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ackspace 总裁:云计算实践年
2011年,云计算已经开始由纸上概念进阶到实质性部署和运营阶段。从传统硬件商到IT解决方案提供商再到互联网公司,都相继推出了各自的云计算战略,运营商也蜂拥而上。根据IDC的数据显示,2010年,2010年中国云计算市场规模已达到167.31亿元,相比2009年增长81.4%,预计到2012年将突破600亿元,全球15%的IT总收入与云计算有关。
云计算战场的厮杀才刚刚开始,但是来的也猛烈,微软、谷歌、SAP、思科、VMware、亚马逊、IBM和谷歌等都致力强化各自在云领域的竞争优势。2011年中国云计算服务大会在沪召开,有众多IT公司高管参加了此次会议,eNet硅谷动力CIO频道记者就云计算话题对Rackspace的总裁兼CSO Lew Morrman进行了采访。
Rackspace总裁兼CSO Lew Morrman(左)
记者:我知道你是云计算倡导者,你为何觉得云计算如此重要
Lew Moorman: 云计算的革命性在于它更方便的实现了计算资源的访问,以往科研人员搞科研,企业家推出创新产品时,在人力资源、时间和资金上需要很大的投入,而云计算技术能够让他们以低成本、更简捷的方式获得这些资源,云计算能让他们在计算速度和成本上获得很强的经济性。
记者:我们更多的认为2010年是云计算元年,在云计算方面更多的停留在谈论的层面上,随着2011年的到来,众多厂商都将云计算作为企业战略重点,那么你是否认为2011年会是云计算的实践年?
Lew Moorman:云计算在美国等西方国家已经成为一种主流的技术,不论是大公司的CIO还是小公司的CIO,基本上欧美企业的CIO都在考虑和使用云计算,由于云计算在成本及计算速度等方面的突出优势,已经获得欧美国家企业的青睐,云计算安全的确是阻碍云计算落地的障碍,但现在大家对云计算安全方面的隐忧也越来越小,我相信随着欧美市场云计算的优势很快会在亚洲市场体现。
在亚太地区方面,无论是大企业的CIO还是小企业的CIO对云计算都表现出了很大的兴趣,在自己的路线图方面也做好了这方面的准备,也有很大的使用云计算的意愿,但他们希望能够在看到本地的样板工程,同时希望能在本地就可以获得产品和服务,所以我觉得像IBM、HP以及Rackspace关键工作就是让产品和服务在亚太地区真正落地,有了规模之后,就可以催生亚太地区新一波的成长。
记者:我们知道Rackspace是在2008年进入中国市场,进入中国市场的时间并不长,你认为Rackspace在中国市场有哪些优势和不足?
Lew Moorman:我认为Rackspace的优势在于我们在中国市场有很好的起步,首先我们在香港游一个非常好的业务起步,我们也在中国大陆以及亚太地区加快学习的脚步,令人兴奋的是,中国市场的用户对云计算的需求相当巨大,同时我们认为中国的企业已经做好了应用云计算工具的准备。
我们在中国市场的不足主要体现在我们在中国缺乏云计算落地的实例,我们还没能够向中国企业提供云计算相关的产品和服务,于此同时,我们的渠道方面还没成型,但随着我们在中国的活动的展开,以及合作伙伴方面的不断取得成效,我们会尽快向中国用户提供迫切需要的云计算产品和服务。再者,Rackspace的产品与中国市场的需求的匹配度还是比较高,只不过我们还没敲定合作伙伴及合作方式,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告诉大家这方面的最新进展。
记者:今年年初,Rackspace收购了 Anso Labs实验室,接下来Rackspace在兼并和收购方面有什么计划,是否会通过收购来提升云计算的销售额?
Lew Moorman:Anso Labs是NASA捐赠的,在工程设计方面有专长,Rackspace将会与他们保持合作,在销售额方面,我们必须通过自由的专家团队来支持对openstack感兴趣的政府、大学,在销售额方面,在这些方面有更多的机会。兼并方面,我们比较注重小型、技术能力强的公司,创新、云计算、PaaS方面,寻找一些能力互补,比较细分的技术领域见长的小公司。
记者:CIO的角色也发生了变化,他们要更加专注企业战略层面的问题来帮助企业进步,那么Rackspace如何能减少CIO的日常维护工作而投身企业战略执行?
Lew Moorman: CIO在IT转型方面,其实云计算能够给CIO带来很大的帮助,毫无疑问云计算能够使得数据中心人员、工作负担方面有很大的解压,于此同时,Rackspace能做到一个更高的境界,在操作系统上能够给于客户提供支持,相当于客户的IT部门的延伸,不管是安全、打补丁还是配置方面,Rackspace都可以提供专家支持,对于客户来说,又有另外一重好处,在他们的研发人员和运维人员的基础上,我们还可以提供专家支持。
记者:如果让你向CIO推荐IT技术,你会推荐什么技术,又是怎么排行的?为什么?
Lew Moorman:CIO现在有一个很头疼的问题,那就是客户对于计算速度的需求不断增长,如何能解决客户对于计算速度的需求呢?同时还要求低成本。尽管有虚拟化等其他技术,但必须使用云计算,因为云计算在可伸缩性、计算速度方面是其他技术难以比拟的,虚拟化的确可以带来效率和容量的提升,但最终还是会撞墙的,毕竟他还是会有一个瓶颈,遇到瓶颈之后就必须使用云计算技术,利用云计算的灵活性、容量和成本等优势来突破瓶颈。所以对于CIO来说,可能要保留一部分企业内部的资源,但是还是要加快云计算的部署。
记者点评:
微软和IBM等着名厂商都已加快在中国的云计算战略布局脚步,云计算战场的硝烟也随处可见,这样的环境下下,Rackspace也看到了中国市场潜在的需求,走入了这场云端争夺战,从采访中,记者可以看出Rackspace对与亚太地区的云计算市场是信心满满,他们相信Rackspace的产品与中国市场的需求有很高的匹配度,同时他们也积极寻找中国的合作伙伴来推进其云计算产品在中国的落地。Rackspace是否能够在激烈的厮杀中突出重围赢得中国企业的青睐呢?我们拭目以待吧!
(责任编辑:admin)- “扫一扫”关注融合网微信号
免责声明:我方仅为合法的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所发布的内容提供存储空间,融合网不对其发布的内容提供任何形式的保证:不保证内容满足您的要求,不保证融合网的服务不会中断。因网络状况、通讯线路、第三方网站或管理部门的要求等任何原因而导致您不能正常使用融合网,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发布的内容(包含但不限于融合网目前各产品功能里的内容)仅表明其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的立场和观点,并不代表融合网的立场或观点。相关各方及作者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分享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更与本站立场无关。相关各方及作者在我方平台上发表、发布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其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交易等方面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并承担相应风险。
根据相关协议内容,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已知悉自身作为内容的发布者,需自行对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负责,因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等所引发的一切纠纷均由该内容的发布者(即,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承担全部法律及连带责任。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相关栏目上所发布的涉嫌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或其他合法权益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经相关版权方、权利方等提供初步证据,融合网有权先行予以删除,并保留移交司法机关查处的权利。参照相应司法机关的查处结果,融合网对于第三方企业用户所发布内容的处置具有最终决定权。
个人或单位如认为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上发布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存在侵犯自身合法权益的,应准备好具有法律效应的证明材料,及时与融合网取得联系,以便融合网及时协调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并迅速做出相应处理工作。
融合网联系方式:(一)、电话:(010)57722280;(二)、电子邮箱:2029555353@qq.com dwrh@dwrh.net
对免责声明的解释、修改及更新权均属于融合网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