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谦:基于NFC及多应用的移动支付技术发展(2)
下面我简单地介绍一下NFC,它本意是近距离无线通信。在现在的技术条件下,近距离不应该局限于13.56兆赫。只要能解决近场通信用户的便利性的问题,我认为都可以被认为是备选的技术。当然NFC是一个国际的标准,我们现在和中国移动一起来制作基于13.56的多应用终端的应用平台的开发和测试。NFC是近场处理里面的最佳的授权技术。同时,移动支付也是NFC对有前景的应用发展,我觉得他们是相辅相成的。由于NFC是近端的通信的问题,所以下面我们会讲一下多应用平台。我的理解是多应用平台是可靠的空中下载机制,安全芯片生命周期及区域空间管理,+授信服务管理+运营支撑服务,多应用平台的出现。可以让运营商和服务提供商,之间的运营模式能够整合,确保各个系统之间可以协同运作。这个上面可以看到,首先对手机支付安全芯片多应用平台需要对芯片里面的各个应用空间有一个完善的管理。甚至包括他的类型,它是属于哪个所有者,可能里面会单独划分一些区域的特殊的方面,比如说金融。同时它应该提供一个授信的服务端。对多应用平台来说,后面所有的服务提供方,最终都要体现在安全芯片上,通过多应用平台或者是运营商的通道,大家怎么相信它?这时候需要一个通信的第三方,虽然在国内没有出现,我们可能是由中国移动或者是有其他的机构来扮演这些角色。但我觉得后续相关的规范一定会出来。
然后就是运营支撑服务。一个简单的理解,实际上多应用平台就是基于APPStore的。
第二个,我会介绍一下在成熟的体系里,多个应用平台的出现我觉得也是必然的。这个也符合当前互联网发展以用户应用为王的趋势。只要应用好,大家就会选择你。当然用户可以在不同的平台上使用,并且他认为提供很好的用户体验的应用。这包括了CA、移动运营商、多终端的服务提供商。但这副图有一个前提,终端的标准层面必须是统一的,才能让用户在不同的平台下载应用。不管是不同的网页还是说网站都可以得到我所想要的服务。在无线的部分,我描述了另外一种方式,这实际上和现在智能手机的方式是比较类似的。比如说像愤怒的小鸟可以APPStore上也可以在其他的平台上下载。
前面也谈到了很多手机支付的几个阶段。归纳一下把现在所处的阶段分为三个。第一个是短信模式,第二是客户端模式。第三,手机终端不仅仅是一个渠道而且变成了一个载体,要实现这个载体要基于多业务能力的产品的芯片。第二,它要具备近距离的NFC功能。这个功能并不是在手机上第一次出现,但是近场的业务处理上,NFC是一个非常好的用户体验。第三,它提高了整个应用的安全性。现在有一些在线的应用,包括我们在iPhone上、在安卓手机上。在用户上整合NFC银行可以有类似的认证,让应用安全系统得到极大的提高。
我只想说,这两年智能手机的发展为前面我们说的手机支付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我记得公司在2008年年底的时候,基于SWP的方案与诺基亚等厂商合作,作出了第一代的多应用平台。但那时候手机上的应用平台的下载特别地麻烦,和现在比起来那时候并不方便。第二,相关的产业链上的支撑特别地少。逐渐地,随着现在智能手机的普及以及职能应用下载,大家习惯的集成,我认为具备NFC及SE的智能终端,只是说在现有的终端上扩载的功能,可以实现更为复杂的应用,在这个基础上,如果说技术的环境具备的话,我相信以后相关的应用能够呈现一个爆发式的增长。
最后希望在不久的将来,前面提到的手机作为一个强大的支付工具、一个支付的载体可以真正地实现。谢谢大家!
(责任编辑:admin)- “扫一扫”关注融合网微信号
免责声明:我方仅为合法的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所发布的内容提供存储空间,融合网不对其发布的内容提供任何形式的保证:不保证内容满足您的要求,不保证融合网的服务不会中断。因网络状况、通讯线路、第三方网站或管理部门的要求等任何原因而导致您不能正常使用融合网,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发布的内容(包含但不限于融合网目前各产品功能里的内容)仅表明其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的立场和观点,并不代表融合网的立场或观点。相关各方及作者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分享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更与本站立场无关。相关各方及作者在我方平台上发表、发布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其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交易等方面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并承担相应风险。
根据相关协议内容,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已知悉自身作为内容的发布者,需自行对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负责,因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等所引发的一切纠纷均由该内容的发布者(即,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承担全部法律及连带责任。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相关栏目上所发布的涉嫌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或其他合法权益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经相关版权方、权利方等提供初步证据,融合网有权先行予以删除,并保留移交司法机关查处的权利。参照相应司法机关的查处结果,融合网对于第三方企业用户所发布内容的处置具有最终决定权。
个人或单位如认为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上发布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存在侵犯自身合法权益的,应准备好具有法律效应的证明材料,及时与融合网取得联系,以便融合网及时协调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并迅速做出相应处理工作。
融合网联系方式:(一)、电话:(010)57722280;(二)、电子邮箱:2029555353@qq.com dwrh@dwrh.net
对免责声明的解释、修改及更新权均属于融合网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