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网融合背景下广电未来发展之路
进入21世纪,传统广电、电信行业在新的产业变革、技术快速提升、传输通道多样性、用户需求日益增加的过程中,作为相应行业主管部门与运营商针对自身传统网络的特点各自提出了相应的规划与定义,NGB(Next Generation Broadcasting,下一代广播电视网)、NGN(Next Generation Network,下一代网络)、NGI(Next Generation Internet,下一代互联网)于是乎脱颖而出。
上述三个新名词中,NGN、NGI作为全球通信行业的标准已被中国业内外人士所熟知,唯独NGB是由中国广电行业所独创的一个新名词。
在光进铜退、光纤到户、新兴传输通道频现的今天,由中国广电系统所独创的NGB概念、技术从诞生初期就备受业内外人士不同层面的关注。
何为NGB?NGB的准确定义是什么?NGB与三网融合是种什么样的关系?面对三网融合的未来目标,面对来自互联网和通信网的挑战,NGB究竟有何优势呢?能给广电带来多大的发展机会?这是否真的是一场顺应时代要求的技术变革?广电运营商与厂商应该如何看待NGB?NGB未来的发展趋势……
10月29日,ICTC2010中外专家NGB论坛,来自美国有线电视实验室执行副总裁克里斯•拉莫斯、美国有线电视实验室先进网络技术部副总裁丹尼尔•赖斯、美国有线电视实验室DOCSIS技术规范主任马修•史密特、博通宽带通讯事业部宽带运营接入产品资深产品市场总监Ernie Bahm、深圳天威视讯总工程师徐江山、北京歌华有线总工程师何拥军、江苏广电副总工程师林宝成、华为核心网数据中心与媒体网络产品线总裁李三琦、ARRIS公司中国区业务拓展副总裁吴明健、中科院声学研究所研究员侯自强、中国广电协会技术工作委员会理事唐明光、摩托罗拉家庭宽带事业部方案总监周春生、国家宽带网络与应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高义河、中兴通讯方案营部总工李伟、同洲电子上海办事处主任严戈、中国广电协会技术工作委员会副会长金乃辉等十余位国内外知名研究机构、广电运营商、技术提供商人士围绕着上述问题依次进行了发言及相关话题的探讨。
此次讨论会是由ICTC组委会共同主席、《世界》系列杂志总编辑谭民望主持。
NGB必须做到可管可控
2010年6月12日公布的三网融合试点方案中提到要加快广电网络的改造,首批12个三网融合试点地区(城市)在2012年底前使宽带接入能力超过100MB/S,同时以光纤同轴混合网为基础推进光纤入户。
显然加快NGB建设已成为广电在此次三网融合试点过程中一个重要任务,为此,7月8日,广电总局科技司发出通知,决定成立NGB工作组,以工作组方式接受相关企事业单位及高校技术专家的报名申请,共同推进NGB技术研究成果的应用。
按照广电总局的规划,到2015年建设规模化的覆盖全国的运营网络,单用户实际接入速率达到100兆,达到与电信网平等竞争与合作的水平。
而中国联通、中国电信所采取的“光纤到楼、光纤到户”工程,其目标就是与每个有线电视用户家中的有线网相竞争甚至于最终的取代,这样的带宽举措进一步促使广电系统要加快NGB建设步伐,为此,NGB作为广电系统目前及未来三网融合中最核心的战略举措之一,从其诞生以来就备注各方关注。
用户寄予的厚望与竞争环境的不断变革使得各地有线电视网络运营商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竞争压力。
对于什么叫NGB、什么不叫NGB,周春生给出了一个自己的定义,他表示只要满足三点要素即可称之为NGB网络——1、提供足够宽带给用户;2、满足用户对于视频的爆炸性的需求;3、满足用户需求的连接性。其个人认为,体系架构并没有严格规定,关键在于如何建设快速网络。
李三琦则表示从媒体服务业务层面来看,NGB网络不仅是一个传输通道,更是一个媒体的网络,在网络架构方面要超越IP网、超越原来的网络。(责任编辑:吴秀凤)
- “扫一扫”关注融合网微信号
免责声明:我方仅为合法的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所发布的内容提供存储空间,融合网不对其发布的内容提供任何形式的保证:不保证内容满足您的要求,不保证融合网的服务不会中断。因网络状况、通讯线路、第三方网站或管理部门的要求等任何原因而导致您不能正常使用融合网,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发布的内容(包含但不限于融合网目前各产品功能里的内容)仅表明其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的立场和观点,并不代表融合网的立场或观点。相关各方及作者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分享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更与本站立场无关。相关各方及作者在我方平台上发表、发布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其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交易等方面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并承担相应风险。
根据相关协议内容,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已知悉自身作为内容的发布者,需自行对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负责,因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等所引发的一切纠纷均由该内容的发布者(即,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承担全部法律及连带责任。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相关栏目上所发布的涉嫌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或其他合法权益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经相关版权方、权利方等提供初步证据,融合网有权先行予以删除,并保留移交司法机关查处的权利。参照相应司法机关的查处结果,融合网对于第三方企业用户所发布内容的处置具有最终决定权。
个人或单位如认为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上发布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存在侵犯自身合法权益的,应准备好具有法律效应的证明材料,及时与融合网取得联系,以便融合网及时协调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并迅速做出相应处理工作。
融合网联系方式:(一)、电话:(010)57722280;(二)、电子邮箱:2029555353@qq.com dwrh@dwrh.net
对免责声明的解释、修改及更新权均属于融合网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