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融合网首页 > 工信 > 电子商务 >

Apple Pay在中国市场被扫码支付奚落(3)

来源:懂懂笔记 作者:懂懂笔记 责任编辑:方向 发表时间:2017-02-24 11:35 
核心提示:据悉,目前银联闪付的Apple Pay费率在0.38%~1.25% 之间,而微信支付、支付宝的收费在0.6%-2%之间。加之微信、支付宝等有很多补贴,给用户优惠的同时也会为商家提供一定优惠,所以商家更希望用户使用微信、支付宝支

据悉,目前银联闪付的Apple Pay费率在0.38%~1.25% 之间,而微信支付、支付宝的收费在0.6%-2%之间。加之微信、支付宝等有很多补贴,给用户优惠的同时也会为商家提供一定优惠,所以商家更希望用户使用微信、支付宝支付,而不是使用Apple Pay。

另外,硬件成本上对于用户以及商家来说也同样是一个问题。用户方面,目前必须是满足iPhone6或者以上机型,加上要绑定信用卡以及支持非接触式支付的POS机,这三个条件满足才可以使用Apple Pay。根据此前腾讯公布的2016手机市场深度报告表示,目前iPhone约占国内智能手机市场的25%,这也就说明另外那75%的非iPhone用户已经被排除在外。

那么这25%的iPhone用户中未使用iPhone6或以上机型的用户仍占据一定比例,这导致能够使用Apple Pay的用户变得更少。此外对于商家而言,由于使用Apple Pay必须要有可以接受闪付功能的POS机才可以进行,而安装或者升级POS对于商家来说肯定是要花费一定成本。而支付宝和微信的轻松扫描二维码,对商家而言几乎是零成本。

可以说,Apple Pay能够进入和覆盖的场景,几乎已经全部被微信、支付宝占领。这两个国内移动支付的巨头,在此前已经进行了大规模的跑马圈地,投入了巨额的补贴用以培养用户的使用习惯。大到商场超市,小到路边摊,已经全部被这两位巨头所占领。

各种高门槛、低补助,成了Apple Pay目前所面临的的最大困境。

未来能否乍现光明

从某种层面上分析,NFC支付在技术上更有优势,毕竟在安全性、操作性上目前优于二维码,支持的场景也非常丰富。但是在国内市场,支持NFC的设备终端仍不够庞大,即便是这个终端数量足够大,可是NFC接收设备的改造更要动到多方利益。仔细分析一下国内整个NFC产业链,成熟或者良性发展的例子乏善可陈,Apple Pay与银联过去的联手也没能催熟市场,可以说整个NFC价值链上大家的利益也还都没能统一。NFC支付要替代二维码,未来仍需要较长时日。

尽管目前Apple Pay困境重重,但是有分析人士对于Apple Pay的发展持乐观态度。相比较二维码支付,基于NFC的Apple Pay显然是更为安全和方便的,在支付流程上扫码支付需要经过解屏、打开客户端、打开二维码页面等多个步骤,而NFC支付在流程上相对便捷。另外, NFC支付在出行方面也为用户提供了不少便利。目前华为的Huawei Pay以及小米的小米Pay已经开始支持部分城市的公交地铁卡刷卡。

可以说,阿里和腾讯在国内移动支付上走了一步好棋,拉开了与NFC代表选手Apple Pay竞跑的距离。未来,两者之间的竞争仍会继续,扫码支付与NFC之间的“支付”争夺战会更加精彩,NFC阵营的玩家会继续猛攻,而支付宝和财付通等也不会坐以待毙。对于我们消费者而言,最应该注意的应该是捂好自己的荷包。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融合网立场。如对本文有异议,请及时与融合网值班编辑联系与沟通。)

(责任编辑:方向)
  • “扫一扫”关注融合网微信号

免责声明:我方仅为合法的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所发布的内容提供存储空间,融合网不对其发布的内容提供任何形式的保证:不保证内容满足您的要求,不保证融合网的服务不会中断。因网络状况、通讯线路、第三方网站或管理部门的要求等任何原因而导致您不能正常使用融合网,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发布的内容(包含但不限于融合网目前各产品功能里的内容)仅表明其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的立场和观点,并不代表融合网的立场或观点。相关各方及作者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分享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更与本站立场无关。相关各方及作者在我方平台上发表、发布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其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交易等方面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并承担相应风险。

根据相关协议内容,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已知悉自身作为内容的发布者,需自行对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负责,因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等所引发的一切纠纷均由该内容的发布者(即,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承担全部法律及连带责任。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相关栏目上所发布的涉嫌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或其他合法权益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经相关版权方、权利方等提供初步证据,融合网有权先行予以删除,并保留移交司法机关查处的权利。参照相应司法机关的查处结果,融合网对于第三方企业用户所发布内容的处置具有最终决定权。

个人或单位如认为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上发布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存在侵犯自身合法权益的,应准备好具有法律效应的证明材料,及时与融合网取得联系,以便融合网及时协调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并迅速做出相应处理工作。

融合网联系方式:(一)、电话:(010)57722280;(二)、电子邮箱:2029555353@qq.com dwrh@dwrh.net

对免责声明的解释、修改及更新权均属于融合网所有。

热门关键字

关于我们 - 融合文化 - 媒体报道 - 在线咨询 - 网站地图 - TAG标签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0-2020 融合网|DWRH.net 版权所有 联系邮箱:dwrh@dwrh.net 京公网安备 11011202002094号 京ICP备110145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