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融合网首页 > 物联网 > 应用 >

物联网初长成冷热仍不均(2)

来源:中国电子报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admin 发表时间:2011-11-17 09:57 
核心提示:寻求应用突破 面对当前物联网应用需求层次偏低,商业模式不够清晰,资源共享不足,整体竞争力不强等问题,业内人士认为,下一步物联网发展须在应用方面寻求突破口。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杨学山指出,物联网应面向经

寻求应用突破

面对当前物联网应用需求层次偏低,商业模式不够清晰,资源共享不足,整体竞争力不强等问题,业内人士认为,下一步物联网发展须在应用方面寻求突破口。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杨学山指出,物联网应面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需求,以重点行业和重点领域的先导应用为引领,注重自主技术和产品的应用,开展应用模式的创新,凝练并攻克一批关键技术,形成通用、标准、自主可控的应用平台,加快形成市场化运作机制,促进应用、技术、产业的协调发展。

目前,我国物联网在安防、电力、交通、物流、医疗、环保等领域已经得到应用,且应用模式正日趋成熟。但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物联网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邬贺铨认为,目前物联网“国内比国外热、政府比市场热、产业比应用热”的局面仍未得到根本扭转。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杨学山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十二五”期间,我国物联网产业将在智能工业、智能农业、智能物流、智能交通、智能电网、智能环保、智能安防、智能家居等重点领域积极开展应用示范。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星微电子董事局主席邓中翰说,物联网必须能够提供出它的核心价值。这个价值就是将物和物的连接、人和物的连接、人和人的连接增加从终端到中央端、局端的智能价值,这才是物联网的核心价值所在,也是一个产业的核心价值所在。邓中翰表示,只有突出智能服务的特征,才能建立起一个巨大的物联网产业。IBM公司大中华区董事长及首席执行总裁钱大群认为,物联网只有在三网融合、两化融合中提炼出更多更新的智慧解决方案,在跨行业应用中形成新的商业模式,才能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

优化区域布局

国家倡导发展物联网产业,借以实现经济转型和工业化与信息化的融合,各地政府纷纷响应,高度重视物联网产业。周锡生认为:“地方政府积极参与,成为物联网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据不完全统计,目前中国已有28个省市将物联网作为新兴产业发展重点之一,不少一二线城市在建设或筹建物联网产业园。

赛迪顾问发布的《中国物联网产业地图白皮书》表明,目前我国物流网产业集群已初步形成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以及中西部地区等四大区域集聚发展的总体产业空间格局。中国物联网产业重点城市的分布,与信息产业区域分布特征基本吻合。目前国内将物联网产业作为优先发展领域的重点一线城市,基本都是信息产业强市。

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副主任梁胜说,北京发展物联网产业将以“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应用惠民生”为主要思路,搭建“1+1+N”的总体架构,即1个市应急指挥平台、1个市物联网应用支撑平台、多个由部门和区县建设的物联网应用管理系统和平台。据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主任王坚介绍,从2010年开始,上海物联网发展在应用示范、技术、标准、商业模式、产业、公共服务平台等领域取得了突破,目前已在嘉定、浦东、杨浦、长宁等区设立物联网产业基地。记者了解到,目前广东共认定了5个物联网基地,广州、深圳、佛山、东莞、惠州相继制定出台了推动物联网发展的规划,汕头、茂名、云浮等市结合本市的特点正在研究制定物联网发展规划。截至2011年5月,广东物联网专利申请达870件,占全国的14.50%。重庆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主任沐华平表示,“十二五”期间,重庆将在物联网城市、智能工业、智能交通、智能电网、智能物流、智能农业、智能医疗、环境监测等八大领域建设一批重点示范应用工程,实现规模化应用。

专家强调,各地在发展物联网产业时,必须充分尊重市场规律,结合现有基础和优势,突出发展重点,按照有利于促进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有利于以点带面推进产业长期发展的原则,防止同质化竞争,杜绝盲目投资和重复建设。

(责任编辑:admin)
  • “扫一扫”关注融合网微信号

免责声明:我方仅为合法的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所发布的内容提供存储空间,融合网不对其发布的内容提供任何形式的保证:不保证内容满足您的要求,不保证融合网的服务不会中断。因网络状况、通讯线路、第三方网站或管理部门的要求等任何原因而导致您不能正常使用融合网,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发布的内容(包含但不限于融合网目前各产品功能里的内容)仅表明其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的立场和观点,并不代表融合网的立场或观点。相关各方及作者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分享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更与本站立场无关。相关各方及作者在我方平台上发表、发布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其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交易等方面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并承担相应风险。

根据相关协议内容,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已知悉自身作为内容的发布者,需自行对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负责,因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等所引发的一切纠纷均由该内容的发布者(即,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承担全部法律及连带责任。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相关栏目上所发布的涉嫌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或其他合法权益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经相关版权方、权利方等提供初步证据,融合网有权先行予以删除,并保留移交司法机关查处的权利。参照相应司法机关的查处结果,融合网对于第三方企业用户所发布内容的处置具有最终决定权。

个人或单位如认为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上发布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存在侵犯自身合法权益的,应准备好具有法律效应的证明材料,及时与融合网取得联系,以便融合网及时协调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并迅速做出相应处理工作。

融合网联系方式:(一)、电话:(010)57722280;(二)、电子邮箱:2029555353@qq.com dwrh@dwrh.net

对免责声明的解释、修改及更新权均属于融合网所有。

今日头条

更多>>

热门关键字

关于我们 - 融合文化 - 媒体报道 - 在线咨询 - 网站地图 - TAG标签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0-2020 融合网|DWRH.net 版权所有 联系邮箱:dwrh@dwrh.net 京公网安备 11011202002094号 京ICP备110145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