票”并非与华为工会持有的股票权利一一对应,而是仅仅享受分红和股价增值收益。公司的所有权依然在任正非与“华为工会”手中,后者的实际所有权关系并未公布。

同时,华为的决策则由一个最高层的小团队来执行。任正非在2011年华为年报的致辞中为轮值CEO制度解释时写道:“由于技术的多变性,市场的波动性,华为釆用了一个小团队来行使CEO职能。相对于要求其个人要日理万机,目光犀利,方向清晰……要更加有力一些,但团结也更加困难一些。”“授权一群”聪明人“作轮值的CEO,让他们在一定的边界内,有权力面对多变世界做出决策。这就是轮值CEO制度。”(责任编辑:admin)

  • “扫一扫”关注融合网微信号

免责声明:我方仅为合法的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所发布的内容提供存储空间,融合网不对其发布的内容提供任何形式的保证:不保证内容满足您的要求,不保证融合网的服务不会中断。因网络状况、通讯线路、第三方网站或管理部门的要求等任何原因而导致您不能正常使用融合网,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发布的内容(包含但不限于融合网目前各产品功能里的内容)仅表明其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的立场和观点,并不代表融合网的立场或观点。相关各方及作者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分享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更与本站立场无关。相关各方及作者在我方平台上发表、发布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其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交易等方面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并承担相应风险。

根据相关协议内容,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已知悉自身作为内容的发布者,需自行对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负责,因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等所引发的一切纠纷均由该内容的发布者(即,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承担全部法律及连带责任。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相关栏目上所发布的涉嫌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或其他合法权益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经相关版权方、权利方等提供初步证据,融合网有权先行予以删除,并保留移交司法机关查处的权利。参照相应司法机关的查处结果,融合网对于第三方企业用户所发布内容的处置具有最终决定权。

个人或单位如认为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上发布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存在侵犯自身合法权益的,应准备好具有法律效应的证明材料,及时与融合网取得联系,以便融合网及时协调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并迅速做出相应处理工作。

融合网联系方式:(一)、电话:(010)57722280;(二)、电子邮箱:2029555353@qq.com dwrh@dwrh.net

对免责声明的解释、修改及更新权均属于融合网所有。

今日头条

更多>>

热门关键字

关于我们 - 融合文化 - 媒体报道 - 在线咨询 - 网站地图 - TAG标签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0-2020 融合网|DWRH.net 版权所有 联系邮箱:dwrh@dwrh.net 京公网安备 11011202002094号 京ICP备110145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