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融合网首页 > 工信 > 移动互联网 >

Instagram用户一年增三倍 仍在探索商业模式

来源:腾讯科技 作者: 无忌 责任编辑:admin 发表时间:2013-04-11 09:13 
核心提示:市场调研公司Gartner消费技术研发总监布莱恩·布劳(Brian Blau)称,“如果没有营收压力,或许Instagram将会采取观望的态度。他们目前的战略主要是围绕着构架基础展开,面向未来创建自己的功能。”

北京时间4月10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时代》杂志网络版今天撰文指出,Facebook收购Instagram已过去一年时间。虽然Instagram用户数量在这一年当中增长了三倍以上,员工人数也实现翻番,但它还没有给Facebook带来一分钱的收入,依然在探索理想的商业化模式。以下为文章内容摘要:

对Facebook来说,一幅画的价值要比1000句话高出许多。去年4月--事实上也就是一年前的今天--这家社交媒体巨头统一以10亿美元(最终的收购价格由现金和股票组成,因为Facebook股价的下滑导致收购价格在交易完成时降至7.15亿美元)的价格收购快速增长的图片共享社交网络Instagram。这一超高的收购价格,远远超过Instagram当时5亿美元的估值,有些人怀疑Facebook的做法会引起新一轮的“互联网泡沫”。一年后,在Instagram未来是否给Facebook带来巨大回报的问题上,外界依旧存在巨大争论。不过,Facebook正在为保证Instagram显示收入奠定基础。

许多数据表明,在被Facebook收购之后,Instagram在过去一年成绩斐然。在被Facebook收购时,Instagram拥有约3000万用户。如今,Instagram的月活跃用户总数已超过1亿,每天上传超过4000万张照片。Instagram的员工数量增长一倍以上,已超过了25人,其中包括了来自于Facebook的新运营总监。

尽管取得了高速增长,但是依然很难讲Facebook收购Instagram是否划算。迄今为止,虽然Instagram首席执行官凯文·斯特罗姆(Kevin Systrom)称公司的目标是实现自给自足,但是该公司依然没有获取营收,也并未讨论任何商业化计划。Facebook的财务支持可能一直保护着Instagram不受到应得的财务压力。市场调研公司Gartner消费技术研发总监布莱恩·布劳(Brian Blau)称,“如果没有营收压力,或许Instagram将会采取观望的态度。他们目前的战略主要是围绕着构架基础展开,面向未来创建自己的功能。”

当然,查阅Facebook的货币化战略,便会寻找出Instagram未来可能采取的营收途径。Edward Jones分析师约什·奥尔森(Josh Olson)预计,Instagram用户信息流中最终将出现广告,这种方式类似于Facebook在动态消息中植入广告产品。奥尔森说,“大家不必过于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认为他们将采用何种模式的商业战略。我认为在融入Facebook之前,Instagram不会采用这种模式。”

迄今为止,Instagram惟一一次的创收尝试已无功而返。去年12月,当Instagram宣布将修改服务条款,允许广告商购买用户的照片和数据,但“不会给予用户任何补偿”之后,曾引起了Instagram用户的强烈不满。尽管Instagram宣称用户的强烈反应是对新规的过度解读,但是这家公司很快便做出让步,并在服务条款中撤掉了令人不快的关于广告的话语。布劳表示,这一插曲是Facebook弄巧成拙的典型例证,但对Instagram的成功可能不会具有长期的影响。

虽然用户可能会担心Instagram的广告,但是品牌却对此前景非常兴奋。它们早已开始利用Instagram平台作为视觉营销公司。根据社交媒体分析公司Simply Measured提供的数据,在全球100大品牌当中,已经有59个品牌登陆Instagram,数量超过了2012年8月份的40个。在Instagram被收购前一年,通用电气便已在这个社交网络上创建了帐号,试图借此吸引科技迷。通用电气全球品牌营销执行总监琳达·波夫(Linda Boff)表示,相对于其它社交网站,Instagram上的广告给人感觉更合理。她说:“在Instagram这个平台上,品牌厂商可以塑造智能型、原生态的形象。很显然,我们对这一前景非常看好。”

正如《广告时代》在上周报道的那样,一个襁褓中的广告市场已在悄然形成。流行天后碧昂丝最近在她的Instagram帐号上推出了一个百事可乐的广告,该广告获得了32万次“喜欢”,以及超过3700条评论。球星勒布朗·詹姆斯(LeBron James)和妮可·里奇(Nicole Richie)等名人也向Instagram上传了许多照片,而这些照片的主要作用是产品推广广告。时装公司Rebecca Minkoff首席执行官尤里·明可夫(Uri Minkoff)对此表示,“品牌广告以图片为基础,Instagram是一个基于图片的平台,因此我认为Instagram会朝着该方向发展。”

明可夫希望除广告外,Instagram还将会开发其它的商业工具,直接面向消费者销售产品。目前,Instagram的照片说明文字不得包含可点击的链接,相比Pinterest等竞争对手,更难以起到“行动号召”营销工具的作用。明可夫说,“许多次当消费者看到图片后,就想要购买产品,对我们而言尤为如此。我想销售数据会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类似于Facebook在近期发布的Facebook Gifts,准许用户为自己的Facebook好友购买虚拟物品,在未来对Instagram也会有意义。

虽然Instagram还没有为Facebook带来一分钱收入,但是已经给Facebook提供了一些战略利益。如果Facebook没有收购Instagram,后者有可能会成为Facebook的主要竞争对手之一,或者是被像Twitter这样的竞争对手收购。《纽约时报》曾报道称,Twitter曾出价5.25亿美元收购Instagram。没有成为竞争对手,Facebook多了一个吸引新用户的平台,同时拴住可能流失的现有用户的心。

作为一家移动为先的公司,Instagram同样在Facebook扩大新兴社交媒体领域的地位上起到了帮助作用。互联网流量监测结构ComScore的统计数据显示,今年2月份,Instagram移动应用的日用户数量比Twitter的官方iPhone和Android应用用户数量多出350万。如今,Instagram已经整合到了Facebook面向谷歌(微博)Android操作系统打造的新社交界面Facebook Home中。Instagram还催生了大批专注于移动和视觉效果的跟风者,如Twitter旗下的微视频平台Vine和新社交网络Pheed。

Instagram当然通过Facebook雄厚的财力和庞大的用户基础获益。斯特罗姆能和他的团队是否能够为Facebook带来营收目前仍不得而知,不过市场分析师现在已不再讨论Facebook是否高价收购Instagram的问题。

奥尔森表示,“Instagram依然是一个非常引人注目、流行的平台。Instagram的品牌非常强大,依然有着巨大的增长潜力。当前的主要问题是这个平台什么时候才会关注创收的问题,而且这么做不会疏远自己的用户。”

(责任编辑:admin)
    • “扫一扫”关注融合网微信号

    免责声明:我方仅为合法的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所发布的内容提供存储空间,融合网不对其发布的内容提供任何形式的保证:不保证内容满足您的要求,不保证融合网的服务不会中断。因网络状况、通讯线路、第三方网站或管理部门的要求等任何原因而导致您不能正常使用融合网,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发布的内容(包含但不限于融合网目前各产品功能里的内容)仅表明其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的立场和观点,并不代表融合网的立场或观点。相关各方及作者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分享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更与本站立场无关。相关各方及作者在我方平台上发表、发布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其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交易等方面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并承担相应风险。

    根据相关协议内容,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已知悉自身作为内容的发布者,需自行对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负责,因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等所引发的一切纠纷均由该内容的发布者(即,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承担全部法律及连带责任。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相关栏目上所发布的涉嫌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或其他合法权益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经相关版权方、权利方等提供初步证据,融合网有权先行予以删除,并保留移交司法机关查处的权利。参照相应司法机关的查处结果,融合网对于第三方企业用户所发布内容的处置具有最终决定权。

    个人或单位如认为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上发布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存在侵犯自身合法权益的,应准备好具有法律效应的证明材料,及时与融合网取得联系,以便融合网及时协调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并迅速做出相应处理工作。

    融合网联系方式:(一)、电话:(010)57722280;(二)、电子邮箱:2029555353@qq.com dwrh@dwrh.net

    对免责声明的解释、修改及更新权均属于融合网所有。

    新闻关注排行榜

    热门推荐 最新推荐

    热门关键字

    关于我们 - 融合文化 - 媒体报道 - 在线咨询 - 网站地图 - TAG标签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0-2020 融合网|DWRH.net 版权所有 联系邮箱:dwrh@dwrh.net 京公网安备 11011202002094号 京ICP备110145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