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融合网首页 > 云计算 > 技术 >

三步上云:IBM青岛“云计算体验之旅”

来源:电脑商报 作者: 责任编辑:admin 发表时间:2011-06-20 15:30 
核心提示:IBM系统与科技部大中华区System x总经理孙丹认为,客户正面临的诸多挑战,包括虚拟环境利用率低下、能源成本飞涨,以及管理复杂性的提升等。这是上一个计算时代留下的问题,客户有必要认真面对。

客户从传统的IT走向云计算通常经历几个阶段?IBM系统与科技部BladeCenter全球业务经理Botond Kiss认为,是三个。

IBM系统与科技部大中华区System x总经理孙丹认为,客户正面临的诸多挑战,包括虚拟环境利用率低下、能源成本飞涨,以及管理复杂性的提升等。这是上一个计算时代留下的问题,客户有必要认真面对。

智能化是目标

在IBM青岛“2011 IBM云计算体验之旅”论坛中,Botond Kiss介绍了他的观点:在云计算的路上,客户经历了三个不同的阶段,第一个阶段可能是最简单的,即在物理的环境当中进行虚拟的整合。目前,大多数客户都已经完成了第一个阶段的历程。在第一阶段中,客户把一些物理服务器虚拟化了,但实际上只是把服务器虚拟化是远远不够的。客户需要这个系统更加灵活。

而进入到第二个阶段后,客户可能已经在管理他的虚拟化环境。而实际上对于客户来说,他们最需要达到的是第三个阶段,也就是智能化的阶段。

“因为它不仅仅局限于在一些虚拟化的机器、设备上,而是要通过一些IT服务的整合,把工作负载转移到最合适的基础架构上去。” Botond说,IBM会帮助客户走到这一阶段。

在过去的近十年中,客户表达中透露出的需求是更多的服务器,但现在大家已经很清楚,这种要求来源于工作负载的压力。

“现在的思维模式是要考虑到自动化,因为它能够帮助客户提高效率和利用率。” Brendan Paget说,现在IBM有这样一个把所有组件进行有机整合,把服务器、存储、网络等整合到一个环境下,也就是把机柜服务器转到刀片服务器。

他总结认为数据中心需要从基本整合演进到智能的集成服务管理模式中。目前,很多企业都已经完成了从以提高系统利用率为目标的物理和虚拟资源整合,并且通过管理与自动化对服务器蔓延的情况进行了控制。现在,云计算已经成为IT的发展趋势,能够进行快速部署的崭新IT交付模式将通过集成服务管理来实现优化。

IBM系统与科技部System x新兴市场部副总裁David La Rose则表示:“由于被优化的资源、随时随地的IT资源访问、快速灵活的资源调配和大幅降低的TCO等不争的优势,云计算成为当下炙手可热的IT技术发展趋势。而IBM的技术底蕴、研发优势、丰富的产品线和服务优势明显,同时也是拥有云计算应用实践经验最丰富的厂商之一。”

提供端到端的云资源

IBM在此次论坛中提供的数据显示,目前,全球有3260万台服务器,而其中85%的计算机容量被闲置,尽管其中15%的服务器在全天候运行,但却不能得到有效的使用;从2000到2010的十年间,服务器数量增长了6倍,存储容量增长了69倍,虚拟机也实现了大幅的CAGR增长;目前,在我们的“数字宇宙”中拥有1.2 ZetaByte的数据,并且还在以50%的年增长率继续膨胀中,而其中75%的数据是重复的;数据中心能耗在过去5年翻了一番,但IT预算的年增长率却不到1%。

IBM系统与科技部大中华区System x总经理孙丹表示:“客户正面临的诸多挑战,包括虚拟环境利用率低下、能源成本飞涨,以及管理复杂性的提升等。这是上一个计算时代留下的问题,客户有必要认真面对。

她介绍说,为了给客户提供端到端的云资源,目前IBM已成立了云计算事业部,该事业部整合了IBM的GTS(IBM全球信息科技服务部)、STG(IBM系统与科技部)和SWG(IBM软件集团)的资源。

IBM大中华区云计算事业部总经理王胜航介绍说,该部门的这种资源的配置方式将可以避免客户的困惑,同时这种整合也将有利于为客户提供端到端的服务。他表示,“从合作伙伴的角度看,我们会和渠道部门进行合作,一个月以前我们已经和部分合作伙伴进行过相关的培训和交流。”王胜航说。

同时,他也对有兴趣选择云计算的企业提出了建议,强调了三条内容,第一,如果要做云,一定要和业务相结合;第二,做云不是把现在所有的IT全部摧毁再重新购买,而是要找一条恰当的路线,规划好从现在的IT走到未来的云,需要经历哪些步骤;第三,要做“好”云是相当复杂的,需要企业逐步推进。

(责任编辑:admin)
    • “扫一扫”关注融合网微信号

    免责声明:我方仅为合法的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所发布的内容提供存储空间,融合网不对其发布的内容提供任何形式的保证:不保证内容满足您的要求,不保证融合网的服务不会中断。因网络状况、通讯线路、第三方网站或管理部门的要求等任何原因而导致您不能正常使用融合网,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发布的内容(包含但不限于融合网目前各产品功能里的内容)仅表明其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的立场和观点,并不代表融合网的立场或观点。相关各方及作者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分享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更与本站立场无关。相关各方及作者在我方平台上发表、发布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其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交易等方面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并承担相应风险。

    根据相关协议内容,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已知悉自身作为内容的发布者,需自行对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负责,因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等所引发的一切纠纷均由该内容的发布者(即,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承担全部法律及连带责任。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相关栏目上所发布的涉嫌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或其他合法权益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经相关版权方、权利方等提供初步证据,融合网有权先行予以删除,并保留移交司法机关查处的权利。参照相应司法机关的查处结果,融合网对于第三方企业用户所发布内容的处置具有最终决定权。

    个人或单位如认为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上发布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存在侵犯自身合法权益的,应准备好具有法律效应的证明材料,及时与融合网取得联系,以便融合网及时协调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并迅速做出相应处理工作。

    融合网联系方式:(一)、电话:(010)57722280;(二)、电子邮箱:2029555353@qq.com dwrh@dwrh.net

    对免责声明的解释、修改及更新权均属于融合网所有。

    今日头条

    更多>>

    热门关键字

    关于我们 - 融合文化 - 媒体报道 - 在线咨询 - 网站地图 - TAG标签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0-2020 融合网|DWRH.net 版权所有 联系邮箱:dwrh@dwrh.net 京公网安备 11011202002094号 京ICP备110145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