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融合网首页 > 资本 >

“负利率”时代将要终结? 专家称物价是关键

来源:羊城晚报 作者:刘薇 责任编辑:admin 发表时间:2011-05-02 13:11 
核心提示:“负利率”时代将要终结?随着专家近日发出预测———“中国今年或告别‘负利率’时代”。“负利率”三个字再次牵动人心。 遥想7年前,2004年萌动的那一轮“负利率”是我国自1996年以来首次出现“负利率”,按当时11万亿元银行存款计算,每年大约有200亿元

“负利率”时代将要终结?随着专家近日发出预测———“中国今年或告别‘负利率’时代”。“负利率”三个字再次牵动人心。

遥想7年前,2004年萌动的那一轮“负利率”是我国自1996年以来首次出现“负利率”,按当时11万亿元银行存款计算,每年大约有200亿元的财富从存款者手中悄然流失。

7年前,“负利率”如当头棒喝,让一句“你不理财财不理你”成为当时的潮语;7年来,“负利率”更见证了国人如春起之苗不断勃发的理财意识。7年行来,“负利率”时代真的将要终结?

存一万块钱,按照当前通胀水平,一年后你不但没赚,反而可能亏了175元!这就是“负利率”带给你的资产影响———“缩水”。

尽管央行自去年10月以来连续4次加息,使当前1年期存款利率达到3.25%,但与CPI相比,负利率情况依然严重。按照一季度CPI达5%的水平来计算,实际利率为-1.75%;如果假定CPI今年维持在5%的水平,那么按照每次0.25个百分点的加息幅度,央行要整整加7次息才能使实际利率为正!听上去,如果单靠加息想让负利率转正的可能性不太大。那么,2011年,负利率的现象可能终结吗?

年内会终结?

为纠正负利率带来的种种不利影响,自去年10月20日央行时隔三年后首度加息以来,至今年4月,央行已先后四次出手加息,一年期存款利率也由之前的2.25%上升到了现行的3.25%。但相比今年一季度5%的CPI指数而言,负利率情况仍不容忽视。

按照一季度CPI达5%的水平来计算,实际利率为-1.75%;如果假定CPI今年维持在5%的水平,那么按照每次0.25个百分点的加息幅度,央行要整整加7次息才能使实际利率为正!

2011年《政府工作报告》中,“稳物价”被放在了今年的十大任务之首,CPI的控制目标设为全年4%。而按照中国社科院4月20日发布的《经济蓝皮书春季号》预测,由于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的输入效应等多种因素综合叠加,今年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将达4.3%,超过4%的预期目标。

如此一来,即便按4%的国家控制目标,仍需加息三次才能将负利率“扭亏为盈”,这种可能性存在吗?

“从典型的存款利率角度讲,使得中期范围内要保持正利率,即存款利率高于CPI,但由于CPI变化比较快,利率调整跟不上,而且利率调整还要顾及多个政策目标,因此短期内会出现负利率。”央行行长周小川此前表示。

分析人士认为,照此思路,负利率在上半年仍会存在,但为了扭转负利率对居民资产的吞噬,央行加息频率料会适当加快。

物价是关键

专家同时认为,能否步出负利率时代,加息并非唯一决定因素,物价也是影响“负利率”的关键因素。

“不能只是单纯地去说要加多少次息来消除负利率,因为物价指数CPI也是一个动态指标。可以说国家动用利率这种调控工具,更大的目的是稳物价抗通胀,缓解负利率只是一个‘跟随’产品。物价降下来了,社会经济稳定了,利率和CPI之间的差距缩小了,由此产生的负利率也会随之改善直至消失。”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副院长赵锡军教授接受羊城晚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当前社会经济的主要问题是价格增长过快,国家要做的首要任务就是稳定物价,货币政策调控的对象是宏观经济,如果整体经济稳定下来,负利率也会随之改善。“这是一个自然调整的过程,而非刻意为之。”

至于负利率会否在年内转正,赵锡军认为仍要看下半年的宏观经济走势而定。

事实上,今年以来央行频频通过调整准备金率、加息、公开市场操作等方式收紧流动性。然而即便如此,市场对今年的通胀预期仍较高,认为很有可能呈现出“前高后不低”的情况,4%的通胀目标有可能被突破。(责任编辑:admin)

  • “扫一扫”关注融合网微信号

免责声明:我方仅为合法的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所发布的内容提供存储空间,融合网不对其发布的内容提供任何形式的保证:不保证内容满足您的要求,不保证融合网的服务不会中断。因网络状况、通讯线路、第三方网站或管理部门的要求等任何原因而导致您不能正常使用融合网,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发布的内容(包含但不限于融合网目前各产品功能里的内容)仅表明其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的立场和观点,并不代表融合网的立场或观点。相关各方及作者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分享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更与本站立场无关。相关各方及作者在我方平台上发表、发布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其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交易等方面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并承担相应风险。

根据相关协议内容,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已知悉自身作为内容的发布者,需自行对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负责,因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等所引发的一切纠纷均由该内容的发布者(即,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承担全部法律及连带责任。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相关栏目上所发布的涉嫌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或其他合法权益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经相关版权方、权利方等提供初步证据,融合网有权先行予以删除,并保留移交司法机关查处的权利。参照相应司法机关的查处结果,融合网对于第三方企业用户所发布内容的处置具有最终决定权。

个人或单位如认为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上发布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存在侵犯自身合法权益的,应准备好具有法律效应的证明材料,及时与融合网取得联系,以便融合网及时协调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并迅速做出相应处理工作。

融合网联系方式:(一)、电话:(010)57722280;(二)、电子邮箱:2029555353@qq.com dwrh@dwrh.net

对免责声明的解释、修改及更新权均属于融合网所有。

热门关键字

关于我们 - 融合文化 - 媒体报道 - 在线咨询 - 网站地图 - TAG标签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0-2020 融合网|DWRH.net 版权所有 联系邮箱:dwrh@dwrh.net 京公网安备 11011202002094号 京ICP备110145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