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融合网首页 > 文 化 > 新媒体 >

大学生超三成研究新媒体 微博首次成为论文命题

来源:法制晚报 作者:封美丽 责任编辑:admin 发表时间:2011-05-06 15:25 
核心提示:近日,高校毕业论文写作已经接近尾声,记者统计中国传媒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学生的论文发现,超过30%的学生选择新媒体,占论文题目的最大部分,微博则是今年首次进入学生论文题目,而该校设置的新媒体课程仅有一门。

近日,高校毕业论文写作已经接近尾声,记者统计中国传媒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学生的论文发现,超过30%的学生选择新媒体,占论文题目的最大部分,微博则是今年首次进入学生论文题目,而该校设置的新媒体课程仅有一门。

分析

超三成学生研究新媒体

记者统计了138名新闻传播学院学生的论文课题,发现其中34.78%的学生研究方向选择的是微博等新媒体,这占论文题目的最大部分。

其次是较为传统的新闻报道方法研究,所占比例为18.12%。

首次涉及微博内容大多较宽泛

新媒体包括网络网站、微博、手机三大方向。由于近两年微博的迅速崛起,让学生们的论文也进入了“微时代”。记者了解到,去年该学院论文无人涉及微博研究,而今年却有15人。

根据论文目录,记者发现研究微博的学生所列的论文内容大多比较宽泛,如《微博对新闻传播的影响》等,而研究传统媒体的论文方向一般较为精专。如《中国体育负面事件中外报道对比研究——以体操运动员被罚为例》等。

新媒体论文逐年增加

记者从传媒大学新闻传播学院资料室了解到,研究新媒体的学生每年都在增加,在2007年研究新媒体的学生仅占13%左右。

而到去年,研究新媒体的学生已经占到了25%,随着微博等互联网新技术的发展,今年研究微博这种新媒体传播的学生已经占到了将近35%。

《非诚勿扰》等电视娱乐节目“上榜”

除了将新媒体和新闻报道方式作为论文研究内容之外,电视也是毕业生们论文的重点研究方向。从他们的题目来看,电视类主要分为三个大方向,包括电视新闻、非新闻类电视节目及电视事业。

其中,非新闻类电视节目所占比例最大,有69.23%的论文将此类电视节目作为研究内容。《中国达人秀》、《非诚勿扰》等都是同学们的研究对象。

传统报业研究成“非主流”

将报业研究作为论文题目的毕业生有6人,占到总体的4.35%。这与以新媒体为研究对象的48人形成鲜明对比。对报业的研究主要分为行业和个例等。

学生说

新媒体论文更好通过

虽然新媒体研究受到不少学生的青睐,但记者发现,学生们平时所学的新媒体知识只占很小的比例。

该学院学生大学四年总共学习了60门左右的课程,其中只有网络传播学这一门偏向新媒体类的课程,而其余的绝大多数都是新闻史、新闻写作等这样的传统理论课程。

记者调查了30名左右研究新媒体的学生,发现有40%的学生认为目前对新媒体的研究较少,选择这类论文更好通过。

“大家都玩微博,老师们却从来不用,这方面的论文他未必能懂,论文应该好通过。”一名学生告诉记者。

有30%的学生认为平时接触最多的就是新媒体,对它的了解要比对其他媒体了解得更加深入,写作起来得心应手,引用网上资料和案例也比较简单。

另外一些学生则是看好新媒体研究的发展前景。

专家说

传统媒体更有研究价值

北京师范大学新闻研究学院的王长潇教授认为,目前有越来越多的学习传媒专业的学生在写毕业论文的时候选择研究新媒体,大多都是出于跟风。

学生认为这是目前热门的东西,选起来比较新颖,也比较好过,这种做法过于浮躁。

因为目前微博等一些新媒体的论文研究学术性都很低,这主要是由于目前我国新闻传播类课程设置的滞后性,而且这种滞后性在短期无法更改。

“学生接受新鲜事物要比上年纪的老师快,学科的课程设置一般会比当前的媒体发展滞后2-3年,老师在这方面的研究更有一定滞后性,所以选择研究微博这种新媒体形式的学生在写论文时根本不能获得很好的指导。”王教授说。

另外,王教授表示新媒体这种形式可以结合社会个例去研究它的传播性,但并不适合作为论文,学生在毕业时还是适合选择研究传统媒介,这样更有研究价值。

学校说

新媒体课程短期内难增加

传媒大学党委宣传部副部长裴先生告诉记者,教授们有统一的审核标准,不会因为是研究新媒体就放松论文审核标准。

新闻传播学院目前有研究新媒体传播的教授,在导师安排上也会根据研究内容进行分配,一定会严格对待学生的毕业论文。

校方已注意到,现在有越来越多的学生研究新媒体是一种顺应时代的表现,有一定的探索精神,值得鼓励,但目前这方面的课程和学术指导确实不多。

不过裴先生也表示,对于新闻学课程的设置不是短期能够改变的,需要学校的科研研究和师资配备达到一定标准才能增开新的课程。

(责任编辑:admin)
    • “扫一扫”关注融合网微信号

    免责声明:我方仅为合法的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所发布的内容提供存储空间,融合网不对其发布的内容提供任何形式的保证:不保证内容满足您的要求,不保证融合网的服务不会中断。因网络状况、通讯线路、第三方网站或管理部门的要求等任何原因而导致您不能正常使用融合网,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发布的内容(包含但不限于融合网目前各产品功能里的内容)仅表明其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的立场和观点,并不代表融合网的立场或观点。相关各方及作者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分享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更与本站立场无关。相关各方及作者在我方平台上发表、发布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其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交易等方面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并承担相应风险。

    根据相关协议内容,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已知悉自身作为内容的发布者,需自行对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负责,因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等所引发的一切纠纷均由该内容的发布者(即,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承担全部法律及连带责任。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相关栏目上所发布的涉嫌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或其他合法权益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经相关版权方、权利方等提供初步证据,融合网有权先行予以删除,并保留移交司法机关查处的权利。参照相应司法机关的查处结果,融合网对于第三方企业用户所发布内容的处置具有最终决定权。

    个人或单位如认为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上发布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存在侵犯自身合法权益的,应准备好具有法律效应的证明材料,及时与融合网取得联系,以便融合网及时协调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并迅速做出相应处理工作。

    融合网联系方式:(一)、电话:(010)57722280;(二)、电子邮箱:2029555353@qq.com dwrh@dwrh.net

    对免责声明的解释、修改及更新权均属于融合网所有。

    今日头条

    更多>>

    热门关键字

    关于我们 - 融合文化 - 媒体报道 - 在线咨询 - 网站地图 - TAG标签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0-2020 融合网|DWRH.net 版权所有 联系邮箱:dwrh@dwrh.net 京公网安备 11011202002094号 京ICP备110145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