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巴巴诚信遭遇滑铁卢
此次欺诈事件发生在中国金牌供应商身上,反映了海外用户对阿里巴巴和金牌供应商的信任。然而,阿里巴巴不仅没能善待这份信任,反而雪上加霜,借由自己的平台将中国的“骗子”形象远播四方。阿里巴巴的社会化责任正经受着严峻的考验。
商界征战杀伐,归根结蒂是人性的驱使。经营企业就是做人,做人需要哲学,经营企业亦不例外。一代传奇人物李嘉诚总结一生的经营智慧,告诫后人,他成功的三个要素之一就是诚信。李嘉诚生长于儒家文化尚未断层的中国民国时代,儒家鼻祖孔子就曾说过:“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小车无,其何以行之哉?”是的,无论是一个人,还是一家公司,没有诚信,是走不远的。
我们固然可以理解作为一家大型企业,阿里巴巴发生诸如内鬼勾结外贼的丑闻实属在所难免。然而,为自己找理由显然不是阿里所应为。因为,阿里巴巴于中国社会的意义已非寻常企业可比,其社会化企业的身份使得阿里巴巴负有提振世风、正本清源的使命。尤其在眼下这样一个精神荒芜、道德沦丧,到处充斥着垄断、暴力、欺诈与争夺的转型期的中国社会,见惯了世界罕有的巨额公费支出、致残儿童行乞、物价房价疯涨的中国人,如果说内心还保有一份信任、希望与温情的话,那便是对以马云为首的那些出身民间、一路坎坷却创造着神话并始终富有产业理想和社会理想的阳光企业家们。而当人们的厚望被丑闻无情地击破时,愤怒、质疑、讨伐甚至谩骂一并袭向阿里巴巴也是正常。古语讲:哀莫大于心死。阿里巴巴与马云能否重拾人心,关键在于是否能够以此为鉴,认真对待。而在此次事件中,媒体应该反思的是一味地口诛笔伐显然不利于事件的解决和企业的成长,逞一时口舌之快很可能会断送了当代陶朱公的命运。
诚信缺失,与机制无关
自今年2月21日,马云自曝家丑以来,舆论的焦点主要集中在导致阿里诚信缺失的原由上。除了管理上存在漏洞之外,部分媒体认为阿里巴巴(china.alibaba.com)诚信机制不完善也是重要原因。应该说,后一种看法不客观也不深刻。1999年成立的阿里巴巴,一直致力于诚信机制的建设。目前,阿里巴巴的诚信机制由诚信保障服务、信用搜索、投诉举报、商家认证、交易安全工具和诚信课堂六个部分组成。其中,商家认证和交易安全工具是两个重要关口:前者是卖家进入阿里巴巴的第一道门,企业需要通过严格资质认证才能进入阿里巴巴平台,一年后还要进行再审;交易安全工具则在交易的最后一个环节为买家把好了关,阿里巴巴推出了保障合同交易和支付宝担保交易两种方式。同时,为了照顾外国用户的使用习惯,阿里也与老对手PayPal展开了合作。可以说,阿里的诚信机制已经比较完善,为什么还会出现欺诈事件呢?哪几个环节出了问题呢?
首先,问题出现在上述的商家认证和支付两个环节。毫无疑问,参与此次欺诈的销售员工为了追求业绩而故意放松了对卖家资质的认证与审核,阿里的大门一经打开,骗子与正规企业便一道涌了进来。支付则是行骗得以最终实现的关键环节,也是最后一环。骗子公司钻了国内用户与国外用户支付习惯存在差异的空子。据悉,此次受骗买家的受骗金额从几万元到十几万元不等。本刊记者从阿里巴巴客服中心了解到,大陆对海外转账:每笔交易限额,普通即时到账为2000元;已申请数字证书的即时到帐为20000元;支付宝担保交易为100万元。也就是说,如果使用支付宝担保交易,上述受骗金额在限额范围内,而交易过程也会比较安全。然而,国外用户的支付习惯与中国存在巨大差异,以美国为例,由于信用体系已经相当完善,美国人民习惯使用信用卡支付,仅在易贝平台上购物时才会使用PayPal等第三方支付工具。涉及到全球交易,则习惯于使用西联汇款。由于此次涉嫌欺诈的交易均为小额交易,因此海外用户放松警惕、缺乏防范意识也是行骗得以成功的一个原因。
由此看出,阿里巴巴“欺诈门”事件归根结蒂是人出了问题。
(责任编辑:admin)
- “扫一扫”关注融合网微信号
免责声明:我方仅为合法的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所发布的内容提供存储空间,融合网不对其发布的内容提供任何形式的保证:不保证内容满足您的要求,不保证融合网的服务不会中断。因网络状况、通讯线路、第三方网站或管理部门的要求等任何原因而导致您不能正常使用融合网,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发布的内容(包含但不限于融合网目前各产品功能里的内容)仅表明其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的立场和观点,并不代表融合网的立场或观点。相关各方及作者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分享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更与本站立场无关。相关各方及作者在我方平台上发表、发布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其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交易等方面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并承担相应风险。
根据相关协议内容,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已知悉自身作为内容的发布者,需自行对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负责,因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等所引发的一切纠纷均由该内容的发布者(即,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承担全部法律及连带责任。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相关栏目上所发布的涉嫌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或其他合法权益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经相关版权方、权利方等提供初步证据,融合网有权先行予以删除,并保留移交司法机关查处的权利。参照相应司法机关的查处结果,融合网对于第三方企业用户所发布内容的处置具有最终决定权。
个人或单位如认为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上发布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存在侵犯自身合法权益的,应准备好具有法律效应的证明材料,及时与融合网取得联系,以便融合网及时协调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并迅速做出相应处理工作。
融合网联系方式:(一)、电话:(010)57722280;(二)、电子邮箱:2029555353@qq.com dwrh@dwrh.net
对免责声明的解释、修改及更新权均属于融合网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