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融合网首页 > 文 化 > 游戏 >

移动游戏的移植大戏

来源:人民邮电报 作者:张书乐 责任编辑:方向 发表时间:2013-08-02 16:18 
核心提示:截至2013年6月,中国移动网络游戏用户规模达到1.71亿户,比去年同期增长了119.3%。1.71亿这个数据让移动游戏业界人士津津乐道,才经过短短几年的发展,移动游戏用户量就超越了客户端游戏用户量(1.25亿户)。在高速增长之下,移动游戏也在上演着跨屏幕的移植

ChinaJoy(中国国际数码互动娱乐展览会)是目前国内最大、全球第二的互动娱乐展,也是游戏界的盛会。在今年的ChinaJoy展会上,中国版协游戏工委、CNG中新游戏研究(伽马数据)、国际数据公司(IDC)发布了《2013年1~6月中国游戏产业报告》。该报告显示,截至2013年6月,中国移动网络游戏用户规模达到1.71亿户,比去年同期增长了119.3%。1.71亿这个数据让移动游戏业界人士津津乐道,才经过短短几年的发展,移动游戏用户量就超越了客户端游戏用户量(1.25亿户)。在高速增长之下,移动游戏也在上演着跨屏幕的移植大戏。

山寨:移动游戏的主力军

“移动游戏已经在网游产业中开始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盛大游戏CEO张向东表示,目前中国手游市场已经出现了多款月收入超过千万元的移动游戏产品,预计有数百家移动游戏开发商的月营收已经超过百万元。

月入千万元的游戏指的是《我叫MT》、《王者之剑》等。与此同时,一个现象频繁出现:一款移动游戏成功后,将会有大量的同质化游戏登场。《我叫MT》在今年年初成功之后,卡牌游戏一夜之间成为整个移动游戏市场的标准配置,而在之前,《愤怒的小鸟》、《捕鱼达人》、《植物大战僵尸》都分别成了众多山寨游戏的模仿目标。当然,还有在6月一度火暴、但已落幕的《疯狂猜图》。

这种“移植”习惯极度挤压了优质游戏的生存空间。与移动游戏用户规模相当的客户端游戏在今年上半年的实际销售收入为232.9亿元,而同期移动游戏收入仅为25.3亿元。游戏产业报告显示,由于移动游戏开发成本低,研发企业、运营平台数量众多,以及游戏内容同质化严重,使得移动网络游戏生命周期大大缩短。奇虎360副总裁陈杰表示,目前每个月都会有数十款甚至上百款移动游戏上市,但能够存活下来的游戏不到5%,真正能够赚钱的移动游戏也仅是少数。

即便如此,移动游戏的高增速和广阔前景依然吸引了众多投资者,甚至连苏宁易购、大唐电信等看似和游戏“绝缘”的企业也纷纷与移动游戏企业联手。老牌游戏企业更是不甘示弱,如苏州蜗牛在ChinaJoy展会上一口气推出了10款手机游戏,盛大在下半年也有几十款游戏上线。目前在移动游戏领域里活跃的创业者和风险投资商,更是把这片市场烧成了“红海”。“移动游戏市场将会比PC游戏市场惨烈十倍。”蓝港科技董事长王峰的话语足以敲响警钟。

重生:移植经典老游戏

以《捕鱼达人》一战成名的触控街机在寻找自己的新定位。7月27日,初代《魂斗罗》制作人中里伸出现在ChinaJoy的触控科技展台,与现场玩家亲切互动,并送上限量版“魂斗罗”签名T恤和定制版“魂斗罗”iPod。(责任编辑:方向)

  • “扫一扫”关注融合网微信号

免责声明:我方仅为合法的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所发布的内容提供存储空间,融合网不对其发布的内容提供任何形式的保证:不保证内容满足您的要求,不保证融合网的服务不会中断。因网络状况、通讯线路、第三方网站或管理部门的要求等任何原因而导致您不能正常使用融合网,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发布的内容(包含但不限于融合网目前各产品功能里的内容)仅表明其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的立场和观点,并不代表融合网的立场或观点。相关各方及作者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分享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更与本站立场无关。相关各方及作者在我方平台上发表、发布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其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交易等方面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并承担相应风险。

根据相关协议内容,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已知悉自身作为内容的发布者,需自行对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负责,因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等所引发的一切纠纷均由该内容的发布者(即,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承担全部法律及连带责任。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相关栏目上所发布的涉嫌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或其他合法权益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经相关版权方、权利方等提供初步证据,融合网有权先行予以删除,并保留移交司法机关查处的权利。参照相应司法机关的查处结果,融合网对于第三方企业用户所发布内容的处置具有最终决定权。

个人或单位如认为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上发布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存在侵犯自身合法权益的,应准备好具有法律效应的证明材料,及时与融合网取得联系,以便融合网及时协调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并迅速做出相应处理工作。

融合网联系方式:(一)、电话:(010)57722280;(二)、电子邮箱:2029555353@qq.com dwrh@dwrh.net

对免责声明的解释、修改及更新权均属于融合网所有。

热门关键字

关于我们 - 融合文化 - 媒体报道 - 在线咨询 - 网站地图 - TAG标签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0-2020 融合网|DWRH.net 版权所有 联系邮箱:dwrh@dwrh.net 京公网安备 11011202002094号 京ICP备110145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