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融合网首页 > 工信 > 其他 >

拆解垃圾短信利益链

来源:南方都市报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韩杰 发表时间:2013-11-25 11:42 
核心提示:中国移动信息安全管理与运行中心主任张滨称,中国移动内部治理垃圾短信的队伍已经扩大到600人,并且日前在洛阳启用了中国移动信息安全运营中心,专业的治理团队将有利于更迅速地处理不良信息。

谁的手机里没个一两条垃圾短信?垃圾短信就像是“牛皮癣”一样顽固难除。这种强行打扰别人的方式,有的为营销,也有的是欺诈。既然以“垃圾”为名,说明它确实已到了过街老鼠人人喊打的地步。

有意思的是,手机从黑白屏发展到彩屏,从不能拍照到能拍照,从非智能到智能,其间有很多细分产业兴起,也有不少消亡,但垃圾短信却一直存在。这中间存在着明显的悖论———从产品的角度,垃圾短信是一种让人“不舒服”的推广方式,理论上应被市场所淘汰。然而十年来,它从未因产业进步而被淘汰,反而会随之升级,手段层出不穷,变得更为智能,也更为顽固。

从今年4月开始,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下称工信部)正式展开新一轮治理垃圾短信的专项行动。据南都记者从三大运营商内部获得的可靠消息,这是一次“绝不手软”的行动。

然而,如果你了解垃圾短信的来源、利益链和传播环境,便可自行判断,这次行动会不会是垃圾短信的末日。

这次动真格了?

“这一次真的很严,投诉量已经和运营商地级分公司领导的KPI(关键绩效指标)挂钩了,这是过去从未有过的。”康霖(化名)是一家大型广告公司的广东区负责人。在他们的传播渠道中,APP广告和短信广告被归为一类,都属于无线广告业务。他告诉南都记者,公司刚刚下文,运营商开始严控106特服端口号,“这不是开玩笑。”

“严管”的根源是用户投诉的集中爆发,垃圾短信问题已成为民众挥之不去的麻烦事。但这还不是重点,关键是垃圾短信年年挨批,年年严管,为何依旧我行我素?日积月累之下,国家相关部门的监管力度和运营商的态度开始遭受质疑。

按照工信部的要求,在今年4月展开的垃圾短信治理专项行动中,中国互联网协会组织基础电信企业、信息服务企业、安全厂商、手机厂商等成立了“反垃圾短信联盟”,建立了垃圾短信网间联动处理机制。

本月初,工信部公布的数据显示,从今年4月专项行动启动以来,三大运营商在中国关停违规端口18000个,拦截垃圾短信75亿条。

这看上去是一组颇为惊人的数字,但普通手机用户没什么概念。对此,电信行业资深分析师付亮举了个例子,“在去年双11前一天,也就是2012年11月10日,截至晚上8点,某营销公司一天发送的商家促销短信就超过1亿条。”

今年双11,如果不是垃圾短信“严打”正在进行中,这个数字的增长幅度说不定和淘宝当天的销售额增长幅度差不多。

不少像康霖这样和垃圾短信或多或少有些关联的人,都向南都记者透露过类似的消息———最近确实管得很严。那么,治理了半年之后的垃圾短信问题,到底解决了多少?

先来看看工信部和三大运营商的说法。日前,中国互联网协会反垃圾短信息联盟进行了第二届委员换届改选会,会上公布的一些数字基本还原了目前国内垃圾短信的状况。

工信部电信管理局副局长、反垃圾短信息联盟主任委员李湘宁称,“工信部前后进行过四次垃圾短信的集中整治,虽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距离人民群众的期望仍然有差距。”

中国移动信息安全管理与运行中心主任张滨称,中国移动内部治理垃圾短信的队伍已经扩大到600人,并且日前在洛阳启用了中国移动信息安全运营中心,专业的治理团队将有利于更迅速地处理不良信息。

中国电信集团公司公众客户事业部副总经理傅光明称,已有3000余万元用于垃圾短信的拦截系统建设,从今年4月到9月,该系统拦截垃圾短信累计达6.06亿条。

中国联通产品创新部经理陈扬帆表示,“据了解,不法分子利用主机设备和笔记本电脑自设‘伪基站’,压制运营商信号,可以不通过运营商网络发送垃圾短信,手段隐蔽,违法成本较低,当前正呈蔓延之势。”

“生产环节”尚未受到毁灭性打击

南都记者将上述几段“运营商说法”给身边五名不同职业的被访者看,其中三人认为对照运营商有些避重就轻,所谓的投入,自己作为用户端,并未明显感受问题有所缓解,更下意识地向记者展示了手机中的垃圾短信。另两人则感觉垃圾短信明显收少了,特别是周六日,楼市短信少了不少。

监管是否有效?目前未能有定论。但根据南都记者的调查了解,可以肯定的是,垃圾短信的“生产环节”,尚未受到毁灭性打击。

垃圾短信主要分三种类型,106特服端口号发送、普通号码发送、假基站发送。其中普通号码点对点发送和假基站发送同理,都需要通过短信群发器和固定的手机号码进行发送。假基站只是在此基础上伪造了发送通道,将原号码伪装为客服号码或其他特定个人号码,多用于欺诈。(责任编辑:韩杰)

  • “扫一扫”关注融合网微信号

免责声明:我方仅为合法的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所发布的内容提供存储空间,融合网不对其发布的内容提供任何形式的保证:不保证内容满足您的要求,不保证融合网的服务不会中断。因网络状况、通讯线路、第三方网站或管理部门的要求等任何原因而导致您不能正常使用融合网,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发布的内容(包含但不限于融合网目前各产品功能里的内容)仅表明其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的立场和观点,并不代表融合网的立场或观点。相关各方及作者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分享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更与本站立场无关。相关各方及作者在我方平台上发表、发布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其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交易等方面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并承担相应风险。

根据相关协议内容,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已知悉自身作为内容的发布者,需自行对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负责,因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等所引发的一切纠纷均由该内容的发布者(即,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承担全部法律及连带责任。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相关栏目上所发布的涉嫌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或其他合法权益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经相关版权方、权利方等提供初步证据,融合网有权先行予以删除,并保留移交司法机关查处的权利。参照相应司法机关的查处结果,融合网对于第三方企业用户所发布内容的处置具有最终决定权。

个人或单位如认为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上发布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存在侵犯自身合法权益的,应准备好具有法律效应的证明材料,及时与融合网取得联系,以便融合网及时协调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并迅速做出相应处理工作。

融合网联系方式:(一)、电话:(010)57722280;(二)、电子邮箱:2029555353@qq.com dwrh@dwrh.net

对免责声明的解释、修改及更新权均属于融合网所有。

新闻关注排行榜

热门推荐 最新推荐
关于我们 - 融合文化 - 媒体报道 - 在线咨询 - 网站地图 - TAG标签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0-2020 融合网|DWRH.net 版权所有 联系邮箱:dwrh@dwrh.net 京公网安备 11011202002094号 京ICP备110145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