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HDMI in 网络盒对有线的影响
一篇拙文。欢迎拍砖。
HDMI in到底会让有线运营商凤凰涅磐还是鸠占雀巢?
--分析传统机顶盒+HDMI in 安卓智能盒的结合对有线运营商的影响
在刚刚过去的CCBN展会上,看到多家公司展出了具有HDMI IN功能的安卓机顶盒,可以与原有的有线机顶盒结合起来,形成“1+1”的叠合,面向用户服务。在展场把玩了一些,感受怪诞却不清晰。正好这两日,圈里一干人士也有这方面的讨论,联想到去年华为发布了同样具有HDMI IN功能的“秘盒”,以及前年在X数研究院见到的具有HDMI IN功能的安卓机顶盒。遂把前后所思,众家之想,形成文字,愿不偏颇。
首先理一理“1+1”叠合模式下的各方关系。这里面涉及到的直接各方有:有线电视运营商、用户、旧机顶盒、新机顶盒。以及旧机顶盒所带来的有线电视业务和新HDMI IN机顶盒所带来的“跨界”业务。也即是说这里面是六方关系。站上每一方的角度上,维度观都会发生变化。
在用户这个最终的落脚点上,他们想法各异,追求不同。但大体上都希望价格低,质量好,内容多,操作易。至于信源来自哪里,用户也自是不会去关心是否盗版,盗链。除非实在是不能获得好的观看体验,才会放弃。而对于有线电视运营商和旧机顶盒,用户总认为不如电信运营商的套餐灵活,也不如互联网的内容多样,但是一到重要时刻,如“春晚”,“我是歌手”,“最强大脑”,“中国好声音”又都会回来,因为互联网渠道很难获得良好的收视体验,IPTV也难说保证。此时有线电视又成了用户口中的好来。但终究有线却成了不少用户眼中的鸡肋。
与有线运营商的朋友就新一代终端的选型定义问题,进行过不少交流,实在是恼人得很。新型终端应该具备哪些优良品质和业务扩展面向才能满足未来5-8年的运营生命周期呢?安卓系统已经不再是要不要用的问题,而是要如何用才符合运营商体系利益的事情。如何把运营构建在更先进的技术基础上,并且实现可持续发展。围绕讨好用户,为人民服务来设计。
对于“HDMI IN”这类的跨界机顶盒,它们不仅带来新的终端理念,也带来新的应用服务模式,因为安卓系统本身的应用属性已具备跳出运营商条框束缚的能力,完全可以脱离甚至砍切有线电视运营商的服务体系。绝对不能看作“DVB+OTT”,而是彻彻底底的“OTT+DVB”,也即把DVB当成OTT的一个组成部分。所谓的HDMI IN既可以看作“和亲”之举,也可以看成险恶的“偷窃”。HDMI IN的叠合模式,私下看来,是跨界者多种考虑因素下的产物,一边看起来显得很有诚意,具有新业务与老业务的妥协空间;另一边看却又包藏私心,HDMI IN机顶盒完全可以无需建立在任何运营商之上就可以实现服务。假设跨界机顶盒通过升级扩展带来的新业务与老机顶盒的增值和互动部分是冲突的,但因用户入口及最终出口都在HDMI IN机顶盒这侧,有线机顶盒的信号可以随时被屏蔽掉;HDMI IN机顶盒此时已完全让传统有线机顶盒和业务成为附属,从当初寄生在有线老机顶盒上,到最终抛弃有线也将是高概率事件。
包括有线运营商,通讯运营商在内的具有运营意图的实体网络运营商因实体靠近用户,具有比互联网运营方,虚拟运营商更好的天然条件。实体网络运营商拼了老命般的在解决最后一百米的入户效果问题,如果在解决入户效果问题后,却将业务承载终端拱手让予不能实际控制的运营体,那前面干的这番事无异于打了水漂。而如果只看到了HDMI IN机顶盒能保住暂时的用户存量不流失,但是入口权的丧失,迟早有一天也会因此丢掉辛苦建立起来的业务体系。就算运营商体系自己构建HDMI IN+老盒子的服务体系,那为何不直接为用户升级换代老机顶盒?本指望通过引入“跨界”机顶能承载未来的增值业务,而一旦如前文所述被野蛮接管,有线网络运营商辛辛苦苦发展的存量用户就等于拱手相送。何况两个机顶盒同时存在的场景,操作上的周折也将考验用户本已脆弱,浮躁的心。引入HDMI IN机顶盒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相信从运营的利益追求出发已然有判断。
最后。现在要考虑的不是有无DVB与OTT共存的可能,而是要为占住入口阵地而斗争。必须清醒的看到,HDMI IN这类“OTT+DVB”型态的机顶盒对有线的业务体系将何等摧毁。不管是运营商主导,还是B2C进入,现在的跨界融合,基本都是在往有线的既往业务模式上捅刀子,可有线电视网络并不代表落后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责任编辑:韩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