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融合网首页 > 工信 > 网络视频 >

排位变更突显视频网站发展三大趋势

来源:新民晚报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韩杰 发表时间:2012-08-06 15:13 
核心提示:腾讯视频则依托腾讯旗下诸多优质平台,打造出集合视频资讯化、视频互动化和视频社交化于一体的运营模式,通过和腾讯微博、Qzone的深度结合,最大限度地体现出腾讯视频的社会化媒体属性。

视频网站起于2005年,经过一番几起几落的角逐,目前市场格局已经初步清晰。据艾瑞最新统计数据,优酷依然领跑视频行业月度用户覆盖超过27000万人;而腾讯视频的月用户覆盖量达到了22745.30万人,超越土豆网跃升至第二位;随后是土豆和搜狐视频,用户均在21000万人上下。从趋势图可以看出,腾讯视频的用户覆盖增长潜力是五大视频网站中最强的。作为在国内在线视频网站中起步最晚的腾讯视频,能获得如此成绩实属不易,而腾讯视频的增长趋势也反映出视频市场的三大趋势。

趋势一:化简为繁的内容演变

Youtube以UGC模式在视频行业大行其道,国内也掀起了一股UGC浪潮,无论是优酷、土豆还是56网,都在这股UGC风潮抢得先机。但是随着视频行业的不断发展,以UGC内容为核心的发展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用户的需求,在营销方面难以达到广告主的目标。

据comscore统计数据,一段30秒的广告在长视频、中视频、短视频的完成率分别是90%、73%和63%。对以片头广告为主要收入的视频网站而言,这一数据也体现出UGC内容在营销方面的短板。视频网站内容由UGC向长视频甚至综合视频内容的转变不可避免。

腾讯视频自2011年4月进入市场,以“海量正版,精品原创”为核心发展思路,大力发展视频内容,而UGC方面腾讯视频推出“腾讯播客”不断向用户输出优质原创作品,同时大力打造“腾讯出品”原创节目,极大丰富了内容种类。

趋势二:平台优势发酵,释放在线视频媒体价值

随着facebook、twitter的产生,“社会化媒体”成为互联网行业中提及频率最高的词汇之一,而视频网站也开始借助社会化媒体平台发展自身社会化媒体属性。

以优酷、土豆为代表的垂直类视频网站通过与微博、SNS社区等平台的结合,实现单纯视频网站向社会化媒体的过渡。而搜狐视频也通过搜狐微博、搜狐白社会等自有平台向社会化媒体阵营靠拢。腾讯视频则依托腾讯旗下诸多优质平台,打造出集合视频资讯化、视频互动化和视频社交化于一体的运营模式,通过和腾讯微博、Qzone的深度结合,最大限度地体现出腾讯视频的社会化媒体属性。

趋势三:全心全意专注用户体验对于视频网站来说,优质的用户体验也是打造品牌差异化的关键。

早在2011年6月,腾讯视频部就宣布腾讯视频将采用网页+客户端双平台战略,推出腾讯视频PC客户端,并随之又推出手机、Pad客户端,整合线上、线下资源;2011年,乐视网也分别推出“乐视网络电视”和“乐视影音”两种PC端产品;2012年5月,搜狐视频低调推出“搜狐影音”。而近日,领跑行业的优酷也宣布发布“优酷PC客户端”。其实,客户端的发展这几年非但没有因为视频网站的发展而受到挤压,相关数据表明,除了视频网站,在线视频客户端对于用户来说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观影方式。

根据艾瑞报告指出,2012年在线视频已经成为用户日均使用时间最长的网络应用,同时,视频用户规模也在不断扩大。在此基础上,视频网站在内容、服务和平台方面的投入也会更加完善,在线视频或将再次迎来发展高峰。

(责任编辑:韩杰)
    • “扫一扫”关注融合网微信号

    免责声明:我方仅为合法的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所发布的内容提供存储空间,融合网不对其发布的内容提供任何形式的保证:不保证内容满足您的要求,不保证融合网的服务不会中断。因网络状况、通讯线路、第三方网站或管理部门的要求等任何原因而导致您不能正常使用融合网,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发布的内容(包含但不限于融合网目前各产品功能里的内容)仅表明其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的立场和观点,并不代表融合网的立场或观点。相关各方及作者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分享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更与本站立场无关。相关各方及作者在我方平台上发表、发布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其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交易等方面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并承担相应风险。

    根据相关协议内容,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已知悉自身作为内容的发布者,需自行对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负责,因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等所引发的一切纠纷均由该内容的发布者(即,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承担全部法律及连带责任。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相关栏目上所发布的涉嫌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或其他合法权益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经相关版权方、权利方等提供初步证据,融合网有权先行予以删除,并保留移交司法机关查处的权利。参照相应司法机关的查处结果,融合网对于第三方企业用户所发布内容的处置具有最终决定权。

    个人或单位如认为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上发布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存在侵犯自身合法权益的,应准备好具有法律效应的证明材料,及时与融合网取得联系,以便融合网及时协调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并迅速做出相应处理工作。

    融合网联系方式:(一)、电话:(010)57722280;(二)、电子邮箱:2029555353@qq.com dwrh@dwrh.net

    对免责声明的解释、修改及更新权均属于融合网所有。

    新闻关注排行榜

    热门推荐 最新推荐

    热门关键字

    关于我们 - 融合文化 - 媒体报道 - 在线咨询 - 网站地图 - TAG标签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0-2020 融合网|DWRH.net 版权所有 联系邮箱:dwrh@dwrh.net 京公网安备 11011202002094号 京ICP备110145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