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融合网首页 > 工信 > 其他 >

3G终端规模集采加剧 中电信左右摇摆(3)

来源:通信产业报 作者:通信产业报 责任编辑:admin 发表时间:2011-06-13 09:47 
核心提示:CDMA产业链的孱弱是中国电信接手C网之后,发展移动业务必须直面的最大挑战。与二代的G网手机、三代的WCDMA手机相比,C网终端的匮乏制约了中国电信发展移动业务。而在3G时代,终端对用户的吸引正日渐增强。因此,中

CDMA产业链的孱弱是中国电信接手C网之后,发展移动业务必须直面的最大挑战。与二代的G网手机、三代的WCDMA手机相比,C网终端的匮乏制约了中国电信发展移动业务。而在3G时代,终端对用户的吸引正日渐增强。因此,中国电信必须把扶持CDMA产业链作为其终端战略的重中之重。

在收购C网初始,G网市场几近饱和,业界对中国电信能否做好CDMA充满疑问,于是中国电信将自有营业厅和直销渠道改造成了手机卖场,组织手机招标,提供高额补贴,为C网产业链树立了信心。

众所周知,产业链的繁荣无法单靠某家运营商或者某家厂商,只有让利于全行业,行业才会壮大。中国电信从2009年下半年开始一步步实施C网终端社会化运作,包括采购、销售、渠道等。今年4月,中国电信合作四大手机国代商,社会化运作水平进一步深化。中国电信鼓励国代商直接铺货到零售卖场,减少中间环节,同时也鼓励国代商根据消费者喜好直接向终端厂商定制手机,而中国电信的角色将逐渐从台前走向幕后。

2011年被中国电信定义为智能手机年,其将主推多款旗舰型EVDO智能手机和中档千元3G智能机,承诺补贴不变。未来,中国电信还将引导CDMA终端标准化发展,推动CDMA终端芯片厂商与产业链的合作,加大对核心芯片及操作系统、行业应用等产业链环节的创新。

中国移动:以集采促TD终端成熟

TD-SCDMA产业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将取决于终端。但是由于TD技术本身不够成熟,主流厂商在TD终端上的犹疑与观望无法让中国移动满意。事实上很多终端企业只管付出,不问回报地投入TD产业,生存的却并不如意。

于是一方面中国移动两次出台TD终端专项激励资金,其中包括对TD无线座机的专项激励,希望撬动产业链加大TD终端投入。另一方面自主研发推出OPhone操作系统。一年之后,TD终端,尤其是TD芯片质量得到提升。但随之而来的问题是TD终端的价格一路走高。

所以,在经历放弃集采、让TD市场化的曲折之后,中国移动又再次抛出600万部的TD-CMMB终端集采大单,以期激活量产规模,降低TD手机售价。2011年,中移动TD-SCDMA终端集采规模将达3000万部,主推中高端集采、普及机集采、座机集采、平板电脑集采、特殊终端集采等,并进一步降低终端价格。

中国联通:明星机型抢市场

得益于成熟的WCDMA产业链,中国联通既无需像中国电信一样力推终端运营社会化,也不必如中国移动高额补贴TD终端,用集采大单调动产业积极性。但中国联通也并非完全可以高枕无忧。2G时代联通用户ARPU值不高,联通似乎也成为了低端代名词。因此3G时代,中国联通走了一条依靠明星手机提升用户质量的终端之路。(责任编辑:admin)

  • “扫一扫”关注融合网微信号

免责声明:我方仅为合法的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所发布的内容提供存储空间,融合网不对其发布的内容提供任何形式的保证:不保证内容满足您的要求,不保证融合网的服务不会中断。因网络状况、通讯线路、第三方网站或管理部门的要求等任何原因而导致您不能正常使用融合网,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发布的内容(包含但不限于融合网目前各产品功能里的内容)仅表明其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的立场和观点,并不代表融合网的立场或观点。相关各方及作者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分享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更与本站立场无关。相关各方及作者在我方平台上发表、发布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其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交易等方面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并承担相应风险。

根据相关协议内容,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已知悉自身作为内容的发布者,需自行对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负责,因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等所引发的一切纠纷均由该内容的发布者(即,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承担全部法律及连带责任。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相关栏目上所发布的涉嫌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或其他合法权益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经相关版权方、权利方等提供初步证据,融合网有权先行予以删除,并保留移交司法机关查处的权利。参照相应司法机关的查处结果,融合网对于第三方企业用户所发布内容的处置具有最终决定权。

个人或单位如认为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上发布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存在侵犯自身合法权益的,应准备好具有法律效应的证明材料,及时与融合网取得联系,以便融合网及时协调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并迅速做出相应处理工作。

融合网联系方式:(一)、电话:(010)57722280;(二)、电子邮箱:2029555353@qq.com dwrh@dwrh.net

对免责声明的解释、修改及更新权均属于融合网所有。

新闻关注排行榜

热门推荐 最新推荐

热门关键字

关于我们 - 融合文化 - 媒体报道 - 在线咨询 - 网站地图 - TAG标签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0-2020 融合网|DWRH.net 版权所有 联系邮箱:dwrh@dwrh.net 京公网安备 11011202002094号 京ICP备110145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