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融合网首页 > 资本 >

中国股市为什么容不下互联网股 夸大了风险

来源:《互联网周刊》 作者:姜奇平 责任编辑:admin 发表时间:2011-05-07 13:44 
核心提示:中国股市马上可能把整个一个行业的总市值给活活扔了,而且是成长性排名第一的行业!这是谁之罪?  中国股市马上可能把整个一个行业的总市值给活活扔了,而且是成长性排名第一的行业!这是谁之罪?

目前中国市场的交易所包括上交所和深交所,板块有主板、中小板和创业板。为什么这些板块留不住中国的优质互联网企业?

社会舆论将风险与泡沫混为一谈

全社会对互联网风险的心理承受力,居然抵不了一座烂尾楼

舆论是一面镜子,媒体是反映社会共识的风向标,在互联网这个问题上,舆体对其风险、不确定性和泡沫的恐惧,远远超过正常限度。

最典型的就是全社会对2000年互联网股泡沫的过度反应。当时,互联网股泡沫是客观存在,但媒体显然进行了夸大反应。在舆论中,互联网股票的泡沫,成了互联网泡沫。在媒体诱导下,近四成人(39%)把互联网股泡沫理解为互联网泡沫,即把互联网本身当作了泡沫。经历过当年的人都可感觉到,当时社会舆论对互联网表现出“深仇大恨”,必欲将其当作泡沫整体挤去。这不能不令人心寒、胆寒。实际上从那时起,互联网企业远走他乡,就成了不可逆转之势。媒体的反应不能归罪于个人,它实际反映了一种深层的普遍社会心理,通过将风险与泡沫划等号,拒斥以不确定性为特征的信息经济。

事实是怎样的?

第一个没弄清的事实是,人们感知的风险与实际的风险比,天上地下。中国人夸大了风险。

据测算,2000年投入中国互联网的资金,“全部加起来,只相当于在黄埔江边盖了一座烂尾楼,还不是最高的一座”。全社会对互联网风险的心理承受力,居然抵不了一座烂尾楼。而传统实体经济中损失了多少座烂尾楼,为什么没有同样强烈的反应呢?显然,不是损害本身的大小在起决定作用,而是人们愿意相信什么在起作用,人们不愿意相信互联网这种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

第二个没弄清的事实是,互联网风险投资的钱花得值不值。一个基本事实是,没有上市的,基本都死掉了,如显赫一时的8848、实华开;而上市的,如三大门户、阿里巴巴、腾讯等都成了中国互联网的核心力量。

即使在互联网股泡沫最盛的2000年,中国互联网的投资,按照风险投资的正常投资回报率,总体也是合算的。包括百度在内,如果不是因为间接(通过硅谷动力)获得风险投资支持,也不会有现在。如果没有那时的投资,今天1300亿市值中的大部分,都将不复存在。

第三个没弄清的事实是,中国互联网的风险投资是否划算。

美国多年后的数据分析显示,时间越长,风险投资的回报率就越高,即使包括互联网泡沫破裂时也是如此。过去10年间,风险投资的回报率为17.3%,而纳斯达克指数和标准普尔指数的回报率仅为2.1%和1.4%。

人们不了解,中国互联网风险投资的回报率,远高于美国。IDG董事长麦戈文在第86次来华访问时,曾透露过这样一个信息:在中国的风险投资占IDG全部风险投资的三分之一,年平均回报率达到了百分之四十五,而在其他地区,这个数字是百分之十五。

今天,1300多亿的互联网上市企业花落人家,中国成长性最好的产业集体投奔海外“乐土”,当年对互联网发出逐客令的媒体如果还不反思(他们至今从来没有反思),还不感到脸红(他们从来没有感到脸红),那么,互联网企业仍会感到极度不安全,仍会继续逃离。

中国的风险投资家为什么表现业余?

在中国,有一个怪现象,风险投资基本是个人行为。

经常看到,在风险投资大会上,创业者、投资家熙熙攘攘,但谈不成一起生意。风险投资人往往通过个人关系,在私下场合找投资对象。

当浙商揣着大把大把的钞票寻求互联网项目时,他们甚至只能通过一些匪夷所思的方式,判断一个项目的可行性。例如一位后来因赔钱进了监狱的浙商,私下里告诉我是怎么看项目的。他说,他吓唬创业者说,如果办砸了,必须到西藏他指定扶助的学校教三年书。根据他的表情和反应,决定给不给他钱。(责任编辑:admin)

  • “扫一扫”关注融合网微信号

免责声明:我方仅为合法的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所发布的内容提供存储空间,融合网不对其发布的内容提供任何形式的保证:不保证内容满足您的要求,不保证融合网的服务不会中断。因网络状况、通讯线路、第三方网站或管理部门的要求等任何原因而导致您不能正常使用融合网,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发布的内容(包含但不限于融合网目前各产品功能里的内容)仅表明其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的立场和观点,并不代表融合网的立场或观点。相关各方及作者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分享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更与本站立场无关。相关各方及作者在我方平台上发表、发布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其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交易等方面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并承担相应风险。

根据相关协议内容,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已知悉自身作为内容的发布者,需自行对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负责,因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等所引发的一切纠纷均由该内容的发布者(即,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承担全部法律及连带责任。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相关栏目上所发布的涉嫌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或其他合法权益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经相关版权方、权利方等提供初步证据,融合网有权先行予以删除,并保留移交司法机关查处的权利。参照相应司法机关的查处结果,融合网对于第三方企业用户所发布内容的处置具有最终决定权。

个人或单位如认为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上发布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存在侵犯自身合法权益的,应准备好具有法律效应的证明材料,及时与融合网取得联系,以便融合网及时协调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并迅速做出相应处理工作。

融合网联系方式:(一)、电话:(010)57722280;(二)、电子邮箱:2029555353@qq.com dwrh@dwrh.net

对免责声明的解释、修改及更新权均属于融合网所有。

热门关键字

关于我们 - 融合文化 - 媒体报道 - 在线咨询 - 网站地图 - TAG标签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0-2020 融合网|DWRH.net 版权所有 联系邮箱:dwrh@dwrh.net 京公网安备 11011202002094号 京ICP备110145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