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利蜂招贤纳士广推无人货架(2)
都说现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各巨头抢占的都是数据,可如今在风口上的无人货架到底能不能带来有价值的数据?
首先,对于线下的数据积累,可以说无人货架有一定的作用,因为本身就有可行的使用场景,但是这种场景可以说是非常有限,因为受到空间、环境、陈列面积及商品选品能力等多方制约,很难长期满足用户的需求,也就无法对用户形成持续的吸引力,有的用户或许只是图个一时新鲜罢了。
再来说线上的流量,许多无人货架企业都是想通过所获取的线下流量来使企业平台化,以此来做些衍生服务,想必便利蜂也逃不出这样的“套路”,这估计也是资本们纷纷砸钱的原因,但是现实真的有理想那么美好吗?
一方面,相比于电商和实体店有着丰富且多样地品类选择,无人货架由于受限的使用面积和库存,本身也就限制了用户的选择,这种先天不足的“早产儿”通过售卖的方式获得到的数据能够成为大数据的样本吗?
另一方面,就算是用户经过了长时间的磨合适应了这种新的零售方式,企业能够通过这种消费习惯获取到背后的数据流量,到最后,恐怕BAT的介入也只是一个时间快慢的问题。
到时候势必会引起一阵货架大战,大家纷纷想进入市场分得流量数据这个大蛋糕,结果市场出现严重饱和状态,到最后就是你便宜我就降价,总之,谁也别想赚到钱。
不过这种情况虽然赚不到钱,但是你吃饱了等着BAT来收,也未必不是一件好事,现在美团和饿了么不就是在自己的领域风光无限好吗?
那么便利蜂如今急于发展自己的无人货架业务是不是也正有此意呢?盈利模式不够清晰,烧钱还能维持多久?
说到烧钱,就要提到便利蜂的金主斑马资本了,斑马资本对便利蜂实行控股型投资,即目前便利蜂所需的所有资金都来自斑马资本,没有进行过外部融资。
而大家都知道斑马资本也只是庄辰超自己创建的投资机构,这样烧自家的钱,还真是有点替它担忧。
2
虽然现在资本都站在无人货架的一边,认为其代表着新零售的发展趋势,便利蜂起初创建的初衷也是如此,想完成线上线下的融合,但是就目前状况而言,便利蜂已经离自己的初衷越来越远,一方面便利蜂现在的运营核心仍然以线下为流量入口,很难往线上引流,另一方面,由于无人货架自身的局限性也使得便利蜂整体的用户体验不佳。
虽说便利蜂在便利店和无人货架方面都使劲全身解数,但不得不说,也只能说是蹭着“新零售”的热度玩概念。(责任编辑:方向)
- “扫一扫”关注融合网微信号
免责声明:我方仅为合法的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所发布的内容提供存储空间,融合网不对其发布的内容提供任何形式的保证:不保证内容满足您的要求,不保证融合网的服务不会中断。因网络状况、通讯线路、第三方网站或管理部门的要求等任何原因而导致您不能正常使用融合网,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发布的内容(包含但不限于融合网目前各产品功能里的内容)仅表明其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的立场和观点,并不代表融合网的立场或观点。相关各方及作者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分享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更与本站立场无关。相关各方及作者在我方平台上发表、发布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其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交易等方面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并承担相应风险。
根据相关协议内容,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已知悉自身作为内容的发布者,需自行对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负责,因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等所引发的一切纠纷均由该内容的发布者(即,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承担全部法律及连带责任。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相关栏目上所发布的涉嫌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或其他合法权益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经相关版权方、权利方等提供初步证据,融合网有权先行予以删除,并保留移交司法机关查处的权利。参照相应司法机关的查处结果,融合网对于第三方企业用户所发布内容的处置具有最终决定权。
个人或单位如认为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上发布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存在侵犯自身合法权益的,应准备好具有法律效应的证明材料,及时与融合网取得联系,以便融合网及时协调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并迅速做出相应处理工作。
融合网联系方式:(一)、电话:(010)57722280;(二)、电子邮箱:2029555353@qq.com dwrh@dwrh.net
对免责声明的解释、修改及更新权均属于融合网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