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融合网首页 > 物联网 > 应用 >

春播“传感”种,秋收“物联”果

来源:西安中星测控有限公司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admin 发表时间:2011-08-25 10:18 
核心提示:物联网在中国已经很热了,政府、企业、大学、研究院所都在喊,都在炒,都在搞“物联网”,股市中“股民”不断地炒高有点“物联网”概念的股票。由于政府的强势支持,很多和物联网没有关联的团队、企业也在往物联网的圈子里“钻”。

8月22日至24日,贵阳市人民政府邀请国内知名专家和企业家,在贵阳举行“贵阳市物联网及相关产业项目策划活动”,西安中星测控有限公司总经理谷荣祥先生受邀参加做主题报告,报告内容如下:

春播“传感”种,秋收“物联”果

一、物联网是世界科技发展的必然趋势,是人类高品质生活的需要(坚定信心)

物联网在中国已经很热了,政府、企业、大学、研究院所都在喊,都在炒,都在搞“物联网”,股市中“股民”不断地炒高有点“物联网”概念的股票。由于政府的强势支持,很多和物联网没有关联的团队、企业也在往物联网的圈子里“钻”。

传感器界的人,大讲传感器、传感网是物联网的基础;RFID界的人,讲RFID缺乏,难成物联网;搞IC的人,讲IC会随着物联网的发展而爆发;通信界,更是当仁不让,无论是有线还是移动,没有传输难成物联网;云计算界更是大讲“云计算”就是物联网,各地的“云计算”基地都冠名物联网基地;搞软件的精英,立马成为物联网的精英,真是“云里雾里”,究竟何谓“物联网”?

目前,比较统一的认识是物联网是全面感知、可靠传输和智慧处理三个部分的有机结合。

有人说,物联网是“中国热”“外国冷”,难以发展起来,我们认为值得商榷。中国已不是三十年前的中国,我们为什么不能在某个领域引领全球呢?难道非要别人“热”,我们跟着学才符合逻辑吗?

再者,纵观世界IT技术的发展,可以说物联网是世界科技发展的必然趋势。从上世纪初的电子管到晶体管,从晶体管到大规模集成电路(IC),再到MEMS。从IC到收音机、电视机、计算机;从计算机到现代通信技术;从通信技术到现在的互联网;沿着这个思路发展,计算机+通信成就了互联网,解决了人与人的互联互通。但是这个世界不仅有人,还有物,有山有水,有车有房,物与物,物与人等互联互通一定是技术发展的必然要求,这样物联网就应运而生。而物体要产生可以应用的信息,就必须发展传感器和传感网。所以说,物联网是世界科技发展的必然趋势。就如同我们人类,不仅要有大脑(计算机)和神经网络(通信),还必须要有五官和皮肤(传感器)。

其次,物联网是人类高品质生活的需要。为什么是高品质生活的需要,因为低品质生活标准不需要传感器,不需要物联网。没有汽车,就不会为堵车和停车难而担忧,所以,就不需要物联网的分支——车联网;没有贵重物品放在家里,就不怕小偷光临,就不需要智能家居;没有钱买动车票,就不怕动车追尾;不住不用有电梯的大楼,就不怕“奥的斯”电梯出故障……,要解决轻松驾车,停车舒畅,我们需要物联网;要随时了解我们的居家安全,我们需要物联网;要安全乘坐“动车”,放心使用电梯,我们需要物联网,物联网是高品质生活的需要。

二、中国传感器的先进和落后(认识现状)

传感器的原始定义是把自然界的物理、化学、生物量转换为可以测量的电信号的装置。在物联网的时代,我认为应该发展或更新,应该改为传感器是把自然界某种物或人的状态可以变成人或物可以识别的信息。这样就扩大了传感器的内涵和概念。我们更容易理解物联网。在物联网时代,我们使用主动传感器(传统的传感器),被动传感器(RFID)以及半自动传感器(手机及电脑端点)可以全面感知自然界的大部分信息。

中国传感器的先进和落后,要看站在什么角度来看。我们在网络和报刊上经常会看过大量的文章,讲中国传感器技术落后,缺乏核心技术,80%传感器依赖进口云云,好像把我们说的一无是处。同时又会看到另一方的观点,中国传感器在某某方面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在某某方面突破技术难关云云,好像我们传感器技术也很先进。

实际上,在目前阶段,在物联网时代,我们应该站在是否满足物联网实际应用的角度来看待中国传感器产业(不仅是技术)是否先进或落后,除去个别尖端或军用传感器技术,我们应该树立“掌握传感技术是手段,满足物联网应用是目的”的观念来发展中国的传感和物联产业。采用外国的某些元件,研发出满足物联网实际应用的高性价比的传感器,就是先进技术;采用中国的某些先进技术,制造出的传感器不能满足物联网的应用,就是落后产品;采用外国的某种核心元件,生产出高性价比的传感器,就是先进技术;采用中国的某些先进技术,制造出低性价比的传感器,就是落后传感器。

全球化时代,要有全球化目光。不能总讲研发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而淡化批量生产、淡化最终产品。这样,我们的传感器事业才能快速发展。真正先进有效的技术,才是物联网产业需要的技术。

总之,中国的传感器并不落后。(责任编辑:admin)

  • “扫一扫”关注融合网微信号

免责声明:我方仅为合法的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所发布的内容提供存储空间,融合网不对其发布的内容提供任何形式的保证:不保证内容满足您的要求,不保证融合网的服务不会中断。因网络状况、通讯线路、第三方网站或管理部门的要求等任何原因而导致您不能正常使用融合网,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发布的内容(包含但不限于融合网目前各产品功能里的内容)仅表明其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的立场和观点,并不代表融合网的立场或观点。相关各方及作者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分享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更与本站立场无关。相关各方及作者在我方平台上发表、发布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其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交易等方面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并承担相应风险。

根据相关协议内容,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已知悉自身作为内容的发布者,需自行对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负责,因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等所引发的一切纠纷均由该内容的发布者(即,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承担全部法律及连带责任。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相关栏目上所发布的涉嫌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或其他合法权益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经相关版权方、权利方等提供初步证据,融合网有权先行予以删除,并保留移交司法机关查处的权利。参照相应司法机关的查处结果,融合网对于第三方企业用户所发布内容的处置具有最终决定权。

个人或单位如认为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上发布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存在侵犯自身合法权益的,应准备好具有法律效应的证明材料,及时与融合网取得联系,以便融合网及时协调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并迅速做出相应处理工作。

融合网联系方式:(一)、电话:(010)57722280;(二)、电子邮箱:2029555353@qq.com dwrh@dwrh.net

对免责声明的解释、修改及更新权均属于融合网所有。

今日头条

更多>>

热门关键字

关于我们 - 融合文化 - 媒体报道 - 在线咨询 - 网站地图 - TAG标签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0-2020 融合网|DWRH.net 版权所有 联系邮箱:dwrh@dwrh.net 京公网安备 11011202002094号 京ICP备11014553号