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遗”路漫漫 滇池须上下求索(2)
《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中规定,若想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需要满足六大标准中的一项或几项才可以获得资格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六大标准是:代表一种独特的艺术成就,一种创造性的天才杰作;能在一定时期内或世界某一文化区域内,对建筑艺术、纪念物艺术、城镇规划或景观设计方面的发展产生过大影响;能为一种已消逝的文明或文化传统提供一种独特的至少是特殊的见证;可作为一种建筑或建筑群或景观的杰出范例,展示出人类历史上一个或几个重要阶段;可作为传统的人类居住地或使用地的杰出范例,代表一种或几种文化,尤其在不可逆转之变化的影响下变得易于损坏;与具特殊普遍意义的事件或现行传统或思想或信仰或文学艺术作品有直接或实质的联系。
滇池具备哪些条件,或者说要朝着什么条件努力,都将是提出“申遗”后的滇池和当地政府急需面对和解决的问题。
学习西湖 治理13年“申遗”成功
西湖能够申遗成功的一大要素就是治理。杭州市园林文物局公布的数据显示,西湖实施综合保护工程以来,恢复西湖水面0.9平方公里;西湖平均水深由疏浚前的1.65米,增加到2.5米,水质透明度从50厘米提高至73厘米;恢复、重建、修缮了180余处人文景点;为了让深居内陆的西湖水“活”起来,杭州市提出引钱塘江水入西湖,引水量相当于一个月彻底更换一次西湖水。拥有如此魄力和决心的西湖走了13年才“申遗”成功,这让总容积是它15倍的滇池难以想象,要做起来也更难。
当然,西湖的成功还有着不可复制的特殊性,那就是申遗成功后承诺的“门票不涨价、博物馆不收费、土地不出让、文物不破坏、公共资源不侵占”原则。这让抱着质疑态度来看待景区景点趋之若鹜“申遗”的人来说,无疑是吃下了一颗定心丸,保持“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的公益性这一初衷也被很多地方申遗成功后摒弃,并利用“世遗”身份打旅游牌不断挖掘经济价值。滇池“申遗”正是处在这样一个风口浪尖,它的一举一动都备受关注。
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相关负责人曾说过,申遗,是世界范围内更高层次、更深程度、更大范围的环境保护。总与“污染”、“治理”这样的词汇联系在一起的滇池,或许需要的保护多过其他湖泊,这也成为滇池提出申遗的一个理由之一,但是,只有这样一个理由还不够。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面对西湖,苏东坡对它总不缺赞美之词。而正是这些给西湖景色注入文化内涵的词句和历史文化积淀成就了西湖。“滇池缺少一样特别重要的东西,就是没有真正形成一种‘滇池文化’。”杨福泉一语道破。(责任编辑:admin)
- “扫一扫”关注融合网微信号
免责声明:我方仅为合法的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所发布的内容提供存储空间,融合网不对其发布的内容提供任何形式的保证:不保证内容满足您的要求,不保证融合网的服务不会中断。因网络状况、通讯线路、第三方网站或管理部门的要求等任何原因而导致您不能正常使用融合网,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发布的内容(包含但不限于融合网目前各产品功能里的内容)仅表明其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的立场和观点,并不代表融合网的立场或观点。相关各方及作者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分享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更与本站立场无关。相关各方及作者在我方平台上发表、发布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其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交易等方面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并承担相应风险。
根据相关协议内容,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已知悉自身作为内容的发布者,需自行对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负责,因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等所引发的一切纠纷均由该内容的发布者(即,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承担全部法律及连带责任。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相关栏目上所发布的涉嫌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或其他合法权益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经相关版权方、权利方等提供初步证据,融合网有权先行予以删除,并保留移交司法机关查处的权利。参照相应司法机关的查处结果,融合网对于第三方企业用户所发布内容的处置具有最终决定权。
个人或单位如认为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上发布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存在侵犯自身合法权益的,应准备好具有法律效应的证明材料,及时与融合网取得联系,以便融合网及时协调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并迅速做出相应处理工作。
融合网联系方式:(一)、电话:(010)57722280;(二)、电子邮箱:2029555353@qq.com dwrh@dwrh.net
对免责声明的解释、修改及更新权均属于融合网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