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融合网首页 > 文 化 > 旅游 >

安监总局称温州动车事故绝非天灾 已开通微博

来源:京华时报 作者:张然 责任编辑:admin 发表时间:2011-08-05 13:23 
核心提示:“7·23”动车事故是安全生产疏忽还是天灾?国务院事故调查组正在对事故原因、性质、责任进行调查。调查的情况将及时向社会公布.

国家安监总局回应热点问题

动车事故绝非“天灾”

本报讯(记者张然)昨天,国家安监总局新闻发言人黄毅做客强国论坛,就热点问题回应网友质疑。对于动车事故发生后网上一度盛传的“35人红线”质疑,黄毅公开予以否认。他表示,“7·23”动车事故“现在可以肯定地讲,这不是一场自然灾害,而是一起特别重大的铁路交通运输事故”。

“7·23”动车事故是安全生产疏忽还是天灾?黄毅称,目前,国务院事故调查组正在对事故原因、性质、责任进行调查。包括现场勘查取证、原始资料分析、相关技术设施检测检验和论证、相关知情人的查询,以及事故相关单位的调查取证,必要的模拟实验等。调查的情况将及时向社会公布。“现在可以肯定地讲,这不是一场自然灾害,而是一起特别重大的铁路交通运输事故,而且铁路方面也指出,事故暴露出安全管理上存在漏洞和问题。对此,事故调查组将给社会一个真诚的、负责任的交代。”

死亡人数是否存在“红线”?

“不存在35人红线”

动车事故发生后,网上有传言称重大安全责任事故死亡人数有一个神秘的“35人红线”,超出部分计算为“失踪”。对此,黄毅回应称,据他了解,没有所谓的神秘“红线”。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在界定事故的等级时,一般是以死亡人数来计算。比如,一次死亡3人到9人的为较大事故,10人到29人的为重大事故,30人以上的为特别重大事故。此外,也考虑事故的直接经济损失,以及受伤人员的数量。有些事故发生之后,在遇难人员遗体还没有全部找到的时候,一般是作为失踪,找到遗体之后,再计入死亡人数。所以不存在“35人红线”的问题。

如何处理“献礼之风”?

安全生产也是政绩

有网友提出,面子工程越来越多,是否该一改献礼之风,务实工作。

黄毅称,中央确定的以科学发展为主体,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的指导思想,在一些地方和领域并没有很好地落实,确实存在政绩工程、献礼工程、面子工程等现象。各级领导不仅要把经济发展作为政绩,也要把安全生产作为政绩。他指出,目前我国安全生产方面存在的主要弊端是“严格不起来、落实不下去”。一些地区和单位在安全生产的准入、管理及追责方面,仍存在施之以宽、施之以软的问题。同时,安全生产法规政策未真正落实到基层。

政府面对事故为何失语?

安监总局开通微博

接连发生煤矿、非煤矿山、道路交通事故和建筑物、桥梁垮塌事件,为什么只有报道后才发现存在这方面的安全隐患?黄毅说:“不是事故发生后才发现安全隐患,而是发生事故的单位对存在的隐患治理不彻底、不认真、不坚决。”

动车事故中,很多网友纷纷通过微博发布和获取信息。有网友指出,很多党政机构在重大突发事件发生时,总是失语或是慢半拍。黄毅透露,中办、国办已下发文件,对进一步推动政务公开、信息公开提出了更明确具体的要求。国家安监总局刚刚在人民网开通了官方微博,会定期发布政务信息,并与网友进行交流。

(责任编辑:admin)
    • “扫一扫”关注融合网微信号

    免责声明:我方仅为合法的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所发布的内容提供存储空间,融合网不对其发布的内容提供任何形式的保证:不保证内容满足您的要求,不保证融合网的服务不会中断。因网络状况、通讯线路、第三方网站或管理部门的要求等任何原因而导致您不能正常使用融合网,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发布的内容(包含但不限于融合网目前各产品功能里的内容)仅表明其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的立场和观点,并不代表融合网的立场或观点。相关各方及作者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分享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更与本站立场无关。相关各方及作者在我方平台上发表、发布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其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交易等方面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并承担相应风险。

    根据相关协议内容,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已知悉自身作为内容的发布者,需自行对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负责,因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等所引发的一切纠纷均由该内容的发布者(即,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承担全部法律及连带责任。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相关栏目上所发布的涉嫌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或其他合法权益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经相关版权方、权利方等提供初步证据,融合网有权先行予以删除,并保留移交司法机关查处的权利。参照相应司法机关的查处结果,融合网对于第三方企业用户所发布内容的处置具有最终决定权。

    个人或单位如认为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上发布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存在侵犯自身合法权益的,应准备好具有法律效应的证明材料,及时与融合网取得联系,以便融合网及时协调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并迅速做出相应处理工作。

    融合网联系方式:(一)、电话:(010)57722280;(二)、电子邮箱:2029555353@qq.com dwrh@dwrh.net

    对免责声明的解释、修改及更新权均属于融合网所有。

    新闻关注排行榜

    热门推荐 最新推荐

    热门关键字

    关于我们 - 融合文化 - 媒体报道 - 在线咨询 - 网站地图 - TAG标签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0-2020 融合网|DWRH.net 版权所有 联系邮箱:dwrh@dwrh.net 京公网安备 11011202002094号 京ICP备110145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