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G时代手机报特点分析:传播信息承载量更大(2)
三、大众性和分众性
据CNNIC(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第2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中国手机用户达到7.5亿,手机网民达到3.03亿,在各种手机媒体业务的普及率指标方面,手机报的用户普及率已经达到了49.6%,这意味着手机报的受众已经具备了大众性的特点。例如:由新华社和中国移动共同策划完成的2009“两会”手机报共出报1l期,总发行量突破3亿份。此外,随着手机报的发展,其使用人群逐渐向分层、小众的方向发展。不同信息接收者选择信息的标准,获取信息的途径以及选择和过滤信息的方法,在极大程度上决定了信息传送者的传播意图能否实现。传统的、倾向于无差异的受众按照接收信息时的主动性和信息消费爱好开始日益分割为趣味相投的或者利害相关的“小众”,像各种各样的社团、论坛、俱乐部等。
媒体走向小众化是传媒市场逐渐成熟的重要标志。从理论上看,手机报的分众性能够满足小众化趋势的个性媒体发展趋势,它甚至不会局限于“小众”或者“分众”,以满足每个人不同的需求为最终目标。传统媒体一般不会顾及到受众的信息需求,这也是大众媒体自身的特性所决定。但是相比传统媒体,手机用户可根据通过发短信和登陆相关网站的方式,根据自己的信息需要和消费爱好,订阅自己感兴趣的信息。同时,手机报在每天不同的时段内,为用户提供快速、精炼的新闻。地方性、专业性信息的按需提供,使得手机报更具有人性化。
四、交互性
传统的大众媒体常常表现为一对多的单向式传播模式,缺乏与受众即时有效的互动过程,极大地影响了传播的效果。手机媒体的信息接收方式由静态向动态发展演变,提高了受众的自主选择性,受众可以自主选择和发布信息。手机报则可以通过一点对多点、多点对一点和点对点的多种传播模式,利用随时发布反馈信息的机制增强了获取反馈信息的自觉性。受众通过短信等方式,手机用户实现了与编辑直接快捷的交流互动,在及时迅速得到新闻的同时,还可以发表自己的见解。手机报的信息传播和反馈过程几乎同步,因为信息的发布者把信息发送到手机报用户的同时,信息的接受者便可以直接对此信息进行加工处理,以短信等方式反馈给发送者。信息发布者得以及时、迅速的对信息再创造,以满足受众的需求。2008年5月12日,人民网推出《抗震救灾手机报》之后,短短八天内,就收到手机网友留言5万余条,显示了互动的威力。
手机报在“交互性”方面有着传统媒体无法比拟的优势。传统大众传媒的传播单向性特点,导致受众对媒介信息的反馈大部分缺乏即时性和直接性,极大地影响了传播的效果。而手机报则可以通过互动反馈,每位用户可以实现新闻定制,手机报编辑可以将用户最需要看到的新闻发送过来,真正体现了传播的人性化和个性化。目前许多手机报已开通了“新闻信息评论”业务,手机报的受众可以将自己的意见建议及时发送到手机报信息平台上,拉近了传播者和受众之间的距离,从而实现即时、直接的互动沟通。当前,第三代通信技术方兴未艾,第四代通信技术又迎面而来,手机媒体可以更加全面地承载兼容各种传统媒体的传播方式和内容为受众提供服务。受众也可以在更广阔的领域内利用多种技术实现多媒体信息共享和交互功能。鉴于此手机报的发展前景将更加广阔。
五、个性化
手机作为私人随身物品,个性化及情境性的特点是与生俱来的。手机报的个性化体现在两个方面,从手机报传播形式看,手机媒体的 “一对一”信息传播特点,使传统的信息传播形式升级为“个性化传播”形势。从手机报提供的服务类型来看,人们可以根据自己不同的信息消费习惯和爱好向网站订阅信息,比如新闻、天气预报、体育信息、股票信息等等,此外,也可以利用手机业务中的各种功能进行移动商务,这是传统媒体所无法企及的。随着3G技术的运用和通讯技术的不断进步,手机报所拥有的技术平台足以保证其在未来进一步发展为包括各种信息系统在内的信息服务,手机用户可以像在餐厅点菜一样根据自己的需要和口味来选择多媒体信息。这也将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信息超载”带给人的焦虑感和无力感。(责任编辑:admin)
- “扫一扫”关注融合网微信号
免责声明:我方仅为合法的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所发布的内容提供存储空间,融合网不对其发布的内容提供任何形式的保证:不保证内容满足您的要求,不保证融合网的服务不会中断。因网络状况、通讯线路、第三方网站或管理部门的要求等任何原因而导致您不能正常使用融合网,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发布的内容(包含但不限于融合网目前各产品功能里的内容)仅表明其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的立场和观点,并不代表融合网的立场或观点。相关各方及作者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分享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更与本站立场无关。相关各方及作者在我方平台上发表、发布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其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交易等方面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并承担相应风险。
根据相关协议内容,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已知悉自身作为内容的发布者,需自行对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负责,因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等所引发的一切纠纷均由该内容的发布者(即,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承担全部法律及连带责任。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相关栏目上所发布的涉嫌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或其他合法权益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经相关版权方、权利方等提供初步证据,融合网有权先行予以删除,并保留移交司法机关查处的权利。参照相应司法机关的查处结果,融合网对于第三方企业用户所发布内容的处置具有最终决定权。
个人或单位如认为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上发布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存在侵犯自身合法权益的,应准备好具有法律效应的证明材料,及时与融合网取得联系,以便融合网及时协调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并迅速做出相应处理工作。
融合网联系方式:(一)、电话:(010)57722280;(二)、电子邮箱:2029555353@qq.com dwrh@dwrh.net
对免责声明的解释、修改及更新权均属于融合网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