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融合网首页 > 工信 > 电子商务 >

苏宁:电商“插班生”的“补课”路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作者:汤浔芳 责任编辑:admin 发表时间:2013-02-25 09:48 
核心提示:面对这样的差距,苏宁易购只能奋起直追,别无它途。2月21日,苏宁宣布将原本是独立子公司运营的苏宁易购打散,成立苏宁电子商务运营总部。今年,苏宁从事电子商务的人员规模也会从原有的5000多人快速扩张起来。

“不少厂商都接到苏宁的邀请,下周去苏宁总部,了解云商战略后的新变化。”2月21日,主营加湿器的亚都电商总监龙林告诉记者,自己对苏宁的变化很关注,也想知道苏宁线上与线下融合之后,自己与苏宁的生意会有什么变化。

牵动这些家电厂商神经的是苏宁于2月20日发布的一则公告。苏宁称,公司将从苏宁电器改名为苏宁云商,而这个云商模式可以概括为“店商+电商+零售服务商”。具体来说,是以云技术为基础,整合苏宁前台、后台,融合线上线下。

在经营层面,从云商出发,苏宁将打造线上电子商务、线下连锁平台和商品经营三大经营总部,涵盖了实体产品、内容产品、服务产品三大类28个事业部,形成“平台共享+垂直协同”的经营类型。

此前的2月17日,张近东在内部讲话中提到:“没有线上就没有线下,有了线下才能更好的线上。”从这个讲话中,苏宁将电商的战略地位再一次提升。

“苏宁已经意识到线上的重要性。”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知名电商分析师李成东告诉记者,苏宁对电商的认识也正在逐步变化,最早是“线上是线下的补充”,后来发展为“线上线下相互融合”,现在,电商的地位又高于线下。

苏宁是否错过电商发展黄金时期?

对线上与线下的关系定位变化也反映苏宁这个电商“插班生”的心路历程。

“苏宁易购错过了2010年、2011年,这两年电商发展的好时机。”一位早期进入电商的家电品牌商告诉记者,在当时,电商的推广成本、运营成本都相对较低,早进入的企业会享受先发优势。

2010年~2011年的两年间,是电商发展的好机会。那时候,无论是电商平台,还是品牌商,对电商都还处于懵懂的学习当中。据了解,最早涉水电商的传统厂商大约是2009年。以骆驼为例,骆驼于2010年4月进入到淘宝,到2010年底,其电商的销售额也就是2000万左右,而到2012年,其全年的电商销售额达到6亿元,仅光棍节当天的促销就超过1亿元。

再以京东为例,根据媒体公开的真实数据,2007年,京东的交易额只3.6亿元,而从2007年到2010年,京东每年的增长率分别是350%、266%、203%、155%,到了2010年,京东的交易额超过100亿。2011年,京东的交易额达到260亿。

但是实际上,早在2009年,苏宁电器网上商城就更名为苏宁易购,在内测之后,2010年2月,苏宁易购正式上线。从时间节点来看,倘若那时苏宁就开始发展电商,那么也为时不晚。

但两年期间,苏宁易购一直默默无闻。直到2012年,苏宁易购才开始从互联网引入流量,做起了电商生意。

李成东分析称,发展线上,就意味着要抢自己线下门店的市场份额,在苏宁内部也是左右手互博。而那时,线下业务还在增长,并且还在盈利,苏宁很难下定决心来大力发展线上。

当2012年的时间流逝,这头巨人终于被唤醒。“2012年线下零售的营收开始出现下滑,是家电业的一个重大拐点。”李成东分析称,这给许多家电业带来了根本性的危机。

苏宁在2012年前三个季度当中,营收达到724亿元,同比只增长了7%,而利润总额29.5亿,同比下降了36.54%。这其中,苏宁的可比店面(指2011年1月1日当日,以及之前开设的门店)的销售收入下降了10.11%。截止到2012年9月30日,苏宁的门店总数为1707家,比2011年底减少了20家。其中,苏宁主动关闭100家门店。这在苏宁多年的发展中,还是第一次。

“看到了这样的不妙情势之后,苏宁被逼才痛下决心。”李成东称,这样的决心有些“壮士断腕”的味道。在没有外界环境的推动下,一个人,或者一个企业很难自觉放弃那些目前赚钱、规模较大,但无前景的“现金牛”业务,而去选择革自己的命的“明星”业务。(责任编辑:admin)

  • “扫一扫”关注融合网微信号

免责声明:我方仅为合法的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所发布的内容提供存储空间,融合网不对其发布的内容提供任何形式的保证:不保证内容满足您的要求,不保证融合网的服务不会中断。因网络状况、通讯线路、第三方网站或管理部门的要求等任何原因而导致您不能正常使用融合网,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发布的内容(包含但不限于融合网目前各产品功能里的内容)仅表明其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的立场和观点,并不代表融合网的立场或观点。相关各方及作者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分享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更与本站立场无关。相关各方及作者在我方平台上发表、发布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其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交易等方面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并承担相应风险。

根据相关协议内容,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已知悉自身作为内容的发布者,需自行对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负责,因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等所引发的一切纠纷均由该内容的发布者(即,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承担全部法律及连带责任。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相关栏目上所发布的涉嫌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或其他合法权益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经相关版权方、权利方等提供初步证据,融合网有权先行予以删除,并保留移交司法机关查处的权利。参照相应司法机关的查处结果,融合网对于第三方企业用户所发布内容的处置具有最终决定权。

个人或单位如认为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上发布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存在侵犯自身合法权益的,应准备好具有法律效应的证明材料,及时与融合网取得联系,以便融合网及时协调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并迅速做出相应处理工作。

融合网联系方式:(一)、电话:(010)57722280;(二)、电子邮箱:2029555353@qq.com dwrh@dwrh.net

对免责声明的解释、修改及更新权均属于融合网所有。

热门关键字

关于我们 - 融合文化 - 媒体报道 - 在线咨询 - 网站地图 - TAG标签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0-2020 融合网|DWRH.net 版权所有 联系邮箱:dwrh@dwrh.net 京公网安备 11011202002094号 京ICP备110145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