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车行物联网
物联网落地的车企样本
李国栋准时来到工位,每辆车体经过时,只要检验一下车体颜色是否正确、均匀,将有问题的车录入到MES系统。这是作为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下称长安汽车)重庆江北工厂汽车生产涂装车间质量检验员一天重复的工作。
而在3年前,江北工厂还没有在整车及零部件生产质量监控和流程管理中引进RFID(射频)技术和MES系统时,李国栋的工作远没有这么简单,完全是手工扫描填写质量信息的生产车间,24小时三班制,在工作时间内,李国栋拿着扫描枪扫描至少300次以上汽车信息,下班的时候,累得连拿水杯的力气都不想出。
在李国栋看来,长安汽车的物联网战略让他的工作变得轻松,然而这只是长安汽车实施物联网战略的一个片段。而对长安汽车而言,物联网技术应用带来的不仅仅是生产效力提升,还有长安汽车产品质量管理、物流配送方式的变革和汽车产品的升级转型。
课上的灵感
物联网技术在长安汽车生产制造领域的应用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这得益于长安汽车信息化基础建设。长安汽车的信息化建设走在了工业企业的前列,上世纪90年代,长安汽车就开始做MRP.2002年,全面上线的ERP建设,推动了长安汽车的信息化建设。
在汽车生产制造上,长安和其他汽车整车生产厂家一样,采用雪橇式的输送线系统,向国外厂商购买装在雪橇(雪橇式输送线系统上的传输工具)上的低频RFID,来收集汽车生产信息数据,以监控汽车生产流程。这样的一个RFID需要两三千块,整个生产线算下来,也是一笔不小的投入。这样的监控方式不仅成本高,还不利于截取车型数据,告知供应量上的每个环节汽车的生产信息。
正当长安人为此焦头烂额的时候,重庆大学里一堂课让他们豁然开朗。
2005年,重庆大学王旭老师邀请长安汽车相关人员在重庆大学听了一次课。现任长安汽车信息管理部部长吴劲浩也是受邀人之一。如今,吴劲浩已经记不起来是哪位老师讲课,但是有关未来物联网、RFID的内容深深吸引了他。
“这是未来物流领域的发展趋势,随着技术的成熟,未来的超市都不需要人销售了。” 老师这样描绘的前景,吴劲浩记忆犹新,“我们非常兴奋。而且当时在美国,用在汽车上的RFID芯片一个大概是8美分,这对我们非常有吸引力”。
然而彼时,还有两个技术问题没有解决,一是RFID的方辨性问题,当时的RFID只认一个方向,其他方向的话,识读率很低;二是 RFID表面的清洁问题,因为在生产工艺中会时常发生水落在RFID上,从而造成光波、电磁波折射进而影响识读率。但是这并没有影响长安汽车应用物联网技术的决心。长安汽车已经开始研究物联网技术应用,直接在车体上安装RFID,绕开雪橇,实时监控车型数据,截取数据。与此同时,长安汽车也开始就这项技术向国家申请863项目支持。
2007年,长安汽车与重庆大学、重庆青山工业有限责任公司、重庆有线大学成功获得国家863计划重点项目“射频(RFID)技术在整车及零部件生产质量监控和流程管理中的应用”,长安汽车具体负责射频(RFID)技术在汽车整车生产线生产流程和质量监控中的示范应用。
而当项目批下来的时候,长安汽车拿到项目资金后,也出现了两种意见,一是随便找个项目塞进去就算了,还有一种意见就是希望把这个项目做实。后来,董事长徐留平在一次办公会上提出并坚持做该项目,他认为这对长安汽车未来的发展是有好处的。
作为项目的执行者,领导的支持决定,给吴劲浩和他的团队吃了一个定心丸。2008年底,装有射频(RFID)技术的MES系统在长安汽车的老工厂——江北工厂(原名长安汽车制造厂)开始实施,2010年7月,系统全面上线。(责任编辑:admin)
- “扫一扫”关注融合网微信号
免责声明:我方仅为合法的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所发布的内容提供存储空间,融合网不对其发布的内容提供任何形式的保证:不保证内容满足您的要求,不保证融合网的服务不会中断。因网络状况、通讯线路、第三方网站或管理部门的要求等任何原因而导致您不能正常使用融合网,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发布的内容(包含但不限于融合网目前各产品功能里的内容)仅表明其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的立场和观点,并不代表融合网的立场或观点。相关各方及作者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分享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更与本站立场无关。相关各方及作者在我方平台上发表、发布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其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交易等方面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并承担相应风险。
根据相关协议内容,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已知悉自身作为内容的发布者,需自行对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负责,因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等所引发的一切纠纷均由该内容的发布者(即,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承担全部法律及连带责任。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相关栏目上所发布的涉嫌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或其他合法权益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经相关版权方、权利方等提供初步证据,融合网有权先行予以删除,并保留移交司法机关查处的权利。参照相应司法机关的查处结果,融合网对于第三方企业用户所发布内容的处置具有最终决定权。
个人或单位如认为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上发布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存在侵犯自身合法权益的,应准备好具有法律效应的证明材料,及时与融合网取得联系,以便融合网及时协调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并迅速做出相应处理工作。
融合网联系方式:(一)、电话:(010)57722280;(二)、电子邮箱:2029555353@qq.com dwrh@dwrh.net
对免责声明的解释、修改及更新权均属于融合网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