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融合网首页 > 工信 > 电子商务 >

余额宝的风险:收益下滑

来源:百度百家 作者:钟伟 责任编辑:韩杰 发表时间:2014-02-26 09:27 
核心提示:考虑到去年协议存款额有近50万亿,因此久交易占比而言,各类宝宝在规模上还很有空间,还不至于成为对同业市场具有重大影响的交易者,不过在个别时点个别合约上,这种影响已在出现。

近期围绕互联网理财产品以及各种宝的热议很多,其中不少评论接近无知近乎勇。我简要汇报一下我的看法.

互联网理财产品(更准确的应该称为增利宝)是什么?应归入零售货币基金,也就是说其受益人以普通大众,尤以长尾市场为主,这个和混合基金,和机构基金有差异。例如,某一理财产品目前日均余额波动不足2.5%,随着基金规模的放大波动率可能还会降低,因此通常提5%做高流动备付金就足够。但以机构为主的货币基金,这个比率大约在15%-20%之间,收益率的差异就显现了。

互联网理财产品的投资组合如何?既然是零售基金,主要就是协议存款了,大约配9成以上,其次为政府性金融债,略微配一些信用债之类。问题的关键在于协议存款的流动性。某产品通常上午询价,这个询价直接报利率,不是shibor加点,下午签约配置,大致如此吧。久期不超过90天,在美国零售货基配置的久期也很短。考虑到去年协议存款额有近50万亿,因此久交易占比而言,各类宝宝在规模上还很有空间,还不至于成为对同业市场具有重大影响的交易者,不过在个别时点个别合约上,这种影响已在出现。

互联网理财产品的关键风险何在?是协议存款提前支取的计息问题,证监会3年前曾发文,允许货基在协议存款时,如合约中附有提前支取不影响计息的话,配置上可以超越30%的限制,所有大多数货基才能将协存配至6-9成,但银监会并没有类似规定。以往不是没有货基提前支取存款时和银行闹僵,而导致利息损失的实际例子。因此息差损的风险实际上是存在的。不过某宝以7天为付息周期滚动,实际周期在不到4天,承受的息差损不大,而不是按40天计息差损云云。但息差损的政策风险,很可能是引发零售货基收益剧烈波动的主要决定性因素。

互联网理财产品是否属于长尾市场?我认为不完全是。在某宝不计息之前,这个余额我估计在日均400亿,现在都5000亿了,说明增量资金不是为了网购做交易的,就是直接冲着货基去的。不过目前,大多数帐户余额不足3000元,20%高余额帐户的均值可能在2-3万,已不是长尾市场可以解释的了,这是银行不高兴的原因。

各种宝宝对银行的冲击如何?在银行的居民储蓄中,活期存款仍有10多万亿,5万元起点以上的银行理财的收益率,和货基仍有大约1个百分点的差异,银行在业务离柜率不断上升的背景下,在渠道脱媒严重的背景下,在存贷息差不断收窄的背景下,以异常昂贵的方式,在显要地段以高大上方式供养物理网点。银行不能总是赚不好意思赚的钱,看看多年来忍受利率的普罗大众,银行应该有羞愧感。各种宝宝以货基+协存的方直接推高银行负债,是对利率市场化的主动深化。没有互联网理财产品,其他传统线下货基也在做同样的事,只是它们在线上,倚靠互联互通能力,和类似众筹的方式,把这个事情迅速做大了,并且还会做大下去,加速银行息差的收缩并加大银行转型的压力。

如果余额宝做得非常大,比如说,零售货基规模超过3万亿,会发生什么?我觉得最大的问题在两个,一是基金有没有足够的协存可配?二是息差损问题如果一行三会没有共识,就始终是一个政策风险。但货基的规模越大,市场短端的利率可能下行压力越大。也就是说,随着货基规模的扩张,如果投资组合基本不变,没有新的投资品种,那么收益率会逐步下降,使得投资者的热情也逐步减弱,这不是坏事。

银行是否值得同情?不值得,银行转型太慢,市场不会同情没有弹性,创新不足的企业。利率市场化了。在资产端,银行不是考虑优化资金配置,而是去做影子银行,也就是银行的影子,弄出一大堆涉矿涉房地产涉及地方政府的,不可思议的高利率融资来,以这种透支未来的方式掩盖当下息差收缩的损失;在负债端,银行网点比厕所多,导致吸收存款的成本高。银行网点面积过大,柜台营运率不足7成,且往往在商业一层的黄金位置,这不合乎低成本多渠道吸收存款。或者说,2014年大多数银行将利润增长目标定为6%-8%,是没有深挖成本。台湾1个点,香港1.5个点的息差能生存,中国银行业就应该反思,在资本回报水平明显降低的背景下,指望通过影子搞表外,堤内损失堤外补的思路,是否是严重延误产业结构调整的饮鸩止渴?

宝宝会不会成为系统性风险的源泉?这要看金融当局在互联网金融的冲击下,能不能明智地改善政策空间,鞭策银行更有危机感更加速转型。例如,货基投资品种太单一,那能不能把金融机构之间的大额CD做好,而不是让国有银行把CD做死?或者对活气存款的计息方式进行适当的市场改革,使其有相对市场化的收益率?例如在银行没有转型的动力下,能不能按18大混合所有制的精神,把国有股进行显著减持,使银行的董事会真正有多元化的所有者,并在互联网金融的冲击下重塑其蓬勃活力?例如银监会能否让银行的理财产品门槛更低些,其风险收益离普通大众更亲和一些?例如在众多金融债,信用债,短融中票二级市场明显不发育的背景下,能不能构建一个做市商制的二级市场,避免发行即死亡?例如,为防范类似2013年6月份钱荒类的事情对货基金的巨大冲击,央行能否定义对货基的紧急流动性支持?哪怕这种流动性支持的融资成本由货基负担,例如,能否在遭遇大规模赎回时,学习美国以市场价值法作为赎回价格?例如,能不能要求零售类货币基金有更频繁充分的信息披露?

我相信各种宝宝仍有巨大空间,但它们毕竟只是利率市场化进程中的一种现象,伴随利率市场化的逐渐完成,这种热闹也会渐渐退潮。但让我惊讶的是,一些人在中国经济金融不可避免地必须选择向前走的时候,却调转脑袋,用留恋过去的目光,去尖刻地嘲笑宝宝们。

(责任编辑:韩杰)
    • “扫一扫”关注融合网微信号

    免责声明:我方仅为合法的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所发布的内容提供存储空间,融合网不对其发布的内容提供任何形式的保证:不保证内容满足您的要求,不保证融合网的服务不会中断。因网络状况、通讯线路、第三方网站或管理部门的要求等任何原因而导致您不能正常使用融合网,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发布的内容(包含但不限于融合网目前各产品功能里的内容)仅表明其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的立场和观点,并不代表融合网的立场或观点。相关各方及作者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分享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更与本站立场无关。相关各方及作者在我方平台上发表、发布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其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交易等方面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并承担相应风险。

    根据相关协议内容,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已知悉自身作为内容的发布者,需自行对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负责,因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等所引发的一切纠纷均由该内容的发布者(即,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承担全部法律及连带责任。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相关栏目上所发布的涉嫌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或其他合法权益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经相关版权方、权利方等提供初步证据,融合网有权先行予以删除,并保留移交司法机关查处的权利。参照相应司法机关的查处结果,融合网对于第三方企业用户所发布内容的处置具有最终决定权。

    个人或单位如认为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上发布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存在侵犯自身合法权益的,应准备好具有法律效应的证明材料,及时与融合网取得联系,以便融合网及时协调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并迅速做出相应处理工作。

    融合网联系方式:(一)、电话:(010)57722280;(二)、电子邮箱:2029555353@qq.com dwrh@dwrh.net

    对免责声明的解释、修改及更新权均属于融合网所有。

    热门关键字

    关于我们 - 融合文化 - 媒体报道 - 在线咨询 - 网站地图 - TAG标签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0-2020 融合网|DWRH.net 版权所有 联系邮箱:dwrh@dwrh.net 京公网安备 11011202002094号 京ICP备110145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