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融合网首页 > 工信 > 中国移动 >

开放网络能力:推动运营商与产业链共赢

来源:labs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admin 发表时间:2012-03-28 11:58 
核心提示:在这场移动互联网产业的大跃进过程中,许许多多直接面向最终用户的第三方服务应运而生,这使得耗费巨资投入网络建设的电信运营商没能获得想象中的丰厚回报,甚至原本在产业链中占据的主导地位也面临着挑战。

开放网络能力,释放移动互联网能量

近年来,随着新一代移动宽带网络陆续投入商用,全球移动互联网产业迅速成长起来。据估计,2011年整个移动通信行业产值将达1.3万亿美元,其中约有3000亿美元来自数据业务收入。这还仅仅是冰山的一角,如果把社交、广告、游戏、电商等传统互联网业务向移动平台延伸产生的收益也考虑在内,那么移动互联网产业在近几年的发展完全可以用“奇迹”来形容。

在这场移动互联网产业的大跃进过程中,许许多多直接面向最终用户的第三方服务应运而生,这使得耗费巨资投入网络建设的电信运营商没能获得想象中的丰厚回报,甚至原本在产业链中占据的主导地位也面临着挑战。电信运营商要避免成为“哑管道”,在移动互联网演进的新阶段获得更大成功,就一定要顺应从封闭到开放的大趋势,及早走上能力开放这条必由之路。

以更加开放应对市场挑战

目前,各大手机厂商、操作系统提供商和互联网服务提供商纷纷设立了自己的应用商店以及支付系统,广大消费者可以由此轻松接触到各类应用,大大降低了运营商作为应用销售渠道和入口的必要性、重要性。随着用户的增多,一些第三方应用商店渐渐打出了名气,运营商自己的应用销售平台已经无力争夺市场主导权。

另一方面,对于运营商而言,无论是新型数据业务还是传统业务,都面临着巨大挑战。在新型数据业务上,运营商很难跟为数众多的规模小、反应快、执行力强的创新团体进行竞争,诸如中国移动的“139说客”、中国联通的“沃联系”等业务,推出至今一直难以获得市场的认同。在传统数据服务领域,米聊、微信等新兴互联网通讯应用,不仅提供了更友好的人机界面,还通过不断改进的私有协议为用户提供在线、发送状态等更好的业务体验,对运营商的同类业务产生了巨大威胁。

面对如此严峻的现状,简单的封堵竞争对手并不符合运营商的长远利益,现在需要找到一个更好的市场切入点,巩固自己在移动互联网产业中的领导地位。Vision Mobile在2010年调查了开发人员对于运营商网络能力和参与业务竞争的态度,结果显示,虽然开发者们并不看好运营商直接参与移动互联网服务竞争,但对运营商的网络能力却非常感兴趣,特别是通信网络在计费、位置、短信、用户肖像、鉴权授权等方面的独特能力。这充分表明,一个潜力巨大的运营商网络能力开放市场正在等待挖掘。

网络能力开放两种模式

网络能力开放并不是一个新概念,谷歌、百度、淘宝等成功的互联网服务提供商都在全力开放自己的平台,以期最大程度地参与用户的日常生活,这已经成为当下移动互联网产业链竞争的核心。

运营商从“移动梦网”时代开始,就已经向专业开发者和开发团体提供各种通信接口的调用功能。为了适应流行的web2.0应用开发节奏,吸引更多的开发者和创新应用服务,运营商可以基于表述性状态转移(RESTful)规范提供轻量级的能力调用接口,让外部开发人员也能轻松使用各类电信业务能力,从而赢得数量庞大的开发人员和他们源源不断的创意,最终在业务服务的竞争中占据领先地位。

运营商与专业开发者和团队之间的合作模式比较明晰,主要有按使用次数计费、按业务收入分账、以及按广告收入分成等几种形式。按使用次数计费是最简单的模式,运营商和开发者之间是出租方和承租者的关系,合作深度较浅;按业务收入分账适合盈利前景较好的业务,属于双方的共同投资,合作深度较深;按广告收入分成则是前两者的折中,业务本身并不一定盈利,但是附属的广告收入可能是双方合作的支撑点,因此合作深度适中,也比较符合当前免费应用流行的大趋势。

(责任编辑:admin)
    • “扫一扫”关注融合网微信号

    免责声明:我方仅为合法的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所发布的内容提供存储空间,融合网不对其发布的内容提供任何形式的保证:不保证内容满足您的要求,不保证融合网的服务不会中断。因网络状况、通讯线路、第三方网站或管理部门的要求等任何原因而导致您不能正常使用融合网,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发布的内容(包含但不限于融合网目前各产品功能里的内容)仅表明其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的立场和观点,并不代表融合网的立场或观点。相关各方及作者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分享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更与本站立场无关。相关各方及作者在我方平台上发表、发布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其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交易等方面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并承担相应风险。

    根据相关协议内容,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已知悉自身作为内容的发布者,需自行对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负责,因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等所引发的一切纠纷均由该内容的发布者(即,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承担全部法律及连带责任。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相关栏目上所发布的涉嫌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或其他合法权益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经相关版权方、权利方等提供初步证据,融合网有权先行予以删除,并保留移交司法机关查处的权利。参照相应司法机关的查处结果,融合网对于第三方企业用户所发布内容的处置具有最终决定权。

    个人或单位如认为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上发布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存在侵犯自身合法权益的,应准备好具有法律效应的证明材料,及时与融合网取得联系,以便融合网及时协调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并迅速做出相应处理工作。

    融合网联系方式:(一)、电话:(010)57722280;(二)、电子邮箱:2029555353@qq.com dwrh@dwrh.net

    对免责声明的解释、修改及更新权均属于融合网所有。

    新闻关注排行榜

    热门推荐 最新推荐
    关于我们 - 融合文化 - 媒体报道 - 在线咨询 - 网站地图 - TAG标签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0-2020 融合网|DWRH.net 版权所有 联系邮箱:dwrh@dwrh.net 京公网安备 11011202002094号 京ICP备110145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