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融合网首页 > 云计算 > 技术 >

三大应用迁移工具改善云计算的互操作性

来源:TechTarget中国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admin 发表时间:2011-07-28 15:55 
核心提示:云计算的互操作性与云计算应用程序编程接口及虚拟机镜像格式转换均不同。云计算互操作性主要是关于应用程序迁移,即在私有云和公共云之间、不同公共云之间的应用程序迁移。

云计算的互操作性与云计算应用程序编程接口及虚拟机镜像格式转换均不同。云计算互操作性主要是关于应用程序迁移,即在私有云和公共云之间、不同公共云之间的应用程序迁移。云计算中的应用程序迁移允许用户选择最好的云计算技术从而避免受限于某个厂商,但是没有工具就很难实现在不同云计算供应商和服务之间的交流。

每个云计算供应商决定了他们各自所使用的管理程序、存储模型、网络模型、管理工具和流程。这意味着对开发和部署应用程序的环境控制受到了限制,由供应商所作出的决策将会影响你在云中所能实现和不能实现的功能。

即便有一个为所有供应商所共同使用的云计算开放标准API,那也只是解决了部分问题。只有相对简单的应用程序可较为容易地迁往目标云。其它大部分的应用程序迁移都取决于服务,如基础设施、身份管理和数据库的目录,同时必须确定、复制或取代目标云中应用程序的每一个组件。这一条也适用于所有应用程序的附属组件。

但也有一些潜在的好选项可供用户选择,以减少与云技术互操作性及应用程序迁移相关的问题。CloudSwitch、Racemi DynaCenter 4.0和Citrix NetScaler Cloud Bridge是三个实现云间应用程序迁移的工具。这些工具并不需要对应用程序进行修改,它们允许应用程序保持原来的管理方式,就好象这些应用程序仍然运行在私有云中。

在云间实现应用程序迁移的工具

有些客户可能不希望经历让应用程序在目标云技术环境中正常运行的整个流程,以克服不同环境间差异所带来的问题。从用户的角度来看,应用程序的表现应当与它们由原来企业数据中心(私有云)交付的表现完全相同。目标云必须是源云的透明扩展。

如果我们能够赋予目标云中虚拟机所需的管理程序独立性,云计算环境等,那么应用程序迁移将变得更为容易。这就是诸如CloudSwitch、Racemi DynaCenter 4.0和Citrix NetScaler Cloud Bridge等产品所实现的功能。

CloudSwitch

CloudSwitch及其云计算隔离技术可实现云计算中的多层应用程序迁移,该技术是一个在云计算供应商的管理程序和用户操作系统之间自动运行的虚拟技术层。虚拟层按照虚拟机的需求对其提供支持。它无需云计算供应商提供任何支持,它代表客户在云中保护和隔离客户环境。

作为一个迁移的镜像,CloudSwitch工具自动完成如下的任务:

1. 移动与迁移应用程序相关的数据。

2. 对数据进行加密。

3. 将应用程序映射至云,因此应用程序将以与其原环境中完全一致的配置在目标环境中运行。

4. 它为目标云提供了一个加密通道和两层的桥,所以当维护IP和MAC地址时,目标云能够始终保持着数据中心的安全性和网络连接。

客户不必做任何修改,同时CloudSwitch工具处理了所有的加密工作并维护了网络连接性。从用户的角度来看,管理目标云中运行迁移应用程序的虚拟机等同于管理源云中的应用程序一样。你可以认为这是在目标云中管理客户自己的私有云。

如果你在诸如Amazon或Terremark的云计算供应商内创建了新虚拟机,CloudSwitch工具提供了将虚拟机迁回数据中心或将其迁往另一个云的功能。CloudSwitch根据用户的具体配置需求,在云中迁移现有应用程序并提供新的应用程序。

Racemi DynaCenter 4.0

与CloudSwitch不同,Racemi采用了另外一个方法来实现迁移应用程序的功能。它首先在一个环境中(数据中心或云)捕获一个物理的或虚拟的服务器,然后将其部署在一个目标环境中(数据中心或云)。源硬件服务器和目标硬件服务器必须是二进制兼容的,而目标硬件必须拥有将应用于目标硬件的操作系统(客户操作系统)的驱动程序。

Racemi应用程序迁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管理设备。可将其视为一个在配置设置上运行软件并从被管理服务器上接收报告的黑盒。管理设备的位置可位于客户的私有数据中心或一个公共云供应商处。

为了捕获一个应用程序,管理员将网络服务器连接至被管理的设备,并将其降为一个代理。必须在涉及的每一台物理的或虚拟的服务器上安装代理软件。一旦安装了代理软件,它就将保存(待捕获)服务器的软硬件环境。当之后部署所捕获服务器镜像时,可检索出源服务器的软硬件环境。

为了部署一个已捕获的服务器,可在目标环境中创建一个虚拟机。然后通过一些技术手段,Racemi就能访问虚拟机并取代由云计算供应商预装在虚拟机中的软件。当虚拟机重启后,它就将运行一个基于磁盘、包含Racemi软件的RAM镜像。虚拟机回报其云计算供应商的硬件环境。管理设备已访问了被捕获的服务器环境和目标服务器环境,并开始两个环境之间的一个映射过程。一旦这个映射过程完成之后,其捕获——部署操作也就相应完成,而设备也已被迁移至目标环境。

DynaCenter 4.0的秘诀就是其比较源云和目标云配置的能力,并在运行中做出必要的修改以使被捕获的服务器与目标环境兼容。

Citrix NetScaler Cloud Bridge

NetScaler的设计理念源于云计算桥。通过在一个混合云环境中将源云扩展至目标云,云计算桥使云计算托管应用程序就好象是运行在一个连续企业网络上。

NetScaler Bridge包含了一个提供云间连接的安全通道,并在不损失安全性的情况下实现数据与信息的迁移。它还提供对诸如DNS和LDAP等由源云托管应用程序服务的透明访问。它创建了一个对源云DMZ逻辑扩展的覆盖网络,以确保目标云VLAN中的设置与DMZ VLAN中的设置相同。

对于包括CloudSwitch和Racemi DynaCenter 4.0在内的这类工具来说,必须解决的问题之一就是应用程序的性能。因为应用程序在目标云中运行,所以必须监控其等待时间和费用。NetScaler Cloud Bridge可使用诸如缓存和广域文件服务(WAFS)的技术实现该功能。WAFS允许应用程序和用户通过WAN以LAN速度进行全球文件访问和共享。

使用在适当位置的安全网络和经处理的应用程序性能,应用程序可迁至目标云而无需对应用程序和流程进行改动,也无需重新培训用户如何访问应用程序。使用NetScaler Cloud Bridge,你就更加能够将你的数据和目录服务保持在一个安全的本地位置。

云计算应用程序迁移工具总结

这三个应用程序迁移工具——CloudSwitch、Citrix NetScaler Cloud Bridge和Racemi DynaCenter 4.0——不仅关注于使应用程序迁移工具更为简便而且致力于管理目标云中迁移应用程序的软件界面与源云的一致性。这些工具软件都不需要对应用程序进行任何改动,这意味着每个应用程序因为云与云之间环境不同而做的改动也越少。

很明显,用户并不希望受限于单个云计算供应商或云计算厂商。云计算的用户和厂商与开放标准和云计算互操作性的问题都相距甚远。Gartner副总裁Joe Skorupa提醒道,即便已经通过了一个开放的云计算标准,每个供应商仍将继续根据其技术优势发挥自身的特长以求在竞争中脱颖而出。供应商不希望云计算仅仅成为商品,因为他们并不希望单靠价格进行竞争。

但是,诸如此类的工具赋予你更多的自由,以便于当你的云计算需求和业务需要发生变更时能够自由地改变供应商。

(责任编辑:admin)
    • “扫一扫”关注融合网微信号

    免责声明:我方仅为合法的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所发布的内容提供存储空间,融合网不对其发布的内容提供任何形式的保证:不保证内容满足您的要求,不保证融合网的服务不会中断。因网络状况、通讯线路、第三方网站或管理部门的要求等任何原因而导致您不能正常使用融合网,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发布的内容(包含但不限于融合网目前各产品功能里的内容)仅表明其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的立场和观点,并不代表融合网的立场或观点。相关各方及作者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分享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更与本站立场无关。相关各方及作者在我方平台上发表、发布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其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交易等方面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并承担相应风险。

    根据相关协议内容,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已知悉自身作为内容的发布者,需自行对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负责,因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等所引发的一切纠纷均由该内容的发布者(即,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承担全部法律及连带责任。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相关栏目上所发布的涉嫌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或其他合法权益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经相关版权方、权利方等提供初步证据,融合网有权先行予以删除,并保留移交司法机关查处的权利。参照相应司法机关的查处结果,融合网对于第三方企业用户所发布内容的处置具有最终决定权。

    个人或单位如认为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上发布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存在侵犯自身合法权益的,应准备好具有法律效应的证明材料,及时与融合网取得联系,以便融合网及时协调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并迅速做出相应处理工作。

    融合网联系方式:(一)、电话:(010)57722280;(二)、电子邮箱:2029555353@qq.com dwrh@dwrh.net

    对免责声明的解释、修改及更新权均属于融合网所有。

    今日头条

    更多>>

    热门关键字

    关于我们 - 融合文化 - 媒体报道 - 在线咨询 - 网站地图 - TAG标签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0-2020 融合网|DWRH.net 版权所有 联系邮箱:dwrh@dwrh.net 京公网安备 11011202002094号 京ICP备110145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