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芯片年代的身份防伪
第一个解决这个问题的人是一位中国人,时任宁夏省主席的马鸿逵。他于1936年在省内推行了居民证制度
馒头老妖
前不久,全国公安机关统一启用签发电子护照,新型护照内嵌电子芯片,芯片中存储持照人的姓名、出生日期、照片图像、指纹等个人基本信息,防止他人盗用。现在,新技术让盗用身份越来越难,不过在20世纪初可没有这样的先进技术,我们在电影小说中也经常见到篡改身份证件的剧情,那么当时的政府,是如何防止身份盗用的?
1839年,法国人达盖尔发明了银版照相技术,照相技术从此诞生。这也极大改善了身份证件的辨识度,提高了冒用他人身份证件的门槛。
但早期的照相术存在着一个巨大的缺点:价格昂贵。即便在19世纪末的欧洲大陆,拍照也是一件很奢侈的事情;而在一些工业化较晚的亚洲国家,直至20世纪中期,依然有很多居民一辈子也没拍过一张照片。作为普遍发放的身份证件,很显然遇到一个尴尬的问题:即便要求每张身份证件都贴照片,可谁来帮他们拍照?拍照的钱又从何而来?
同时,由于早期防伪技术落后的问题(最简单的证件塑封都是20世纪后期才应用的),伪冒证件者们很快找到了一个最简单的解决方案:揭换照片。只要一把小刀加上足够的耐心,身份证件上的照片就可以换成任何人的,足以逃过检查者的眼睛。当然,相应的预防措施则是骑缝章的出现,但效果依然不佳:照片自身的厚度,让油印盖上去之后往往会在照片边缘和纸之间留下小小的空白缝隙,这就是揭换的最佳入手点;而钢印虽然效果更好,却因为制作成本无法大量推广。
在照相不方便的情况下,一个行之有效又很简便的方法,就是让持证人领证时,须在指定的位置签上自己的姓名,将来查证时可以核对签名是否一致来判断是否冒用。这个方法一直沿用下来,今天,许多国家的身份证、护照、驾驶执照、信用卡都依然要求持证人亲笔签名以供对照。
但这种方法的缺陷也是显而易见的:并不是每个人都会签名。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数据,时至今日,每5个成年人中,还有一名文盲,更别说上个世纪初的情况了。如果有很多居民不能在身份证件上签名,这一举措的效力就大打折扣了。
另一个广泛实用、效果显著的方法,则是核对指纹。每个人的指纹都是独一无二且不会改变的,因此盖在证件上的指印也就成了一个辨别持证人是否伪冒的铁证。指纹作为防伪措施,在中国古代的诉讼、官员登记等场合就早有应用,称为“斗箕”,这在狄仁杰的故事中也有提到。然而即便有了这些优点,问题也并不是简简单单地在证件空白处盖上一个指模就解决了的,最大的难题是:如何辨别指纹?
尽管在CSI类电视剧中,指纹比对仅需要数秒钟就能完成,但在过去这却是一个大问题。仅靠肉眼辨别两枚指纹是否一致,对于没有受过训练的人而言实在很难,在排队等着通关验放时就很麻烦了。而在现实中,还可能遇到摁捺指印时因为角度、力度而造成指纹变形的问题;身份证件使用久了,油印的指纹也难免会磨花、模糊,就更加难以辨别了。
就目前的资料来看,第一个解决这个问题的人是一位中国人,时任宁夏省主席的马鸿逵。他于1936年在省内推行了居民证制度,却又舍不得掏钱给老百姓拍照,于是提出来一个办法:领证时,由发证的保长对持证人的双手进行查看,如果指纹的中间是同心圆的(即民间俗称的“斗”、“锣”),则记为“O”,如果不是同心圆(俗称“箕”),则记为“X”(也有地方记为“△”),然后按照从左手到右手,从大拇指到小拇指的顺序一一记录在案,标识在身份证上的指定栏目里。
这个方法最大的优势在于:几乎人人都可以迅速完成登记,哪怕是文盲也不要紧;而验证时判断的准确度却极高。因为每一根手指的指纹,不是X就是O,最终会形成一个10位的字符串登记在身份证上;查验时只需要逐一对照手指即可,只要一两位对不上,显然就是假冒的了。那么,如果一个人冒用他人身份证件,这个字符串又恰好相符的概率是多少呢?不到千分之一。怎么样,是不是很巧妙的“土办法”呢?
除了指纹外,人体最容易判断的特征数据,就是身高与体重了。在20世纪早期,许多身份证件上都会要求填写自己的身高与体重数据,如1920年的美国移民局印制的《外国人入境登记表》上,就有这两个必须填写的项目。虽然不一定很精确,但巡逻士兵还是很容易判断一个人到底是个高个胖子还是矮个瘦子的,但如果你领证之后突然想要减肥,那就可能惹到麻烦啦。
另外一些特征,在亚洲地区意义不大,但在欧洲、非洲、美洲等多民族杂居地区则很有用处:头发、皮肤、眼睛各自的颜色。这些体貌特征在当时是非常难以改变的,因此也被很多国家与地区记载于身份证件上,用于防止假冒他人证件。
人类的头发至少有棕色、黑色、金色、浅栗色、火红色等诸多种类,眼睛也有黑色、蓝色、灰色、绿色等好几种,想要找到一个与自己特征这些都完全一致,身高、体重也都差不多的人来假冒,在当时还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当然,还有一些地区把这种体貌特征的防伪措施拓展到了极致。美国在二战期间颁发的《敌国侨民登记证》,细致到叹为观止的地步:右边除了身高体重、发色眼色之外,还有如下精彩的栏目:“前额:高;嘴巴:小;下颚:方形;脸形:卵形;鼻子:大。”
当然,随着科技的进步,今天的身份证件采用了电子指纹识别、虹膜识别等更加精密的技术措施,上述这些防伪冒手段也逐步退出了历史舞台,但其中体现出来的先民们的智慧,却依然让我们不得不感叹良久。
(责任编辑:admin)- “扫一扫”关注融合网微信号
免责声明:我方仅为合法的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所发布的内容提供存储空间,融合网不对其发布的内容提供任何形式的保证:不保证内容满足您的要求,不保证融合网的服务不会中断。因网络状况、通讯线路、第三方网站或管理部门的要求等任何原因而导致您不能正常使用融合网,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发布的内容(包含但不限于融合网目前各产品功能里的内容)仅表明其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的立场和观点,并不代表融合网的立场或观点。相关各方及作者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分享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更与本站立场无关。相关各方及作者在我方平台上发表、发布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其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交易等方面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并承担相应风险。
根据相关协议内容,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已知悉自身作为内容的发布者,需自行对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负责,因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等所引发的一切纠纷均由该内容的发布者(即,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承担全部法律及连带责任。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相关栏目上所发布的涉嫌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或其他合法权益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经相关版权方、权利方等提供初步证据,融合网有权先行予以删除,并保留移交司法机关查处的权利。参照相应司法机关的查处结果,融合网对于第三方企业用户所发布内容的处置具有最终决定权。
个人或单位如认为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上发布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存在侵犯自身合法权益的,应准备好具有法律效应的证明材料,及时与融合网取得联系,以便融合网及时协调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并迅速做出相应处理工作。
融合网联系方式:(一)、电话:(010)57722280;(二)、电子邮箱:2029555353@qq.com dwrh@dwrh.net
对免责声明的解释、修改及更新权均属于融合网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