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融合网首页 > 工信 > 中国移动 >

融合·创新 2012中国IT两会29日蓉城召开

来源:计世网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admin 发表时间:2012-12-04 09:12 
核心提示:本届中国IT两会举办的云计算与物联网高峰论坛上,与会嘉宾就物联网、大数据背景下的云计算平台建设的实践经验进行分享,同时,交流了国内外最新技术、解决方案和研究成果。帮助业界准确把握新一代数据中心技术的未来走向、深入了解新一代数据中心的最佳实践,

中国IT业界和信息化领域最具影响力的年度盛会——2012中国IT财富(CEO)年会和中国信息主管(CIO)年会(以下简称“2012中国IT两会”)在成都世纪城国际会议中心举办。本届大会以“融合·创新 凝聚中国经济发展的科技驱动力”为主题,全面解读信息产业结构调整政策和产业布局,深度聚焦IT企业技术、业务和管理创新的新模式,从容展望物联网、云计算、三网融合等多元融合的行业发展趋势。

由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主办的中国IT两会,创办于2000年,始终致力于为中国信息化的产业力量和行业用户搭建彰显价值、沟通交流的桥梁,被认为是牵引中国IT产业未来发展和市场走向、探索信息化创新方略和深入应用的关键标杆。据悉,本届中国IT两会由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科学技术部和国家广播电视电影总局为指导单位,成都市人民政府、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计算机传媒集团《计算机世界》报社共同主办。

国家相关部委领导,国内外知名IT厂商负责人,IT及信息化领域专家学者,国内外新闻媒体记者等600人与会,包括工业和信息化部软件服务业司司长陈伟,工业和信息化部软件服务业司副巡视员谢渡婴,工业和信息化部软件服务业司综合处副处长李宏伟,工信部电子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所长、计世传媒董事长洪京一,著名投资人、美国IDG集团全球常务副总裁熊晓鸽,IT产业领军人物、美国AMD公司全球高级副总裁邓元銞等。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把“信息化水平大幅提升”纳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并明确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

工业和信息化部软件服务业司司长陈伟在2012中国IT两会上表示:发展和提升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对于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建设创新型国家,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提高国家信息安全保障能力和国际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十二五”时期,IT产业被赋予了转变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的新使命,提升以创新能力和创造高附加价值为代表的产业核心竞争力。作为两化融合最直接的推动力,IT产业在推进过程中,迷茫与信念共存。在2012中国IT两会上,成都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副主任李长虹介绍了成都市信息产业发展的情况和愿景,来自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软件产业研究部主任陈新河分析了2013年世界软件产业的发展态势,来自IDG、航天信息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移动集团公司、交通运输部、东软集团的知名专家和企业精英就电子政务、智能服务等IT及信息化领域的热门话题与企业关注的热点发表了主题演讲。

2012年,国内外经济形势发生了巨大变化,进入一个严峻发展期。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353480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7.7%。前三季度,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10.0%,增速比上半年回落0.5个百分点。面对困难,党中央、国务院提出坚持稳中求进,信息化被推到了带动中国新型工业化转型的最前沿。

本届中国IT两会的两场高峰对话,分别邀请了IBM、用友集团、网康科技、卫士通信、天府软件园等业界精英和福建省卫生信息中心、阳煤集团、中集青岛冷藏产业基地、科伦药业等代表性行业的CIO们共同探讨IT创新发展模式、提升产业价值链中的新机遇和两化深度融合的路径。

工业化与信息化应用已经进入到了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的应用阶段。中国本土的物联网企业发展迅速,尤其是在芯片、传感技术研发、移动终端制造、智慧城市建设等领域表现突出。同时,物联网技术在我国已经应用到农作物的温度、病虫灾害监测,交通的调度、管控,医疗的慢病监控、老年人养老护理监测,食品的追根溯源等方面。由于智能移动设备的普及、社交网络的发展以及物联网技术的推动,数据正在以每年50%以上的速度迅速增长,数据增加带来的数据的存储和管理难题,同时也推动数据分析和利用技术的进步。物联网、大数据已经成为云计算落地的最主要驱动力之一。大数据和物联网都需要高可扩展、高性能的数据中心支持,而这正是云计算所提供的,它们之间的结合将推动了数据中心的整体升级换代。

本届中国IT两会举办的云计算与物联网高峰论坛上,与会嘉宾就物联网、大数据背景下的云计算平台建设的实践经验进行分享,同时,交流了国内外最新技术、解决方案和研究成果。帮助业界准确把握新一代数据中心技术的未来走向、深入了解新一代数据中心的最佳实践,特别是理解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的技术实质和发展趋势。

2012中国IT两会举行主题论坛、分论坛、颁奖晚宴等活动,并颁发了2012中国信息产业领军人物奖、中国信息产业创新企业奖、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奖、推动中国信息化进程突出贡献奖、中国行业信息化最佳实践奖、中国信息安全突出贡献奖等奖项。主要议题包括:寻找“十二五”的中国机会,寻探中国经济转型方向,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的布局,信息产业与区域经济发展,西部信息产业发展的新契机,信息化推动产业和经济升级等。由成都市政府主办的第六届中国(成都)国际软件设计与应用大赛颁奖仪式同期举办。

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所长洪京一表示:今年IT两会再次落户成都,表明成都在全国乃至世界IT业界的重要地位正在愈发凸显,也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提出“优先推进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具体体现。

背景资料:寻根IT两会

IT两会即“中国IT财富CEO年会”和“中国信息主管CIO年会”,自2000年期每年一届,由国务院信息化办公室以及中国最大的 IT信息服务商——中国计算机世界传媒集团携《计算机世界》报社创办。始终致力于为中国信息化的产业力量和行业用户搭建彰显价值、沟通交流的桥梁,被认为是牵引中国IT产业未来发展和市场走向、探索信息化创新方略和深入应用的关键标杆。

2000年9月12日,《计算机世界》报创刊20周年之际,“中国IT财富年会”在北京隆重召开,这是中国IT产业有史以来的第一次盛会,联想、长城、方正、清华紫光、浪潮、惠普、Cisco、康柏、微软、EPSON、佳能、Acer等国际IT业最知名的50家企业的最高决策者齐聚首,共同就新经济与传统IT产业的互动与结合、企业可持续发展与转型期的新投资方向(融资、再投资)、IT企业面临的全球经济一体化与区域经济问题等展开主题对话与激烈讨论。

对于中国IT产业而言,2003年是极不寻常的一年,是中国入世第二年,也是融入全球IT产业的关键时段。信息化浪潮席卷全国,为2003年的IT产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政策氛围和市场环境,用户需求变得愈加明确和理性,促使IT企业从市场培育者向产品和方案供应者的角色转变。

2003年,在连续举办了3届“中国IT财富年会”后,这一中国IT行业盛会在内容和形式上都有重大创新——CIO从信息化幕后走向前台。自此,中国IT财富年会(CEO)暨中国信息主管(CIO)年会形式确立,即如今业内久负盛名的“中国IT两会“。

(责任编辑:admin)
    • “扫一扫”关注融合网微信号

    免责声明:我方仅为合法的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所发布的内容提供存储空间,融合网不对其发布的内容提供任何形式的保证:不保证内容满足您的要求,不保证融合网的服务不会中断。因网络状况、通讯线路、第三方网站或管理部门的要求等任何原因而导致您不能正常使用融合网,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发布的内容(包含但不限于融合网目前各产品功能里的内容)仅表明其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的立场和观点,并不代表融合网的立场或观点。相关各方及作者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分享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更与本站立场无关。相关各方及作者在我方平台上发表、发布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其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交易等方面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并承担相应风险。

    根据相关协议内容,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已知悉自身作为内容的发布者,需自行对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负责,因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等所引发的一切纠纷均由该内容的发布者(即,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承担全部法律及连带责任。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相关栏目上所发布的涉嫌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或其他合法权益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经相关版权方、权利方等提供初步证据,融合网有权先行予以删除,并保留移交司法机关查处的权利。参照相应司法机关的查处结果,融合网对于第三方企业用户所发布内容的处置具有最终决定权。

    个人或单位如认为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上发布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存在侵犯自身合法权益的,应准备好具有法律效应的证明材料,及时与融合网取得联系,以便融合网及时协调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并迅速做出相应处理工作。

    融合网联系方式:(一)、电话:(010)57722280;(二)、电子邮箱:2029555353@qq.com dwrh@dwrh.net

    对免责声明的解释、修改及更新权均属于融合网所有。

    新闻关注排行榜

    热门推荐 最新推荐

    热门关键字

    关于我们 - 融合文化 - 媒体报道 - 在线咨询 - 网站地图 - TAG标签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0-2020 融合网|DWRH.net 版权所有 联系邮箱:dwrh@dwrh.net 京公网安备 11011202002094号 京ICP备110145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