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融合网首页 > 云计算 > 技术 >

新技术推动信息化 云计算寻找落地新机遇

来源:IT168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韩杰 发表时间:2014-01-08 17:08 
核心提示:早在2009年左右的数据中心的建设高峰期,对于云计算数据中心的规模化、高等级的追逐似乎有些过剩的迹象,有悲观的人士怀疑云计算数据中心的“地产化”将会阻碍云计算的发展。

今天提到云似乎并没有像过去那样光彩夺目,似乎移动互联、大数据已经冲淡了云的“浓度”,市场环境果真如此吗?笔者认为现实并不尽然。至少从“中国安全数据中心战略联盟”(下称“联盟”)成立这一个事件来看,云计算热潮并没有退去,而是在调整中寻找着更加结实的落脚地。

云的问题虽多 但产业提升机遇就在眼前

作为云计算落地的基础,数据中心的建设似乎正在遇到瓶颈。但笔者在与赛迪顾问副总裁孙会峰的交流中,得到一种感觉:对于云计算和数据中心似乎仍然存在着巨大的机会。

早在2009年左右的数据中心的建设高峰期,对于云计算数据中心的规模化、高等级的追逐似乎有些过剩的迹象,有悲观的人士怀疑云计算数据中心的“地产化”将会阻碍云计算的发展。而孙会峰先生也认为过去有些重复建设的嫌疑存在,而且靠数据中心建设拉动当地发展的模式是不可持续的,但最近两年,随着新技术的发展,企业的信息化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和融合,加之近来互联网、移动互联网模式爆发式的增长,对于数据中心的需求又呈现出增长的态势,甚至有些供不应求。确实如此,一般数据中心从建设到投产一般都需要一到三年的过程,所以从需求角度出发,云计算没有停滞而是正在寻找落地的新机遇。

但就数据中心的方面而言,孙会峰认为目前市场有三大强劲的推动力帮助业界的发展:

1. 应用需求自身的增长快速,催生大量对于数据中心的需求;

2. 传统数据中心的改造需求,整合那些零散的无法满足需求的数据中心的需求;

3. 行业化的深度整合和应用的需求,推动市场对数据中心的新需求。

所以从数据中心角度看,云计算仍然是充满大有可为的机遇。新的技术、产品,让未来数据中心的市场普遍看好。

数据中心的“项庄舞剑”?谁又是沛公?

随着用户成熟的程度,大家对于产品的需求肯定是多样化的,在过去的十几二十几年里面,随着信息化的深度应用创造了巨大的市场,当然这些跨国企业也在中国获得了巨大的利润,因此国内的行业用户也付出了极高的成本,这是一个方面。此外,过去由于信息化应用的水平不太高,加之当时信息化对企业经营或行业应用的深度融合能力欠佳,造成很多企业只是局部的应用。而今,全面互联网化让几乎所有的企业都架构在IT之上,系统的弱点、成本、风险等方面都是企业不能承受之殇。

以前如果ERP、 HR这样的系统垮了企业遭受的损失将不会是致命的,而今,与业务紧密整合的业务系统出现问题,绝对是企业难以承受的。也正因为IT与业务整合的越深,对于IT的掌控要求就越高。此时对于安全的考虑会更多,因此孙会峰先生认为国内产品和技术可以有限度的替代的情况下,特别是在一些涉及到公共安全领域的行业和部门,会有逐步替换国外品牌的过程。同时,孙会峰也向笔者强调完全市场化的企业或机构肯定是各取所需,需求决定投资的过程。

对于联盟的意义,重要的并不是要 “去谁”。按照孙会峰的说法,有些像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那样,当温饱满足以后企业的需求将会转变的更加多样化,而赛迪作为第三方研究机构,希望联盟能够打造一个生态圈,让上下游产业不再单打独斗。如果说过去是因为国产的产品自身有待完善不能满足用户需求,而今借助这个联盟让更多的企业看到还有很多国产的产品可选。

小结:联盟刚刚成立主推国产化道路漫长

云计算市场虽然很庞大,但是中国特色的IT投资环境让还是让人感到充满了机会和挑战,就像SaaS应用的现状一样。孙会峰认为,面对企业的产品,收到企业规模、业务流程、发展的阶段等等各种因素影响,很难有一款SaaS产品能获得成千上万的用户去拥护,而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似乎还是处于摸索阶段。

确实,云计算的发展尤其是数据中心的领域存在很多影响因素,而今天安全数据中心联盟的成立只是一个开始,目前30多家成员企业中虽然不乏提供标准化数据中心建设产品的企业,但是却鲜有颇具特色的用户企业代表。笔者认为,推动国产化建设,必不可少的要有像Facebook这样的定制化数据中心的代表企业,而且未来应该成为联盟的主力成员。因为这些企业是未来数据中心主要的需求方。

当然不同行业有不同的需求,就像金融业对稳定、性能的需求与实验室强调计算能力的需求差异一样,对于不同领域、行业的需求满足,应该是有不同的解决方案而不是千篇一律的标准化产品,虽然国产化产品和国际厂商的产品仍然存在一些差距,虽然这些差距正在缩小,但是对于行业的属性的覆盖和深挖国产化仍然还有很多路要走。而联盟要成为未来国产化厂商和用户之间真正的平台,还需要更多的企业加入进来,国产化还有很长的道路要走。

(责任编辑:韩杰)
    • “扫一扫”关注融合网微信号

    免责声明:我方仅为合法的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所发布的内容提供存储空间,融合网不对其发布的内容提供任何形式的保证:不保证内容满足您的要求,不保证融合网的服务不会中断。因网络状况、通讯线路、第三方网站或管理部门的要求等任何原因而导致您不能正常使用融合网,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发布的内容(包含但不限于融合网目前各产品功能里的内容)仅表明其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的立场和观点,并不代表融合网的立场或观点。相关各方及作者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分享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更与本站立场无关。相关各方及作者在我方平台上发表、发布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其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交易等方面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并承担相应风险。

    根据相关协议内容,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已知悉自身作为内容的发布者,需自行对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负责,因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等所引发的一切纠纷均由该内容的发布者(即,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承担全部法律及连带责任。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相关栏目上所发布的涉嫌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或其他合法权益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经相关版权方、权利方等提供初步证据,融合网有权先行予以删除,并保留移交司法机关查处的权利。参照相应司法机关的查处结果,融合网对于第三方企业用户所发布内容的处置具有最终决定权。

    个人或单位如认为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上发布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存在侵犯自身合法权益的,应准备好具有法律效应的证明材料,及时与融合网取得联系,以便融合网及时协调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并迅速做出相应处理工作。

    融合网联系方式:(一)、电话:(010)57722280;(二)、电子邮箱:2029555353@qq.com dwrh@dwrh.net

    对免责声明的解释、修改及更新权均属于融合网所有。

    今日头条

    更多>>
    关于我们 - 融合文化 - 媒体报道 - 在线咨询 - 网站地图 - TAG标签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0-2020 融合网|DWRH.net 版权所有 联系邮箱:dwrh@dwrh.net 京公网安备 11011202002094号 京ICP备110145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