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M卡在物联网(M2M)的应用(3)
目前国际上对工业级SIM卡并没有完全的标准,并不像普通SIM卡有一个3GPP的规范。我们在这里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另外还有当前的卡片需要考虑它的生产能力,要结合现在芯片的厂家、分装的厂家以及材料厂家、制卡商他们生产能力是什么样的,这里面都有卡片的生产要求,其实还有对模块做相关的要求,这里边更多的结合行业的需求。当然在这里面考虑的技术也不只是物理特性的要求,比如说像分装工艺、分装材料都会有要求。还有产品形态,这个也是很重要的,如果不定下来的话导致中国移动SIM卡会有很多种,这种运营成本是非常非常高的,而且对产业链也带来很多不利的影响。同时SIM卡在物联网环境下,比如说对接口的需求、通信需求,都会有不同的需求。目前为止其实在物联网SIM卡的应用还没有很强烈的挖掘。我想今后会更多的开发这些功能。另外在发卡方面做的改动。比如说这张卡片在中国移动买了这张卡片以后就有了号码,还是真正使用的时候才有这个号码,如果使用的时候才有这个号码,那这个号码怎么写进去,怎么激活它。实际上中国移动在05年也是尝试了空中发卡,但是在物联网环境下可能会在很多情况下营业厅的人也不可能每次到各个地方,到高山上、海洋中做发卡的工作,因此就需要中国移动通信的网络进行发卡,这里面前车到很多问题。其实我们在3GPP会议上也提出来,就是相关的需求。对欧美运营商来说还没有体现出强烈的需求。
其实对于物联网环境下这个产业链,SIM卡包括对芯片、对卡片的要求,以及对模块等等的要求。对芯片的要求,通过之前的指标,更体现在很多方面,一方面是它的处理速度,芯片处理速度从原来八位到十六位、三十二位的提高,然后还有接口类型;还有功耗、休眠机制,适应低成本的要求,功耗也相对来说更低一些,包括从原来的工业上,原来是.18或者.13工艺水平,一直到92纳米、65纳米的容量水平等等都有相关的影响和要求。
在物联网通信里面,人与人通信里面对终端要求是不同的。人与人的通信,终端要求是屏幕更大、视频处理效果更好,包括存储量都很大。但是在物联网情况下,对机器的要求,对物品的要求、通信模块的要求是小型化、低功耗和低成本。在这里面SIM卡会发挥更大的作用。比如说SIM卡一个最基本的特性,一个是做身份标识,一个是做安全服务。身份标识是对网络的健全,还可以做很多应用的数据健全,或者说它就是一个物品的标识等等方面。从安全服务上来说,包括它可以安全存储一些信息,物体之间的信息,或者说比较机密的信息可以存储在SIM卡里边。同时SIM卡有自己的认证能力加解决的能力。在整个互联网全面感知和信息处理,还有智能处理和信息传递三个层次方面,对于信息传递它的安全性保证可以在SIM卡里边发挥一定的作用。这是对SIM卡能力方面,同时对SIM卡底层的接口方面有两个重要功能可以发挥,一方面它普通的模块,无线模块之间的接口。这个接口和普通接口是很类似的,可以做交付,还可以利用移动互联网进行数据传输,提高传输速率和相关能力,另外还有感知的能力。这方面也是在探索的阶段,像在SIM卡里放RFID的天线以及放相关蓝牙等等能力,这些都是在技术上理论上可行的。实际上只要我们去想的话,在SIM卡还可以做更多的事情进行全面的感知。当底层的能力和身份标识能力全部具备以后,上层就会协助更多的应用。
总体来说,SIM卡发展的趋势,可以使移动通信事业在物联网环境下更加安全、更加高效、更加智能。
(责任编辑:admin)- “扫一扫”关注融合网微信号
免责声明:我方仅为合法的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所发布的内容提供存储空间,融合网不对其发布的内容提供任何形式的保证:不保证内容满足您的要求,不保证融合网的服务不会中断。因网络状况、通讯线路、第三方网站或管理部门的要求等任何原因而导致您不能正常使用融合网,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发布的内容(包含但不限于融合网目前各产品功能里的内容)仅表明其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的立场和观点,并不代表融合网的立场或观点。相关各方及作者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分享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更与本站立场无关。相关各方及作者在我方平台上发表、发布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其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交易等方面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并承担相应风险。
根据相关协议内容,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已知悉自身作为内容的发布者,需自行对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负责,因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等所引发的一切纠纷均由该内容的发布者(即,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承担全部法律及连带责任。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相关栏目上所发布的涉嫌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或其他合法权益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经相关版权方、权利方等提供初步证据,融合网有权先行予以删除,并保留移交司法机关查处的权利。参照相应司法机关的查处结果,融合网对于第三方企业用户所发布内容的处置具有最终决定权。
个人或单位如认为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上发布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存在侵犯自身合法权益的,应准备好具有法律效应的证明材料,及时与融合网取得联系,以便融合网及时协调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并迅速做出相应处理工作。
融合网联系方式:(一)、电话:(010)57722280;(二)、电子邮箱:2029555353@qq.com dwrh@dwrh.net
对免责声明的解释、修改及更新权均属于融合网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