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名街”评选看活态文化遗产保护(2)
看活态文化遗产如何保护
与单体文物建筑不同,历史文化街区是一种特殊类型的文化遗产,因为它同时还是广大民众日常生活的场所,因此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必然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所以当第二届“名街”评选结束后,我们面临着讨论历史文化街区如何保护与发展问题。
首批入选的海口骑楼老街建筑群初步形成于19世纪初期,距今已有百年历史,其中最古老的建筑四牌楼建于南宋,至今有600多年历史。这些古老建筑融汇了中西方的建筑风格,共同串联起这座城市百年发展的记忆。然而,在城市化的进程中,拥有历史记忆的骑楼在逐渐消失,一些骑楼因为得不到及时维护而破败腐朽。最值得注意的是,骑楼街区以经营五金家电为主,这样的业态形式与历史文化街区所应具备的品位相去甚远。当前不少历史文化街区或多或少地存在着这样的问题。在入选“中国历史文化名街”后,当地政府加大了对街区的保护与整治力度,制定了相关的保护规划,同时,注意改造老街的业态方式,逐步加大旅游和商业功能,遵循“生活延续性”的基本保护原则。如今,老街商业业态强调小型化、个性化、多样性的商业模式,使街区的保护、整治与街区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并将其成果惠及百姓。
目前已入选的 “中国历史文化名街”,如北京烟袋斜街、苏州的平江路和山塘街、黄山屯溪老街、重庆磁器口、拉萨八廓街、哈尔滨中央大街、无锡清名桥历史街区等,都是既完整保护了历史的风貌,又至今延续着街区的功能和文化的传承,保持了街区的活力,堪称全国历史文化街区保护的典范和样板。
这些街区在保护和整治过程中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如苏州在山塘街的保护和整治过程中,致力于整体风貌保护、重要节点修复、基础设施建设和文化内涵挖掘工作,推动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成果惠及民众,实现了文化遗产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良性互动;哈尔滨、扬州等城市通过完善基础设施,改善街区环境和居民生活,走出了一条政府主导、依法管理、群众参与的路子。这些成功的经验和模式值得全国的历史文化街区参考和借鉴。福州三坊七巷基本保留着唐宋遗存下来的坊巷格局和大量明清时期古建筑,当地政府对街区古建筑以地方工艺进行“修旧如旧”式保护修复,目前这里正在建设我国首个社区博物馆,历史文化街区成为社区博物馆中城市里坊制度、民清建筑特色、近代中国名人、闽都民俗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展区。
这些历史文化街区的实践既保护了文化遗产也将其保护成果惠及到当地民众,于是在第三届评选活动进行过程中,单霁翔对“中国历史文化名街”提出四好标准:坚持文物本体保护好,保证街区有真实遗存;周边环境整治好,保证人们生活健康有幸福感;社会经济发展好,保证人们日常的生产生活不因街区保护而受到影响;人们生活改善好,保证街区居民的生活有自尊。
提供完善立法的理论依据
3年来的评选与推介,不仅保护了文化遗产,为国内历史文化街区提供了借鉴经验的典范,它还使各地政府认识到,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既能提升城市形象,带动地区经济发展,同时又是一项能够使文化遗产保护成果惠及当地民众的民生工程,从而极大地提升了对具有自身特色的历史文化街区的关注和保护的热情,对于遏制城市“千城一面”的趋势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入选第二届“中国历史文化名街”的齐齐哈尔市昂昂溪区罗西亚大街虽然在入选之前并没有什么知名度,但它却是中东铁路沿线保存最为完整、最集中、数量最多、最能体现俄罗斯民族建筑特征的建筑群之一。当前,中东铁路沿线文化遗产的保护既面临着巨大的机遇,又面对着严峻的挑战。一些铁路沿线的重要遗产正遭遇被拆迁的命运,在这样的背景下,昂昂溪区罗西亚大街当选“中国历史文化名街”显然不仅仅是鼓励,更为中东铁路其他节点的保护树立了样本。每当看到文化遗产被抢救保护下来的消息,我们就格外受到鼓舞,这正是此项活动的意义所在。
在第三届入围街区名单公布之时,河南省洛阳市涧西工业遗产街成为“名街”评选以来首条入围的工业遗产街道。评选过程中不断呈现出新动态,保护的文化遗产类型愈发丰富。
如今,评审委员会专家们考虑到,未来随着评选活动的持续开展,将有越来越多的历史文化街区入选“名街”,已经入选的“名街”如果违背了最初的保护原则,是否可以撤销其称号的问题。有专家建议,可以参考世界文化遗产的撤销机制,对已经入选“中国历史文化名街”的街区进行监督。一旦出现破坏街区遗存及风貌的行为,首先对其进行警告;警告无效,则撤销其“名街”称号。
评选推介活动在今后的工作内容也将更加丰富和深入。活动组委会表示,将通过举办座谈会、开展课题研究等方式,进一步完善评选标准,确保评选工作的权威性和示范性。将以入选“中国历史文化名街”的街区为基础,开展对历史文化街区管理干部的系统培训工作,以深化街区保护意识,统一街区保护标准,成立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法律法规建设筹备组,并积极筹备开展针对历史文化街区现状的调查研究,为文化部、国家文物局制定历史文化街区保护相关法律法规提供现实依据和理论依据。
组委会还将以入选“中国历史文化名街”的街区为重点,选择具有代表性、典型性的历史文化街区为案例,在总结其保护经验的同时,提供专家咨询,完善保护措施,推出若干典型,并适时举办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成果展示活动,以点带面,进一步推动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工作。
(责任编辑:admin)- “扫一扫”关注融合网微信号
免责声明:我方仅为合法的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所发布的内容提供存储空间,融合网不对其发布的内容提供任何形式的保证:不保证内容满足您的要求,不保证融合网的服务不会中断。因网络状况、通讯线路、第三方网站或管理部门的要求等任何原因而导致您不能正常使用融合网,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发布的内容(包含但不限于融合网目前各产品功能里的内容)仅表明其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的立场和观点,并不代表融合网的立场或观点。相关各方及作者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分享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更与本站立场无关。相关各方及作者在我方平台上发表、发布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其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交易等方面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并承担相应风险。
根据相关协议内容,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已知悉自身作为内容的发布者,需自行对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负责,因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等所引发的一切纠纷均由该内容的发布者(即,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承担全部法律及连带责任。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相关栏目上所发布的涉嫌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或其他合法权益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经相关版权方、权利方等提供初步证据,融合网有权先行予以删除,并保留移交司法机关查处的权利。参照相应司法机关的查处结果,融合网对于第三方企业用户所发布内容的处置具有最终决定权。
个人或单位如认为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上发布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存在侵犯自身合法权益的,应准备好具有法律效应的证明材料,及时与融合网取得联系,以便融合网及时协调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并迅速做出相应处理工作。
融合网联系方式:(一)、电话:(010)57722280;(二)、电子邮箱:2029555353@qq.com dwrh@dwrh.net
对免责声明的解释、修改及更新权均属于融合网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