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扑绝缘体: 芯片散热的“革命”
近期,我国基础科学研究在中微子振荡、铁基超导、拓扑绝缘体等前沿领域取得的世界领先科学成果备受关注。其中,由美国华裔科学家、斯坦福大学物理系教授、清华大学“千人计划”特聘教授张首晟领衔的拓扑绝缘体领域研究团队,由于成功理论预言并实验证实发现拓扑绝缘体材料——这一能够有效解决计算机芯片散热问题的方法,成为突破当今全球IT业发展瓶颈的福音。
拓扑绝缘体材料还是性能优良的热电材料,在新能源领域应用前景十分广阔。“拓扑绝缘体材料的成功发现,保守估计,可以成功延长高新技术产业中的摩尔定律10年以上。”张首晟教授接受记者采访时自信地表示。
众所周知,由于无法解决电子芯片不断变小带来的热冷却问题,IT行业已经无法按照摩尔定律所指出的,继续延续长达几十年的高速发展,正在遭遇前所未有的重大关卡。公众从全球最大的半导体芯片制造商英特尔公司的广告宣传词中,就可以直观感受到这一领域的变化:前期的广告词专门突出了计算机芯片每秒钟的运算速度。IT行业高速发展时期,芯片的运算速度按照摩尔定律,一直呈现快速增长态势。但在二三年前,其广告词已经悄然从运算速度转向多核性能的宣传,单核芯片的热冷却问题日益凸显。
危机中孕育着机遇,对于科学发现来说,IT业的技术发展瓶颈无疑为科学发展提供了一个绝佳的创新机会。如果我国科学工作者能够实现科学突破,率先找到新材料,就能趁IT业重新洗牌之时,实现真正的超越,一举走在世界的最前沿。
正是敏锐抓住了这一历史机遇,通过前瞻性的战略眼光和不懈努力,张首晟教授运用芯片中信息高速公路的灵感,于2006年成功预言出位于化学元素周期表右下端的拓扑绝缘体材料,引发了聚态物理乃至整个物理学领域最前沿的研究方向。“拓扑绝缘体”和“新型高温超导材料探索和高温超导机理研究”已成为目前物理学领域最具挑战性的研究方向,深受新兴产业领域关注。
提及原始创意,张首晟微笑表示:“由于芯片工作时,电子和杂质间的相互碰撞是产生功耗的主要原因,那么,如果我们能够利用高速公路的工作原理,把相反的电子运动分割开来,令每个电子各行其道,互不干扰,就会减少电子碰撞的概率,保持运行过程的通顺。”在微观世界里,量子霍尔效应恰好可以使电子拥有这样的运行方式,能够把向前和向后走的两种运动方式在空间上分开,即向前走的在系统上层,而向后走的在系统下层。张首晟具有前瞻性地利用量子自旋霍尔效应,在不需磁场的情况下,运用电子的自旋性质,成功发现了性能神奇的拓扑绝缘体。
张首晟解释说:“拓扑绝缘体简单来讲,就是它的内部是绝缘的,表面是导电的。而且这一非常奇妙的现象是自己产生的,不需要外界任何条件。如果跟外面大气反应之后,即使上面一层消失,下面还会有导电层,从某种程度上说是永不消失的‘镀金’。所以,拓扑绝缘体在信息产业中将会得到非常重要的应用,它正在从科学转变为技术。”如今,英特尔、微软等许多信息产业顶尖公司,都已经和张教授建立了拓扑绝缘体领域的研究,这已经成为延长摩尔定律适用时间,实现IT业瓶颈突破的亮点所在。
清华大学在不久前成立了量子科学与技术研究中心,并与新奥集团签订长期合作协议。
“作为能源企业,我们非常关注拓扑绝缘体领域研究在热电领域的应用前景,愿意同清华合作,共同深入探索高性能热电材料方面的应用,力争尽快把我国的技术优势转变为产业、经济优势。”新奥集团董事局主席王玉锁对拓扑绝缘体领域的研究充满期待。
业内人士认为,通过产学研用各领域的共同合作,我国在IT和新能源领域的革命性发展应可期待。
科学发展 始于“心”
信息的爆炸、通讯的快捷、生活的日趋智能……今天,我们正享受着由科学进步所带来的空前技术成果。科学发展和技术创新一定会引发第三次工业革命,极大提高和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也时刻提醒着我们,科技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而科学发展的原动力何来?回顾人类文明发展史,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实验物理学家丁肇中更为精辟地指出:“不出自于经济利益的好奇心,才是人类科学研究的原始动力。”
以本世纪的重大科学发现为例,30年来,我国科学家一直与国际合作,利用加速器技术寻找宇宙中的最基本粒子。这些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的基础科学研究工作,其初衷并不是出于功利性考虑,仅是受人类对自然界和宇宙的认识本能——好奇心的驱使,从而引发全球科学家乐此不疲地全力探索发现。天道酬勤,受益于探索未知的好奇心驱动。不久前,我国取得了震惊世界的顶级科学研究成果——首次发现中微子第三种振荡模式。与目的性极强的技术改进相比,这一重要科学发现虽不能立即带来经济、产业上的回报,却拓展了人类对宇宙、对世界构成的认识程度,搭建起科技进步的坚实基础。
可见,科学发现的关键是要有“好奇心”,产生第一流的思考、创意,才能真正走到科学发现的最前沿,并直接促动技术成果创新。那么,创新的灵感到底何在?除去伴随人们年龄增长所产生的知识增长,“青出于蓝”,年轻人的本真好奇心、活跃思维和多元创意同样是引发科学灵感的源头所在。因此,如果能够及早培养保护青年一代的科学探索好奇心,使其长期保持旺盛的创新火花,相信在第三次工业革命浪潮的洗礼中,我们会看到更为汹涌澎湃的创新浪花。
(责任编辑:admin)- “扫一扫”关注融合网微信号
免责声明:我方仅为合法的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所发布的内容提供存储空间,融合网不对其发布的内容提供任何形式的保证:不保证内容满足您的要求,不保证融合网的服务不会中断。因网络状况、通讯线路、第三方网站或管理部门的要求等任何原因而导致您不能正常使用融合网,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发布的内容(包含但不限于融合网目前各产品功能里的内容)仅表明其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的立场和观点,并不代表融合网的立场或观点。相关各方及作者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分享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更与本站立场无关。相关各方及作者在我方平台上发表、发布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其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交易等方面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并承担相应风险。
根据相关协议内容,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已知悉自身作为内容的发布者,需自行对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负责,因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等所引发的一切纠纷均由该内容的发布者(即,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承担全部法律及连带责任。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相关栏目上所发布的涉嫌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或其他合法权益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经相关版权方、权利方等提供初步证据,融合网有权先行予以删除,并保留移交司法机关查处的权利。参照相应司法机关的查处结果,融合网对于第三方企业用户所发布内容的处置具有最终决定权。
个人或单位如认为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上发布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存在侵犯自身合法权益的,应准备好具有法律效应的证明材料,及时与融合网取得联系,以便融合网及时协调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并迅速做出相应处理工作。
融合网联系方式:(一)、电话:(010)57722280;(二)、电子邮箱:2029555353@qq.com dwrh@dwrh.net
对免责声明的解释、修改及更新权均属于融合网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